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
定位傳送回來的時候是中午。
其實一來一去沒花費多少時間,王琛計算了下,大理寺陳寺卿押解冷豔過來的話,大概需要兩天時間。
自己雖然從王世美嘴裡得到了足夠多的情報,但是一些證據還沒有收集齊,俗話說口說無憑,沒有證據想要定罪比較困難。
於是,他叫來了丁簽判。
走廊儘頭,靠窗位置,外麵陽光照射進來,暖洋洋的。
王琛靠在窗口抽煙,“募兵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後邊兒傳來丁簽判恭敬的聲音,“募兵告示已經送到各村口張貼,隻是……隻是……”
“隻是什麼?”王琛轉過身靠在牆上。
丁簽判苦笑道:“暫時隻招募到兩人願意當鄉兵。”
我暈。
就倆?
你逗我玩吧?
哪怕募兵告示剛剛貼出去,照理說應該也不止這麼多啊。
王琛有些懵逼道:“難道你沒寫清楚待遇?”
“寫了啊。”丁簽判一五一十道:“我還按照您的要求去寫,募兵費按照禁軍待遇,一次性給予十貫錢,而後例錢一貫,外加兩石糧食、肉五斤、春冬賜衣有絹綿,或加綢布、緡錢,這裡差不多又等同兩貫錢了,甚至您說的家眷跟隨幫忙煮飯、後勤也有一貫五百文的例錢,比禁軍還優,但就是無人願意參軍。”
王琛蹙眉道:“這麼好的待遇他們還不肯參軍?”
“咱們靜海百姓不缺衣食。”丁簽判攤攤手道:“若無戰事,他們或許還願參與,但您也知道,吳越、北漢未降,大家都生怕會上戰場,自然不肯參軍。”
王琛無語了,沒有軍隊哥們兒還玩毛啊,他想了想,“回頭你再加一條進去,若是有人願意參軍,其子女皆可免費入學,並且學院包吃包住。”
嗨,本來就要在北宋培養“技工”,義務教育麼,肯定先準自己人。再說了,王琛可沒想讓士兵們的子女學習四書五經,他準備按照中國九年製義務教育的教程來,一旦“初中畢業”,成績好的繼續上“高中”,成績不好的嘛,去“技校”。
而且為了儘快培養出合格的技工,他準備把小學課程和初中課程壓縮在五年之內,小學三年,中學兩年。
雖然時間長了點,但是想要經營一個勢力,教育是重中之重,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
丁簽判眨眼道:“那樣的話要不少錢呢。”
“我知道,你按照我說的去做就行。”王琛交代完這件事,道:“這件事可以暫時不用著急,你先去幫我辦另外幾件事。”
“您吩咐。”
“第一,拍衙役走訪被滅滿門的華家鄰居鄉親,問問他們案發當日見到什麼人進出華家,什麼時辰。”
“好,還有嗎?”
“還有件事,你找十來個衙役,弄點慈石係在繩子上,去通州南城門的濠河裡吸附東西上來,若是發現鐵質發簪立刻呈上來給我。”
“下官明白。”
“去吧。”
丁簽判匆匆走了。
王琛看了一眼,他知道丁簽判這個人平日裡喜歡貪汙,但是這個人聽話,除了官場上的情商不怎麼高之外,執行能力也非常不錯,值得培養成心腹。
慢悠悠往裡走。
把柳琦紅、王雲倉、陸正清和王文秀四個人信得過的人喊進了過來。
辦公室裡。
王琛屏退了其他人,看著四個人,道:“我現在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們四個人去做,隻是你們得向我保證,這件事除了我們五個人知道外,不能有第六個人知道。”
作為小妾的柳琦紅第一個道:“官人,隻要是您吩咐下來的事情,哪怕是死,奴家都不會在外麵說一句。”
王雲倉和王文秀都沒什麼問題,他倆都要靠王琛生活呢。
隻剩下陸正清。
王琛瞧過去,道:“陸錄事,你呢?”
