因為終生僱傭製可以讓人不用害怕“哪一天自己目前鑽研的技能落後了,就被東家踢走”。
也不用害怕“因為過度嵌入到僱主的專精分工係統內,讓自己在社會上的通用性競爭力下降,而不得不為失業後的退路考慮”。
這個很好理解,比如索尼做單槍三束顯像管技術的研發時,有些人一輩子就是在研究某幾種電子槍的耦合效應——這個研究方向所積累的經驗和價值,其實離開了索尼公司,到了社會上,就徹底廢掉了,或許全曰本乃至全世界,都隻有索尼一家需要細分到那麼細那麼專精的技術。
你要是不承諾對方可以在公司乾一輩子,誰會去為這種“自廢通用性武功、自廢跳槽競爭力”的事情努力?
正是終生僱傭承諾了,人家義無反顧100%全心全意去當“被推到社會上就會成為廢人”的社畜。
可是,一旦一個產業進入了“全球化產業內分工”,曰本人承諾的終生僱傭製就完蛋了。
隻要一個產業的製造環節門檻不夠高,折騰不夠多,能夠在80年代遷移到灣灣地區或者韓國,中國加入WTO後還能遷移到中國,曰本人就玩不了了。
所以,他們寧可堅持複雜的、在製造環節需要很多“工匠絕活”的老路線,來保住自己的全產業鏈——
從這個角度來說,曰本的企業家還是對工人比較有良心的,寧可自己沒競爭力,也要保住老哥們兒的飯碗。
這點跟美國人截然不同,美國資本家早就擁抱全球化產業內分工了。
當然這也跟美國的公會不當人有關係,資本家早就受夠了,本來就是一樁買賣,沒什麼感情可以談。
曰本人被講義氣,那也是靠甘當社畜的自我壓抑換來的。
廢話少說,具體到液晶和電漿之爭這個事兒上,液晶對曰本人來說最大的壞處,就是因為是新一代的技術,大家從頭開始,所以在外國要自建產線承包生產環節,是比較容易的,被轉移的風險太大。
牛如行業第一的夏普,人家也不是說完全不發展液晶,而是人家發展了液晶,也沒打算往外賣液晶麵板半成品,而是打著“我們家的液晶隻能給夏普自己的電視機用,要為夏普的電視機獲得全球獨門競爭力”的主意。
這麼閉塞的態度,隻能說格局太小。
顧驁雖然在這方麵也格局小,也想喝頭口水,但充其量也就打算“比彆人先用一兩年”而已,沒打算長期壟斷。
就好像後世的蘋果,你有很多牛逼設計,你隻要確保自己是“首先用”,也就行了,長期封鎖是不可能的。蘋果上有了一年的功能,第二年小米要做到是很輕鬆的。
你隻能打時間差,不能指望彆人抄都抄不會。
……
離開大賀典雄那兒之後,顧驁也按照他揣摩的曰本人的思路,讓下屬去暗中偷偷調查了夏普方麵的液晶產業進一步現狀,並且為尋找價值窪地、尋找夏普方麵不太願意發展的邊角區域,試圖弄一些可以佔便宜的技術合作。
市場調研部門的下屬,乃至臨時委外的諮詢機構,也是非常給力,很快摸清了顧驁想要的情報和夏普的表麵態度。
“夏普公司的首款彩色LCD液晶麵板小批量成品,出現於五年前的1983年,在此之前,世界上的液晶顯示屏都沒有實現三色以上的彩色。
夏普的首代產品,規格是兩英寸屏,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每一代的技術代際劃分,主要是單塊屏的可加工最大尺寸。所以現在的第三代,是八英寸屏。
再大的話,加工中各種不知名因素導致的壞點太多、良品率完全無法保障,暫時沒有實驗成功。即使是目前的第三代八寸屏,也隻是在實驗室環境下試製成功,沒有投入大規模的工廠化生產。
如果要工廠化生產,還要數億美元起步的建廠投入,還要調試,忍受技術風險和質量磨合風險,具體不好說,等到工廠建完、產品穩定,可能要兩年,也可能是三年。
同時,夏普方麵目前最大加工尺寸的迭代評率,基本上也是三年左右一代,不過關鍵要看夏普方麵有沒有動機去繼續研究。夏普方麵的研發進度,都是根據他們自身產品需要來做的,不是為了單獨造液晶屏往外賣的。
換句話說,得是夏普方麵有電視機、顯示器或者其他成品消費品的項目需求,夏普才會為自己的產品定做研製新屏幕,他們不考慮單獨賣屏幕賺錢。”
顧驁聽了不由哂笑:“不考慮單獨賣屏幕賺錢?都什麼年代了,還抱著這種自己從半導體原材料到成品一站打包的思路,難怪夏普要不行。”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