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
無數官員愕然地看著王琛。
誰都不敢說的話,王琛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主動說出來?
是的,五十萬貫對於在座的官員來說,並非沒有人拿不出來,畢竟北宋初年官場腐敗現象十分嚴重,有些官員出於私利或者侵吞朝廷財產、壓榨地方百姓不在少數。
比如說開寶七年的時候,兗州通判胡德衝偷偷侵吞官府財產一千八百貫錢,後來被拉到鬨市區斬首,再往前幾年,左領軍衛將軍石延祚監守自盜國庫錢財,同樣被斬首示眾,還有開寶六年的時候,供備庫使李守信到盛產木材的秦嶺為朝堂購置造房子的木材,可是他也順手給自己買了點,嗯,用的是國家的錢,最後也掛了。
各種案例都說明朝廷對貪贓枉法懲罰非常嚴重。
當然,這些都是貪贓枉法,另外,在宋朝是不準官員經商的,比如說北宋開國功臣、前宰相趙普,他也私自砍伐秦嶺木材,讓自己家人拿出去賣,氣得趙匡胤也差點弄死他,幸好一眾副宰相聯合眾官為趙普求情,才僥幸逃過一馬。
種種事跡表明,宋朝的官員收入隻準一個來路——俸祿和職田。
像王琛是從三品大員,每年俸錢大概六百六十貫錢,再加上差遣、貼職等等,還能從其他方麵收獲一千三百二十貫,加一起大概兩千貫錢吧,折合現代社會購買力約莫兩百七十七萬。
不算少了。
可是五十萬貫呢?
那需要王琛兩百五十年的俸祿才能湊齊啊!
不準經商、不貪贓枉法,你憑什麼拿這麼多錢出來?
所以當王琛信誓旦旦說若是投資失敗後這筆錢他出,在場所有的人都露出古怪的神色。
薛居正老謀深算,更是故意坑王琛,“王大夫,你的俸祿都被陛下罰沒了,若是發展靜海失敗,用什麼填補五十萬貫錢的空缺?”
隻要王琛說經商啊之類的話,馬上會落入薛居正的圈套裡。
和王琛關係比較好的曹彬扭過頭來連連使眼色。
但是王琛好像沒看見,他目光炯炯看向薛居正,朗聲道:“薛相,我為朝廷效命之前經商相信你等都有所耳聞,當然,如今我已經從政,這些產業都會盤給彆人,你覺得我那些產業盤讓出去不值五十萬貫嗎?”
薛居正啞然失笑道:“什麼產業能值五十萬貫?老夫當真聞所未聞。”
沈義倫符合道:“不錯,開封去年的稅收也不過才四十萬貫而已,王大夫,你什麼產業值五十萬貫?”
是啊。
不是你說值五十萬貫就值五十萬貫。
眾人都朝著王琛看過去,想聽聽他怎麼說。
就連趙匡胤都在暗暗心急,要是王琛一個回答不妥當落入薛居正、沈義倫圈套裡,這五十萬貫錢基本上不用想了。
王琛不是傻子,其他人能夠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夠想到。五十萬貫錢不是小數目,折合成現代購買力差不多六億樣子,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如果自己拿著這些錢去研發電能,一旦有了點眉目,稍微做出點成績,朝廷方麵勢必會追加投資,到時五百萬貫、一千萬貫都有可能。
就像後來國家級超級大項目一樣,南水北調投資了五千億,西部大開發前前後後投資了八千五百億,京滬高速鐵路總投資兩千兩百億樣子。
在北宋鼓搗電能,絕對是比現代南水北調、西部大開發還要來得大的項目,砸進去一兩千萬貫跟玩似得。
要是這筆錢王琛自己拿出來,現實嗎?
肯定不現實啊,首先,他肯定沒這麼多錢,其次,要是自己鼓搗電能,各種各樣的頂尖人才都要花費不少時間去找。
所以,這五十萬貫錢,必須讓朝廷出。
這是一場博弈,一旦拿下五十萬貫做出點眉目,後續朝廷會傾儘舉國之力來做的事情,王琛爭鋒相對,並不是為了五十萬貫,而是為了後續的支持。
要是沒朝廷支持,王琛想在北宋弄電能,最起碼延後二十年時間!
