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臣服(2 / 2)

果不其然,蕭劍化的答案非常符合古代,“當商人或者從軍?”

王琛笑眯眯道:“為何不是去作場乾活?”

“哪來那麼多作場請人乾活?”蕭劍化搖搖頭道。

王琛卻道:“不知你聽過水泥沒有?”他沒有給蕭劍化說話下去的時間,繼續說下去,“相信你有所耳聞,水泥是我的獨家秘方,一個水泥窯,大概需要一千人左右,而接下來若是我運作一番,水泥消耗量會非常巨大,光水泥這一塊,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內替靜海解決十萬人的營生問題。”

蕭劍化震驚道:“水泥能結果十萬人的營生!?”

“是的,這還是保守估計。”王琛再次確認,隨即道:“王記的各種稀罕品你見過不少,接下來我或許會把部分稀罕品在靜海建立大型作坊,到時一樣商品的作坊可能就需要幾千人上萬人,這裡保守又能解決十萬人左右的營生。”

蕭劍化已經吃驚的說不出話。

對於這個結果王琛並不意外,他淡淡道:“生產大量的商品需要賣出去,貨運重要無比,若是我不拿下各大碼頭,到時怎麼出貨?”

“原來如此。”蕭劍化恍然大悟道:“我早聽王總管所言,主公神奇無比,各種稀罕品當世人聞所未聞,原來是想拿下碼頭貨運?可是貨運也無需把良田什麼都讓出去吧?”

王琛微微一笑,“等到我大量作場開起來,恐怕靜海無人種地,良田留在手裡豈不是浪費?”

“無人種地?需要那麼多人手嗎?”蕭劍化疑惑道:“按照之前您在地圖上的劃分,靜海少說也有六七十萬人,您剛才說要解決二十萬人營生,剩下四五十萬人不種地乾什麼?”

“問得好。”王琛打了個指響,道:“我剛才隻是說了兩塊方麵就要解決二十萬人營生,實際上接下來我要建立的作坊遠遠不止這兩塊方麵,有些事情我暫時沒辦法和你太過細致解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若是按照我的計劃,六七十萬人去作場做營生一點都不多,六七百萬人還差不多。”

這不是誇張。

等到電能研發出來,靜海工業會進入空前的繁榮,各種各樣能生產的獨門產品太多了,到時彆說六七百萬人,就算是六七千萬人都不嫌多。

要知道在一九八七的時候,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正式工人就有一億八千多萬了,至於到了二零一九年,這個數字更加恐怖,除卻老人小孩,幾乎達到了全民打工的地步。

當然,按照北宋現如今的條件,肯定達不到這個數字,但是解決幾十上百萬人的工作,王琛覺得自己還是能夠做到的。

蕭劍化眼睛瞪直了,“六……六七百萬人?這麼多?”

“是的。”王琛又一次肯定,然後問道:“你試想一下,靜海若是所有百姓都進了作場,是不是沒人種植糧食了?但糧食是人生存的根本,咱們靜海人不能不吃飯啊,那麼,要吃糧食怎麼辦?”

是啊。

都進作場乾活了,糧食怎麼辦?

蕭劍化一愣道:“花錢買?”

“問誰買?”王琛再次問道。

蕭劍化多聰明一個人啊,瞬間反應過來,“您是指找通州買?”

王琛笑而不語。

蕭劍化越想越明白,他眼前一亮道:“所以咱們把大部分良田留給通州,再把您先前所說生產畝產八石到十二石的辦法教給通州百姓,讓他們替我們生產糧食?”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拍手,“妙,這個辦法妙啊,如此一來,靜海人人有營生,又不用從事農業,隻是我還有一點不明白,如此一來等同咱們在帶動通州發展,並未坑他們啊。”

王琛嘿嘿笑道:“要是我告訴你,畝產八石到十二石頭的工具、肥料乃至種子都需要咱們靜海生產呢?”

蕭劍化怔住了,隨即苦笑地拱拱手道:“我服了,主公,我徹底服了你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這些話不用說得很清楚。

種子、工具和化肥等農業所需的東西都靜海生產,想要買肯定要錢吧?而糧食本來就不是暴利的東西,通州那邊苦哈哈生產大量糧食,沒賺幾個錢,反而養活了靜海集體黎民百姓,等於成為靜海的糧食倉庫,以後都要看靜海臉色行事,畢竟王琛不從通州買糧食,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賣,況且能夠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掌握在靜海這邊,到時不止通州農民需要花錢購買這些玩意,就連其他地方也需要,靜海還不得賺的盆滿缽盈?

總結就是一句話,隻要按照王琛設想去發展,靜海會成為“老板”,而通州則是“打工仔”,如果王琛心裡不爽,想要掣肘一下通州,通州一點辦法都沒有。

畢竟水運都歸靜海所有,哪怕通州糧食產量通天,沒有水運想要出貨?得,您慢慢用驢車拉吧,彆拉到糧食發黴了還沒賣出去一星半點。

作為古代頂尖智者的蕭劍化一點就通,立刻把王琛的如意算盤看的清清楚楚,正因為看得清楚,他此刻才發現,自己的才識和王琛相比還差的很遠啊。

其實蕭劍化並不明白,如果隻是算智商的話,王琛估計不如他,畢竟蕭劍化可是能在當前時代想出“金融戰爭”的鬼才,用多智而近於妖來形容都不為過。

但是,王琛的見識層麵太廣了,或者說,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現代人在見識層麵上,基本上都能夠吊打北宋的“土著”們,自然而然,王琛一番簡簡單單的話,給蕭劍化造成了“智商巨大差距”的錯覺。

先前蕭劍化隻是為了自己弟弟蕭峰著想才認了王琛當主公,自身還是十分清高的,古代智者基本上都這樣,比如說賈詡這貨,壓根瞧不起曹操,哪怕被收服後,都懶得出謀劃策,這是古代智者的優越感。

而如今,蕭劍化徹底服了王琛,還是心服口服的那種,不像一開始權宜之計,因為他在王琛麵前,感受不到半點智商上的優越感了啊,要知道他來之前,隻想到讓王琛不要放棄靜海良田等歸屬,壓根沒想到把通州變成“打工仔”,這裡麵的行事差距實在太大了,大到宛如一條鴻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