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博弈(1 / 2)

當初王琛承諾過,隻要冷豔給自己當私人安全顧問,等回到通州後,一定會替其沉冤得雪,一定會替華家十三口報仇雪恨。

憑借他如今的權勢,想要對付一個戍兵軍中的總教頭,輕而易舉。

哪怕冷豔如今是被通州的軍隊抓去,不歸王琛管轄,可他剛剛給曾環便利,想必要個人還是十分簡單的。

這件事他並未怎麼放在心上。

要不是之前冷豔遲遲未歸,說不定那什麼王總教頭早就被他乾掉了。

聽到蕭峰的話後,王琛第一時間讓人去攔曾環,可惜的是,曾環和他侄子跑的挺快,已經離開靜海州衙。

無奈之下,王琛決定親自去一趟通州州衙,拉下麵子找曾環先把冷豔要回來,然後再進行正常手段替華家十三口沉冤得雪,實在沒證據,那就隻能暗地裡找機會“哢嚓”掉王總教頭了。

有一點是必須的,冷豔一定得要回來。

讓人準備車馬,發了拜帖,然後王琛帶著謀士蕭劍化離開州衙。

通州城。

馬車進去的時候,王琛還不時能聽到有人在談論王記,看來軟文效果還在持續,嗯,廣告嘛,肯定不可能一次性,需要反複地洗腦,好幾波呢。

“誒,最近城裡談得火熱的王記怎樣了?”

“能怎麼樣,你沒聽見大家都說不會去買嗎?”

“自打通州和靜海分家之後,你們覺得咱們通州人還會支持靜海知州家開的王記?”

“那麼貴。”

“傻子才買。”

好多人紛紛響應。

然後,一個爆料出來了。

再然後,所有人都驚呆了。

爆料的人是一名曾府的家丁,正巧路過,碰到一個熟人,上去插了兩句話,“嘿,王記的東西傻子才買?你們怕不是得了癔症,那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買?我告訴你們啊,咱們東家和通州各大商行合作,一下子從王記拿了好幾十萬貫錢的商品呢,據說啊,以後還有可能拿更多的貨。”

“天啊!”

“好幾十萬貫的貨?”

“您莫不是在說笑吧?”

圍觀的人紛紛叫了起來,表示不敢執行,也沒法相信。

那家丁還說:“我騙你們有什麼意思?不行你們找李老爺、錢員外等大戶人家的家丁去問問,或多或少應該會有些消息傳出來,另外啊,昨天王記搞那什麼促銷一百套商品,一個時辰都沒到就全賣光了,你們說說王記商品有多好賣?”

聽到實情,眾人還是接受不了。

“不能啊。”

“大家都瘋了嗎?”

“那麼貴的東西還哄搶?”

好多人都不能夠相信,覺得曾府的家丁說話水分太大了。

隨後,有人還真的找幾個商行大佬的家丁了解情況。

李府家丁:“真的,咋滴了?我府裡老爺、夫人、小郎君等宗室子弟早就用王記的東西半年有餘,個中奧妙爾等不知,咱們家老爺啊,聽到有機會販賣王記商品,看到了商機,拿出來好幾萬貫錢呢。”

錢府家丁:“隻要有錢,傻子才不買王記的東西呢。”

馮店家酒樓的小二:“沒錯,東家變賣了不少產業,說要和曾知州的侄兒一起做生意。”

一路上王琛聽得啞然失笑。

古代老百姓的生活節奏比較慢,才有這麼多時間閒扯,要是換成現代社會那種快節奏,估摸隻有在網上能看見這樣熱烈的談論姿態了。

距離通州州衙還有五六百米樣子。

王琛甚至還聽到了不少百姓們的猶豫聲。

“那些豪門大府的家丁不會在說謊吧?”

“一個人說謊,十幾、二十個都這麼整齊?”

“難道王記的東西真那麼神奇?”

“隻可惜咱們買不起啊,不然倒是可以買一件試試。”

這些討論聲,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沒什麼,但是王琛卻聽得心中一動,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種子,一旦以後通州百姓生活條件好了,經濟收入增長,那麼這群現在不是“潛在客戶”的人,在一定條件下,同樣有可能變成“潛在客戶”。

他更加確定要經營好王記的品牌。

經過通報,馬車進了通州州衙。

……

裡麵。

左側議事廳。

王琛見著了曾知州。

曾環看見王琛,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站起身哈哈大笑道:“王知州,特地追過來拿錢?”言罷,他從袖子裡抽出一疊紙張,“正巧我侄兒和通州各大商業的人把飛錢準備好了,你數數,是不是這個數目。”

王琛來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錢,可是正巧能把錢收回去,他也沒有拒絕,伸手接過,遞給旁邊的蕭劍化,“蕭先生,幫忙清點一下。”然後才認真地對著曾環道:“曾知州,我所來並非為錢,而是有一事求您幫忙。”

不是為了錢還收的那麼利索?曾環險些翻白眼了,不過嘴裡沒有那麼說,笑吟吟伸手道:“什麼事?坐下來慢慢說。”

因為這件事對於王琛來說不算什麼大事,索性拉著椅子在曾環辦公桌麵前坐了下來,道:“聽聞最近通州戍兵抓了一名叫做冷豔的女子,曾知州知道嗎?”

曾環一愣,隨即蹙眉道:“知道,我還知道她是您府裡的人,對吧?”

嗯?

你怎麼知道的?

王琛感到有點不對勁了,按耐住性子沒問,依舊用商量的語氣道:“能麻煩曾知州把人交給我嗎?”