他等不了二十年。
王琛想了想,知道想要騙下這筆錢,首先得展露下自身的實力,他瞥了瞥眾人,淡淡道:“我有四間王記。”
沈義倫無語道:“四間王記能值幾個錢?哪怕汴京的四間商鋪,加一起撐死了六七萬貫,距離五十萬貫相差甚遠,更何況你的鋪子不在汴京,價值就更低了。”
他分析的一點都不錯。
三百來個官員們微微頷首,認同沈義倫的話。
趙匡胤暗暗心急,覺得王琛這次辯論要失敗。
“是嗎?”誰知王琛不急不緩,甚至還露出笑吟吟的神色瞧過去,對著沈義倫道:“沈相說的乃是鋪子房產的價值,我指的是我王記本身的價值,根本不是一碼事。”
薛居正哭笑不得道:“一間鋪子貴就貴在房產上,難道你的王記還與眾不同?”
王琛很肯定地看著他,“是的,我的王記就是與眾不同。”
聽到這話,很多官員都忍不住輕笑起來,覺得王琛是在說大話。
然而,王琛根本沒給薛居正和沈義倫說話的時間,自顧自說下去,道:“我四間王記有個規矩,每個月隻賣一千套生活用品,你們猜猜,這一千套得賣多少錢?”
劉翰忍不住問道:“多少?”
呂餘慶如今站在王琛這邊,故意多猜了一點,“五千貫?”他還笑嗬嗬道:“一間鋪子每年盈利六萬貫是不少了。”
薛居正笑道:“就算每個月賣五千貫,也不代表盈利啊,折合一半已經很了不起,我就算王記每年盈利三萬貫,你四間鋪子想賣五十萬貫壓根不可能。”
“五千貫?”王琛笑著搖搖頭,“你們太小看我王記的賺錢能力了。”
這回連趙匡胤都來了興趣,猜測道:“難不成一萬貫?”
王琛搖頭,“不止。”
臥槽,一間鋪子一個月營業額不止一萬貫?眾官員已經大吃一驚了。
曹彬立即道:“一萬五千貫?”
王琛笑道:“還得往上。”
沈義倫一吸氣道:“難不成,兩萬貫?”
王琛道:“再往上猜。”
聞言,薛居正聲音帶著點顫抖道:“總不能每個月兩萬五千貫吧?要知道揚洲去年一整年的稅收也不過才四五萬貫,難道你一間小小的王記兩個月營收能抵得上揚洲一城的整年賦稅?要是這樣,那實在太恐怖了啊!”
王琛哈哈大笑,大大方方道:“還得往上。”
什麼?
還說少了??
眾人錯愕不已,“難道……兩萬八千貫?”
到了這個數字,他們已經不敢像剛才那樣五千貫五千貫往上加著猜測了,沒辦法,他們的思想認知和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們,彆說一個鋪子,換一個窮一點的州,每年賦稅都未必有這麼多錢呢,所以他們的認知被固定在一個範圍之內,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就不是他們能想象的領域了,他們已經不敢再猜,也根本猜不到了!
王琛看著所有官員的表情,心裡十分滿意。
沈義倫口乾舌燥道:“王大夫,你快說啊!”
魏王趙延美追問道:“是啊王大夫,你就彆賣關子了,到底一間王記每個月營收多少錢?”
王琛微笑道:“既然魏王都開口了,我也不和你們兜圈子,我一間王記每個月賣一千套生活用品營收是……三萬一千五百貫!”
這個數字從王琛嘴裡蹦出來,隻見整個垂拱殿都一下子鴉雀無聲了!
就連坐在龍椅上的趙匡胤都露出驚愕的神色!
三萬一千五百貫?
還隻是一間鋪子每個月的營收!?
“啊?”
“哈?”
“哎喲!”
“這,這是真的啊?”
“多少?三萬一千五百貫??”
薛居正幾乎要暈倒過去了!
沈義倫和其他在場的兩三百名官員也都一臉懵逼看著王琛,他們誰都沒想到,這是一間鋪子每個月的營收,所有人都被王琛的主動爆料給砸蒙了!
霎時間,整個垂拱殿所有的官員都嘩然起來!
王記賺錢能力恐怖如斯!
每個月營收足足三萬一千五百貫的天文數字啊!
所有人聽後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第二反應還是不相信,第三反應是……肯定不相信啊!
“我的天!”
“王記這是要逆天嗎?”
“王大夫莫不是在和我們開玩笑吧?打死我也不信啊!”
“是啊,王大夫弄來的東西是新奇,我承認,你要說他每個月隻賣一千套的商品營收有一兩萬貫,我也勉強相信了,畢竟那什麼生活用品卻是挺招人喜歡,賣得好很正常,可是才一千套就賣三萬一千五百貫?你這是在說笑麼!當真以為銅錢是泥巴燒製的啊?”
“應該在說大話!”
