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州,你仔細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道理?”
見到王琛不說話,曾環笑著補充了一句,“況且我們沒讓你靜海府重新找地兒建府衙,大家給朝廷節省點錢財,也不要再建一座府衙不府衙,就一起在這裡處理事務行了,反正地方那麼大,要是你喜歡,左側議事廳老夫也可以讓出來,這樣總成了吧?”
嘿。
這幫當官的。
非要賴在通州府不走了?
王琛不同意,抿了一口茶,淡淡道:“今天這裡可以叫通州城,明天也可以叫靜海城,無非一個名字而已,要是你們怕我壞了你們通州名字,待會我就傳令下去,把城名字改成靜海城,你們看如何?”
此話一出,通州府衙的官員們瞬間不知道怎麼接話了,他們麵麵相覷,很顯然沒想到王琛會說出這樣的話。
眼瞅著這一計不行,曾環又使出一計,道:“王知州說的有道理。”他停頓了下,“既然你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共事,那麼老夫也不勉強。”
嗯?
你又打的什麼主意?
說真話,王琛有點看不懂了,不過他知道通州府衙的這群官員們不會這麼輕易的放棄,便沒有開口,想聽聽曾環接下來怎麼說。
曾環拉了一張椅子在王琛旁邊坐下,側頭道:“但是你也知道,海門那邊隻有一個縣衙,我們不能和海門知縣在一起處理政事吧?”
王琛蹙眉道:“你想說什麼?”
曾環露出狐狸尾巴了,他假裝拱了拱手道:“懇請王知州行個方便,讓我等借用此地府衙一年,等到新的府衙建起來,再搬過去,你看如何?”
借用一年?
隻怕一年以後鳩占鵲巢吧!
一年的時候足夠曾環完全架空王琛,等到那個時候,自己手底下的人都聽曾環的話,想讓通州府衙的人搬走?王琛覺得比登天還難呢!
可對方說的有理有據,海門那邊沒有府衙,重新建一個需要時間,借用地方怎麼了?甚至王琛相信,曾環待會會說,要是自己不肯,曾環就上書到朝廷,肯定朝廷答應通州官員們借用一段時間府衙。
剛想著呢,曾環就道:“要是王知州實在不允許,那本官隻好上書朝廷,肯定能夠借用此地處理要務,到時可彆說我撕破臉皮不給你王知州麵子。”
“就是。”
“咱們也不過要個辦公的地兒。”
“王知州,您不能把我們往絕路上逼啊。”
“借用這裡一年沒問題吧?實在不行,哪怕我們通州府衙付您租金還不行嗎?”
徐通判淩簽判等人都叫了起來。
王琛看了看蕭劍化,見到對方在對自己微微搖頭,他知道不能答應下來,可是曾環等人明顯不會管自己答應不答應,一定會賴在這裡不走,自己又和曾環耗不起,該怎麼辦好呢?
靜海府衙的官員們肯定不能和通州府衙的官員們一起辦公,這是一定的事情。
而對方賴在這裡不走,難不成自己走?
一時間,王琛覺得有點憋屈,要怎麼樣才能把曾環等人趕走?
誒,慢著。
說不定真的可以自己走。
王琛忽然想到一件事,如今的海門靠海、靠長茳,而相比較之下,靜海則屬於“內陸”,若是自己開啟王記加盟模式,靠著馬車、驢車這得運到什麼時候啊?
要是有海運或者江運就不一樣了,東西能夠飛快地運輸出去。
至於稅收?
那個重要嗎?
要知道去年揚洲這樣的北宋經濟大都市一整年也不過才四五萬貫,王琛要是開啟王記加盟模式,隨隨便便都能把這個錢掙回來,還在乎什麼稅收不稅收啊。
曾環他們不是想要通州城嗎?
哥們兒可以把城池讓給他們,但是前提是把靠海和靠江的地方讓給我。
城池麼,有啥值錢的。
大不了回頭哥們兒自己掏錢,建一個鋼筋混凝土打造的堅不可摧的城池,安全性肯定比通州城強多了。
一旦掌握了海運和長茳的地盤,王琛覺得王記的加盟生意能夠一下子起飛,況且靠海、靠江的話,海鮮、江鮮不得吃到不想吃啊?
想想海裡的大黃魚,想想長茳裡麵的刀魚,王城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啊。
對,就這麼辦了。
通州城讓給曾環他們,哥們兒要海和長茳。
就是不知道通州府衙的人會不會答應這個提議了,王琛心裡琢磨著,抬頭道:“你們想留在通州城府衙裡也不是不行,不過我有幾個條件。”
啊?
你真答應了?
曾環、徐通判和淩簽判等人都有些傻眼,他們一開始都做好和王琛打持久戰的準備,怎麼輕而易舉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