“要是平時我二話不說把人交還給你,隻是如今……”曾環眉頭越鎖越緊,用為難的語氣道:“她被關在路監司,案件在幾日之前已經由人八百裡加急送去大理寺定案,我沒有權利釋放人犯啊。”

王琛還以為曾知州推脫之言,有些不悅道:“曾知州,若是你不想幫忙,也不用推到大理寺頭上,我雖對刑律不甚了解,但依舊知道州級能審判死刑案件,怎麼可能鬨騰到大理寺去?”

宋朝的司法製度,實際上是三級三審製。

宋朝的基層司法審判機關設在縣一級,由其知縣負責。但縣級司法機關隻能處理杖刑以下的刑事案件;徒以上的,知縣搜集證據,並對案件審理明白,然後上送州裡,這稱叫“結解”。縣知事對於刑事案件,原則上應親自審理。縣屬鎮岩官員,隻能處理輕微刑事案件,以笞為限,應處杖以上的案犯,即送縣訊辦,不得自行決斷。杖以下的刑事案件,由縣判決執行,知縣署名。縣獄隻羈押未決犯,已決犯笞、杖罪的行刑後即釋放,徒以上的犯均要上解州裡,故不羈押已決犯。

所以電視機裡放宋朝知縣在法場監斬都是錯誤的。

但州一級就不一樣了,凡屬處徒以上的案件,均需送到州裡處理,州可以判決執行徒以上直至死刑的案件。

也就是說,隻要不是犯了謀反、謀逆之類十惡不赦的大罪,案子都可以歸州裡管。

自然,王琛在聽到曾環的話後,覺得對方是在推脫。

或許是曾知州剛剛求著王琛辦過事,細心解釋道:“王知州,州是有權處理死刑案件,但是不知道你聽過‘法重情輕,情重法輕,事有可疑,理有可憫’等特殊案件知州就應將全部案卷送請朝廷裁判,這叫奏讞。凡奏讞的案件,都要由大理寺詳斷,根據我朝律法《宋會要》“刑法四”的規定:凡應奏讞而不奏讞,或者不應奏讞而奏讞的,知州都要受一定的處分,為的就是防止我等在辦案上的專斷或者推諉。”

王琛怔了下,“你是說冷豔的案子有蹊蹺?”

“不是蹊蹺。”曾環擺擺手,道:“華氏十三口被滅,震驚通州,年前的時候,此案我已經上報朝廷,正巧戍兵中有人認出疑犯冷豔,便拿了下來,幸好和她隨行的一名叫做賀連的書生告訴我等,冷豔乃是你府裡的人,我等才沒有移交大理寺,留在了路監司,不然,此等驚世駭俗的滅門案,一定會有大理寺全權負責。”

賀連?

間歇性精神病的賀書生?

王琛不清楚對方怎麼會和冷豔碰上,但是他知道一件事,如果這件事移交到大理寺,自己基本上就插不上手了,到時人證、物證俱全,冷豔肯定會被定罪為滅門案凶手,自己想要救出對方就千難萬難了。

看來比自己想象的要麻煩很多。

王琛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自己該不會救不了冷豔吧?

麻痹,要逼急了,回頭哥們兒把重機槍拿出來去劫法場,特娘的,反正冷豔不能有事。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答應過保她無事就一定要保證沒事。

況且,自己剛剛成為靜海知州,要是連手底下的人都護不了,威信何在?顏麵何在?

以後手底下的人怎麼看待自己?

以後自己管轄範圍裡的老百姓怎麼看待自己?

大家一定會認為,噢,這個剛剛上任的靜海知州慫本事都沒有,連自己的人都保護不了。

王琛長長吐出一口氣,知道冷豔必須得救,最好還要正常途徑,劫法場是萬不得已才做的事情,他想了想,“我想去路監司見見冷豔。”

“按照道理上來說,你身份敏感,不能去見疑犯。”曾環先說了一句,緊接著道:“但咱們和範漕司關係不錯,打個招呼,想見人應該沒問題。”

王琛嗯了一聲,“我即刻出發。”

“慢著,我這裡有案件卷宗備案,你拿去看一下。”曾環挺夠義氣,“隻是這件事你不能對外說,不然老夫會有麻煩。”

王琛感謝道:“多謝曾知州。”

曾環讓王琛坐在這裡等候,跑出去了。

大概等了十幾分鐘。

抱著厚厚一疊卷宗的曾環回來了。

王琛接過卷宗來不及細看,匆匆告辭。

先見到冷豔再說。

……

路監司在揚洲,距離通州大概三百多裡路,馬車全力趕路的話,大概需要一天半樣子。

儘管已經下午,救人心切的王琛並沒有回靜海州衙,而是讓人回去通報了一聲,然後和蕭劍化兩人匆匆趕往揚洲。

馬車裡。

蕭劍化剛剛翻閱好案件卷宗,露出凝重的神色,“主公,此案對冷姑娘極為不利。”

王琛點頭道:“我聽她說過,當初她發現華家十三口被滅,剛剛準備出門去報官就被官兵發現,誤認為是疑犯,算得上認證物證俱全。”

蕭劍化認真道:“按照目前來看,冷姑娘必死無疑,但是我們一定要讓她無罪。”

“嗯?”王琛瞧過去。

蕭劍化分析了一番,大致意思和王琛剛才自己猜測的差不多,無非是說王琛剛剛上任連自己的人都護不住,會折損了威信之類。

隻要能以正常途徑保住冷豔,王琛的威信不會受到任何威脅,相反,還會提升。

另外一點,要是王琛能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替冷豔洗脫冤情揪出真正的凶手,很有可能會名動天下。

華家十三口被滅啊。

震驚全國的超級大案子。

任何一個官員,要是能在這種情況下替冷豔翻供,都能獲得極大的名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