“對,不太可能。”
“嗬嗬,怎麼可能這麼高啊。”
“你們還真信啊?絕對是騙人的,王大夫估計想要說服沈相和薛相,故意編造出來的數字,誇大其詞嘛,誰都會,我從未聽說過天底下哪個鋪子能這樣賺錢的,彆說三萬一千五百貫,月營收一萬貫的都少之又少!”
“哪怕私鹽販子都沒這麼賺錢啊。”
眾人都表示不相信。
不止是他們,晉王趙光義、皇帝趙匡胤和曹彬等人,他們全都不相信。
趙匡胤急忙問道:“王大夫,你可說笑?”
王琛笑道:“陛下,我為何要說笑?”
趙光義立即道:“當真三萬一千五百貫?”
王琛嗯了一聲,“當真。”
趙匡胤道:“你切勿因為薛相和沈相不同意五十萬貫錢的事情說大話,朝堂之上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這種事不能開玩笑。”
趙光義追問,“真實數目到底多少?”
王琛樂道:“就是三萬一千五百貫啊!”
薛居正:“……”
趙匡胤瞪眼道:“你跟我實話實說,剛才哪怕妄言,我不怪罪於你。”他還是不信。
這時,人群中忽然站出來一個人,他行了一禮道:“陛下,王大夫所言不虛,通州在臣的管轄範圍裡,關於王記的商品每月營收臣曾經查探過,確實三萬多貫隻多不少。”
眾人一看,居然是淮南東路轉運使範旻勾,作為轉運使,他每年都會進京彙報管轄範圍內的大小事務,算是年度總結吧,範旻勾把他知曉的情況說了出來,什麼一把牙刷賣三百九十九文,一條牙膏賣六百九十九文等等,他記憶力還挺好,或者早有準備,什麼沐浴露、洗麵奶、抽紙等多少錢都說了出來。
牙膏牙刷合在一起便宜點都要賣差不多一貫錢?
眾人按照範旻勾說出來的數字一一計算,隻是加法,大家還是計算的過來的。
計算完畢後,薛居正倒抽了一口涼氣,不可思議地看著王琛,“三萬一千五百貫是真的啊?你不是在說大話啊?”
王琛笑道:“我為什麼要說大話,貨真價實的月營收三萬一千五百貫!”
沈義倫震驚不已!
其他官員們更是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趙匡胤高興地豎起大拇指,哈哈大笑道:“好!好!王大夫果然是商界奇才!”
薛居正苦笑道:“一間王記月營收三萬一千五百貫,四間王記豈不是得十二萬六千貫?一年下來……”他“嘶”了一嗓子,“足足一百五十一萬零兩千貫!”
王琛笑眯眯地看過去,“薛相、沈相,我試問一句,若是我四間王記盤讓給彆人,想要換取五十萬貫錢能否?”
賣五十萬貫?
賣五百萬貫都有人要啊!
你王琛賺錢的能力簡直通天徹地啊!
薛居正等人簡直不敢想象,再看向王琛的眼神已經發生了變化,有的人當官是為了豐厚的俸祿,想過上好日子,有的人或許是為了揚名立萬執掌大權,但不管怎麼說,最終肯定是想過上好日子,但偏偏,王琛不一樣,人家當官前已經能過上連皇帝都羨慕的好日子!
四間王記每年營收一百五十多萬貫啊,如今為了當官卻要盤出去,這王大夫是有多大的氣魄,想要為黎民百姓做點事情?薛居正、沈義倫以及在場每個官員捫心自問,要他們是王琛,有這麼大的氣魄把賺錢能力那麼龐大的產業轉讓出去嗎?
答案是否!
王琛適時道:“薛相、沈相,既然我有能力賠償這五十萬貫錢,那麼,陛下答應給靜海發展的五十萬貫錢財,你們能否答應下來?”
薛居正認真地看看他,“這五十萬貫你要用來做什麼?”
王琛回答道:“做什麼恕我不能告訴你,但是,有一點我可以在朝堂之中明說,若是這件事我能夠做成,對咱們大宋朝江山社稷有巨大的幫助,乃至陛下、你等都會被史書記載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功在千秋啊!”
大家聽了,也都有點抽涼氣!
尤其是薛居正和沈義倫兩個老頭,聽到會青史留名渾身都在發抖啊!
這是要乾什麼樣的大事,才能夠說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的話啊?你該不會想要改變整個世界吧?隻憑這五十萬貫錢?能功在千秋?你到底要乾嘛呀你!