陸正清這人可不是什麼好東西,當初為了能當官,對王琛各種巴結,甚至麵對當時通州巨擘林家那種龐然大物的時候,此人都願意衝鋒陷陣,可想而知對權利迷戀到什麼地步,說真話,王琛生怕有一天這貨會出賣自己。
“知州。”陸正清一臉嚴肅道:“自打我由吏升官之後就說過,以後為您上刀山下油鍋都在所不辭,您不用懷疑我。”
王琛聽得懂,對方無非是說林家這件事把他們捆綁在一根繩子上,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點了點頭,“既如此,我給爾等看一樣東西,而後,再和你們詳談。”
四個人都沒說話。
王琛把立體投影儀拿出來,連接上電腦,然後關上燈播放陶先生給自己拍攝的短片。
柳琦紅、王文秀等人剛一看見立體投影短片都嚇了一跳,王雲倉更是險些跳起來逃走。
幸好王琛安撫了他們。
等到看完短片後,王琛伸手把桌子上四份早就準備好的“台詞本”遞過去,“你們把裡麵的內容背熟……背不熟也沒事,反正到時我說什麼,你們就按照本子上寫的回答,其他人說話不用理會。”
“好。”
“明白。”
四個人接過本子看了起來。
柳琦紅瞥了幾眼,抬起頭訝然道:“官人,你是讓我們扮演華三妹一家?”
王琛笑眯眯道:“不錯,成,閒話不多說,我先教教你們這些東西怎麼使用。”
隨後,他教四個人怎麼樣使用電腦,如何使用麥克風、音響、電風扇和對講機之類。
眾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稀奇的東西,全都興奮壞了,一邊玩一邊嘖嘖稱奇。
王琛也累得夠嗆,教了他們足足大半天,一直到夜裡八九點,才確定四個人不會出錯,臨睡前,他又叮囑四個人明天繼續排練。
……
次日中午的時候。
正當王琛在布置準備充當公堂廠房的時候,丁簽判帶來一個好消息,發簪找到了,華家附近的兩三個鄰居也回憶起案發當日確實見過王世美,願意出來指證。
王琛又親自接見了華家的三個鄰居,詢問了一些事情。
又過了一日。
上午的時候,大理寺的陳寺卿、淮南東路轉運使範旻勾、通州知州曾環以及負責司法的四個部門司理參軍等等官員齊聚一堂。
經過協商,在王琛的強烈要求之下,眾人答應今晚審案。
為什麼要晚上審案?
因為王琛要使用一些“陰謀詭計”,必須利用夜晚的環境。
……
關於華家十三口滅門案今晚開審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人都知道這次的主審官是王琛,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興風作浪,整個通州靜海範圍之內都對王琛展開了強烈質疑。
販夫走卒。
豪門世家。
乃至通州州衙官員們。
都跟打了雞血似得。
一名通州城頗有名望的老叟就公開炮轟了王琛當主審官,大致是這麼說的:華家十三口被滅乃是震驚通州的大事,嫌煩冷氏據說乃是靜海知州王琛的長工,難道審案不用避嫌?不用回避?王知州成為此案主審官,很有可能會徇私舞弊!
尋常說來,一個老叟說的話能掀起什麼浪花?但偏偏,這名老叟是通州著名教書先生,從業三十餘年,門人弟子填其室,很多讀書人一瞅,謔,老師都開炮了,肯定得鼎力相助啊。
於是炮轟聲更響烈了。
“是啊,太徇私了。”
“王知州審自家長工的案子?要沒貓膩,我爸腦袋擰下來!”
“朝廷這是在搞什麼?為何會讓王知州成為華家滅門案主審官?這不是胡鬨麼!”
“王琛他是什麼?當官之前一商人而已,他懂審案嗎?審什麼?還不是想包庇自家長工?”
“這是蒙蔽世人啊!”
“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王琛有什麼資格?他不配當這個主審官!”
“沒錯,今晚咱們都去看看,要是發現他真的徇私目無王法,吾等聯名上書去汴京告禦狀,我輩讀書人,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哪怕他貴為靜海知州又如何?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此乃我等讀書人的風範!”
……
另一邊。
汴京,皇宮裡。
趙匡胤也在密切關注這件事,他剛剛收到八百裡加急,得知了一些信息,然後他笑嗬嗬地把文書往桌子上一扔,“晉王,你也看看。”
趙光義挺機靈,拱拱手道:“不敢,不敢。”
“讓你看就看。”
“好。”
趙光義拿起文書看了起來,半響後,他蹙眉道:“陳寺卿為何答應王大夫成為主審官?人犯冷氏不是王大夫的長工嗎?照理說應該避嫌啊。”
趙匡胤笑吟吟道:“我早知如此,特地叮囑陳寺卿,一旦人犯或者王大夫提及便允了。”
趙光義瞬間反應過來,一驚,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趙匡胤微微頷首。
是的,他就是要讓王琛在老百姓口碑中變壞,失去公信力度,一旦這件案子王琛想要徇私舞弊,回頭整個靜海肯定沒人服,到時再想全盤掌控靜海?不可能!
“王琛此人宛如潛龍在淵,還未蘇醒,若是得勢,恐怕我趙家天下會被竊取。”趙匡胤目光深邃地盯著趙光義,“我和你有金匱之盟,未來皇位還要你來接任,一定要記住,若是王琛鼓搗出電能,立刻殺!無!赦!”