薛居正和沈義倫已經有點猶豫了,三司那邊資金確實挺緊張,拿五十萬貫出來,會讓財政吃緊不少,可是一想到王琛剛才說的話和老趙鼎力支持,他們覺得王琛要做的事情,還真有可能是功在千秋,薛居正和沈義倫都年紀老了,他們位極人臣對於生活享受已經沒那麼貪戀,更多的是想青史留名。
沉默了片刻,薛居正咬咬牙道:“既然王大夫許諾若是失敗自己填補五十萬貫損失,我無話可說,隻能支持。”
王琛笑了,“謝謝薛相。”
沈義倫也苦笑著道:“連薛相都同意了,整個朝堂都向著你,我自然也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王琛再次道:“謝謝沈相。”
話音剛落,趙匡胤高興地哈哈大笑道:“五十萬貫錢的事情已解決,王大夫,你要是還有什麼要求儘管說,朕相信薛相、沈相都會全力支持!”
王琛見杆就上,“光有錢肯定不行,我手頭上沒有人手,陛下,你再給我派點人去靜海吧。”
薛居正和沈義倫非常無語,他們看得出來,老趙和王琛這是在唱雙簧呢,肯定是早就商量好的。
果不其然,趙匡胤二話不說道:“你要多少人?”
“府衙那邊的人手朝廷會派遣,我就不多說了,隻要點工匠就行。”王琛說起來很簡單,卻獅子大開口道:“鐵匠、木匠、窯工、石匠、泥水匠、裁縫……”他一連串報了十幾個工匠種類的名稱,“給我各來一百人吧,我隻要最好的,當然,要是臣能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弄出點成績,還望陛下再批個幾十上百萬貫錢。”
我靠!
你還要錢?
都五十萬貫答應你了還不夠?
作為三司最高執行長官的沈義倫嚇了一跳,立刻道:“你要的人手我們替你湊齊,錢方麵你暫時不用再想了。”
王琛沒理會他,看向趙匡胤,道:“陛下,要是我要做的事情有些成績了,沒錢繼續怎麼辦?”
沈義倫和薛居正都要噴人了,你這個王扒皮啊,難不成想要把國庫的錢都卷走不成?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趙匡胤支持力度非常大,直接回答道:“要是有了成果,後續朕讓三司方麵繼續給錢,要多少有多少!”
沈義倫站不住了,急忙道:“陛下,連年征戰,三司哪來這麼多錢?五十萬貫還要咬咬牙想辦法湊出來。”
王琛窮追猛打道:“沈相,照你這麼說,要是我乾出了成績,沒錢,是不是就停工?”
沈義倫義正言辭道:“要是有錢,三司肯定會給,但是沒錢,王大夫,對不住,我不能給你變出來。”
“是啊,三司沒錢也沒轍。”趙匡胤跟著說了一句。
沈義倫和薛居正鬆了一口氣,還好,皇帝沒有鐵了心要塞錢給王琛,事情還說的下去。
可是,接下來趙匡胤一句話讓他們都懷疑自己耳朵壞了!
“要不這樣吧,王大夫,你自己想辦法弄錢。”趙匡胤說到這裡的時候,沈義倫和薛居正等人都要拍手叫好了,未曾想,老趙接下去道:“要弄錢肯定要給你最大的權利,以後靜海不需要向淮南東路彙報任何事情,靜海隻需要向朕定時彙報就行,其他方麵都由王大夫一言所定!”
沃日,趙匡胤的意思豈不是靜海屬於“直轄市”了,不止是直轄市那麼簡單,完全等於把靜海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王國”,王琛擁有最高執行權,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經過朝廷允許,隻需要向趙匡胤彙報就行。
錯愕!
震驚!
無處不在!
垂拱殿的所有官員都傻眼了!
“陛下!”
“您什麼意思啊?”
“難道想複古給王大夫封諸侯國?”
他們都急了啊,你妹的王琛該不是是趙匡胤的私生子吧?直接把靜海的所有權利都交出去了?到底想乾什麼啊?
瘋了!皇帝瘋了!
所有官員腦袋裡都冒出這個念頭,他們滿臉難以置信地看著趙匡胤和王琛,始終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在這麼一瞬間,他們甚至懷疑自己在做噩夢,特麼的王琛給皇帝灌了什麼迷魂藥,就差沒給封諸侯國?
哪怕沒有明封,實際上剛才說的就是啊!
大家都是當官的,這些事情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王琛沒理會眾人怎麼想,二話不說道:“謝陛下。”
趙匡胤也不給眾人說話的機會,“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傳朕命令,靜海隻需向朕負責就行,其他時候一切生殺大權全都交給王大夫!”
事情塵埃落定。
金口玉言,眾人想反對都來不及了!
王琛笑了笑,他知道趙匡胤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如果靜海還是由淮南東路負責的話,電能在沒研發出來之前,遲早會走漏風聲,所以趙匡胤給了自己最高執行權,目的就是在電能完全鼓搗出來之前便於保密。
甚至王琛心裡隱隱約約有種預感,接下來,靜海會成為大宋朝重地,外鬆內緊,表麵上不禁止什麼,但是暗地裡會派遣很多官兵、特務等等維護安全。
但不論怎麼樣,今天收獲了五十萬貫錢、大量工匠,還有最最重要的靜海執掌權,王琛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如今大權在握。
接下來他可以大展拳腳。
不止是鼓搗電能,反正靜海的所有權都在自己手裡,民生、農業、商業乃至社會體係,王琛覺得都可以開始改革起來。
前期用工業帶動農業,等到農業變成少部分人能養活大部分人的時候,那麼,靜海就將變成古代舉世矚目的世界工業中心!
————
下午的時候。
任命全都下來了。
剛剛吃過午飯,還在院子裡調戲自己妾室的王琛,被徐江喊了出去,說三司有人送來公文。
大廳裡。
王琛再一次見到了沈義倫和皇帝身邊的老太監。
沈義倫臉色不是太好,不過見到王琛進來,還是放下茶杯,站起身道:“王大夫,陛下讓我親自把公文送來,你且看一下,和朝會時候有沒有什麼出入。”說著,他從袖子裡掏出一疊公文遞了過來。
“好的,謝謝沈相。”王琛接過公文看了起來。
第一封公文是批的錢財,上麵寫的清清楚楚,三司即日起會送五十萬貫去靜海府衙。
第二封公文是會在全國各地召集一千五百名頂尖工匠送去靜海。
第三封公文比較玩味,上麵說即日起靜海隻對皇帝一個人負責,一切經濟、民生乃至稅收等等,都將自給自足,不用向朝廷彙報,甚至軍權全都在王琛手裡。
王琛記得靜海原本是縣,總共有一千戍兵,也就是說自己能掌兵一千人了?
沈義倫問道:“王大夫,沒出入吧?”
“沒。”王琛收起公文。
“既如此,那老夫先行告辭了。”沈義倫朝著外麵走去。
王琛沒有挽留,因為他看見老太監沒走,知道有話對自己單獨說。
老太監也不著急,一直等到看到沈義倫出了大門才笑眯眯地對著王琛道:“王大夫,恭喜了。”
王琛謙虛道:“為陛下辦事,應該的。”
“也對。”老太監一隻手負在背後,眨眼道:“陛下讓我和您說,會派四千禁軍押送五十萬貫錢去靜海。”
確實,五十萬貫不是小數目,要是沒有軍隊押送的話路上遇到劫匪怎麼辦?
王琛沒有多想,點點頭道:“謝謝公公告知。”
老太監嘿嘿道:“陛下還說,這四千禁軍到了靜海侯會留在那邊。”
啊?
四千禁軍留在靜海?
王琛差點沒反應過來,有些懵道:“公公,這是什麼意思?”
老太監嘴角勾起,“靜海隻有一千戍兵,陛下不放心您的人身安全,所以多派遣點人保護你,而且吧,靜海靠海,若是有海賊占婆人前來,你也有能力抵擋。”
因為宋朝政策相對寬鬆,所以海盜現象沒有元朝、明朝那麼猖獗,尤其是倭寇,暫時性還沒有出現。不過宋朝雖然沒有倭寇,但是海盜還是有的,主要是占婆人,占婆位於現代社會越南中南部、信仰印度教的一個國家。
東南亞扼守中國到南亞的中東海上航路,港灣眾多,成為海盜的天然溫床,東南亞古代不少小國,其“支柱產業”就是海盜業,比如三佛齊國、馬六甲王國等等,經常乾強迫性買賣,形同海盜,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占婆國。
這些王琛知道,隻是他不明白的是,靜海的海屬於內海,不論是三佛齊國、馬六甲王國或者占婆國的海盜,要搶掠也是搶掠廣南東路那邊一帶,和自己靜海有什麼關係?
隨即他就想明白了,這隻是趙匡胤給自己增加兵權的一個借口。
那麼老趙為什麼要給自己增加兵權?
王琛仔細一想就明白了,很簡單,一方麵防止有人盜竊電能的機密,另一方麵,算得上是監督自己吧,畢竟靜海如今已經屬於“諸侯國”。
老趙怎麼起家的?
這貨就是黃袍加身起家的啊!
怎麼可能放任整個靜海所有大權都給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