趙光義唯唯諾諾道:“不敢不敢,陛下的皇位應當傳給皇侄。”嘴裡這麼說,他心裡卻對趙匡胤的話有些不以為然,趙光義覺得王琛是個人才,平時也沒什麼野心,在京城的時候和權貴們沒啥接觸,之前要五十萬貫錢的時候,還得罪了不少人,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謀反?怎麼可能會竊取趙家江山?反正他是想好了,以後要是能當皇帝,一定要重用王琛。
趙光義是個好大喜功的人,他盼望超越開國帝王的哥哥趙匡胤,盼望成為千古一帝,和始皇帝齊名,甚至是超越,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憑自身能力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非常困難,王琛的出現,讓趙光義看到了希望,電能、工業雛形、經濟理論,等等等等,他都覺得,一旦能夠實行成功,勢必會讓社會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大宋朝也會變得更加強大,橫掃天下不是沒可能。
到時,千古一帝秦始皇算什麼?
趙光義心中火熱,恨不得立刻取代趙匡胤成為皇帝,但是他這個人城府非常深,半點都沒露出野望。
“嗬嗬,說笑了,我說過皇位會傳給你,一定會傳。”趙匡胤麵目和善,言罷,他揮了揮手,“我有些倦了,你退下吧。”
“是,陛下。”趙光義恭恭敬敬走了。
趙匡胤盯著趙光義的背影,笑容漸漸消失,眼眸子裡慢慢浮現出狠厲的目光。
隨即,趙匡胤搖搖頭,又看向東南方向,冷笑一聲,“不歸朕所用,那朕就滅了你!”
……
通州城輿論一片倒!
王琛頭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本來很多平頭老百姓聽到靜海知州上任後第一次審案還挺期待的,結果聽到那麼多讀書人各種痛斥,他們漸漸也質疑起來,是啊,這個新上任的靜海知州該不會是壞官吧?
其實這就是趙匡胤想要的結果。
是的,哪怕這次王琛利用主審官的權利保下了冷豔,自身的名望也會在民間、讀書人、豪門世家和眾多官員眼裡降到冰點,到時,沒有人會服,到時,王琛就變成“孤家寡人”了。
不愧是開國皇帝,步步是陷阱,如果換成北宋任何一個人,這都是一個死結,因為華家滅門案,在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根本無法偵破!
但可惜,王琛不是北宋時代的人。
……
天漸漸黑了。
氣溫越來越冷。
或許是太冷的緣故,連月亮都嬌羞地躲藏了起來,天空中烏雲密布,黑壓壓一片,似乎隨時可能下雨。
在這麼重要的夜晚,王琛第一次換上了靜海知州的官府,今天是他第一次審案,也是和趙匡胤博弈的最重要環節,他非常重視。
“琦紅,準備的怎麼樣了?”王琛束上腰帶。
背後傳來柳琦紅清脆的聲音,“萬無一失。”
“你們台詞都背熟了嗎?”王琛捧起管帽,轉身看向其他三人。
王文秀立刻道:“滾瓜爛熟。”
“嗯,那就行,到時隨機應變。”王琛隨手把對講機的耳機塞進耳朵裡,話筒線藏在管帽之內,用假發遮住,“你們隨時聽候命令按計劃行事,一步都不能出錯。”
王雲倉信誓旦旦道:“要是出錯了,您扣我例錢。”
王琛笑道:“你那幾個例錢夠我扣嗎?”
陸正清諂媚道:“今晚一過,您將成為我們通州靜海的青天大老爺,甚至還有可能成為城隍老爺呢。”
“嗬嗬。”王琛笑了笑沒說話。
確實,如果按照計劃執行圓滿,自己很有可能會在通州靜海百姓心目中封神,雖說封神會被當權者猜忌,但是趙匡胤都這樣對自己了,王琛已經無所顧忌。
充當公堂的廠房。
大概七點鐘樣子,天已經全黑了。
王琛帶著靜海州衙負責刑事方麵的官員們從裡麵跑出來,剛到公堂後衙,遇見了熟人。
隻見曾環和通州州衙的司理參軍、判官等人一起前來。
“王知州。”
“見過王知州。”
幾個人跟王琛打招呼。
王琛迎上前去,同樣回應道:“曾知州,鄭判官。”
曾環關心道:“準備的怎麼樣了?”
王琛道:“還行,不過第一次開堂,還得向您求教。”
曾環笑嗬嗬道:“有什麼不懂的你最好提前和我說,彆待會上了公堂鬨笑話。”
“好的。”王琛請教了一些不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