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遠和姚小乙當真找了幾枚毛竹,接在一起,試驗一回。
試驗結果一出來——
姚小乙:“妥妥的!”
明遠:“沒毛病!”
兩人當即拍板了決定動手。
這邊姚小乙開始著手準備各種材料,篩土、石灰、瓦片……還有最重要的,毛竹,全都要采辦起來。
而明遠則又去官牙,他需要雇人——雇短工。
程朗聽說了他要雇的人數也驚呆了,然後建議明遠,這工程最好搶在五月麥收之前動手。
明遠同意了,雇了三十多名短工,工期為一個月,還專門雇了個廚子負責後勤,雇了個賬房負責記錄各種開支。
姚小乙撓撓後腦:“您還真是有閒錢啊!”
明遠則板著臉:“我阿爹說過,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做工程,樣樣都要照規矩來。”
事實上,他已經谘詢過係統1127了,在這個時空裡無論主持基建工程,還是投資實體生意,都和“消費”一樣,從他那“一千億”的資金池裡扣除。
那他自然樂意多雇幾個人,也可以多發點兒工錢。
在此期間,明家三叔和五叔不知從哪兒聽來的消息,就找到明遠,要明遠挑一個堂兄弟去管采買去。
明遠笑了:這哪裡是采買,而是擺明了要揩油。
他隻提了一點要求:可以管采買,還可以光明正大地從賬上給自己支錢。但萬一賬目錯了要自己貼錢進去,願意的來。
三叔家的小子們嚇得全跑光了。
五叔家的小子們也嚇得不輕,但好歹有一個站了出來——那是明遠的堂兄明巡,在族裡排行十一,明遠喊他十一哥。這明十一鼓足勇氣找上了明遠,說是不敢管著采買這麼重要的事,隻求跟著明遠,幫忙跑跑腿,長些見識,學點東西。
明遠便點了頭,將明十一帶在身邊。
開工最初幾天,明遠將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去將采買來的各種材料運送至龍首原,另一些人則在龍首原的泉眼附近修了三個由上至下的蓄水池,每一層蓄水池都有一個水眼,水眼上加裝濾網以過濾落葉雜物。
最下一層蓄水池直接連通“竹筧”。這個池最小最深,上方安了一個“防塵罩”,以減小露天麵積,儘可能保持潔淨。
這龍首原的山泉原本附近鄉民也會過來打水,見到施工隊這陣仗都有點兒抗拒。
好在明遠有江五哥這個“臥底”,幫忙出麵解說,這裡的蓄水池建成以後,大家照樣可以來取水,與以前無異,甚至可以取濾過的水,因此更方便更清潔。
再加上明遠的“施工隊”又常常在當地村中吃飯,雞鴨菜蔬,都由賬房先生拿了銅錢直接向村民采買。多了這樣一筆外快,當地人很快接納了施工隊,時不時還會來施工現場,看個熱鬨幫個忙。
等到被明遠戲稱為“三疊泉”的蓄水池建成,通往長安城的管道已經鋪設了一段。
由姚小乙最終決定的施工方案是,在路邊掘一道淺槽,將水泥鋪於槽底,上麵放置竹筧,管道上方再鋪設一層瓦片遮蓋並保護竹筧,瓦片上堆土為管道保溫。如果遇到路口,管道要從道路下下方經過,那麼瓦片上方就會再夯一層堅硬的實土,以免竹筧被往來車輛壓斷。
竹筧上方的瓦片不會被完全固定,依舊能夠掀開,以便日後檢修或者更換。
在施工過程中,姚小乙成了個天然的技術指導,出了什麼問題他都能想辦法解決。而堂兄明十一在長達十餘裡的工地上跑前跑後,每天被明遠各種提問刁難,管理才能也漸漸被發掘出來了,能管著各處的工程進度,也分得清輕重緩急,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到了工程的後半段,明遠基本上都可以每天坐在家中乘涼,與薛紹祖一起喝喝茶,品評一下薛紹祖寫出的新帖。
從龍首原引水到長安城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座長安城的人都沒想到,山中泉水能被引到城中來,不是靠的水渠,也不是靠的水車水桶,是一根一根接起來的毛竹。
“這能行嗎?”
長安城裡人都在憑空想象山泉水從竹筧中一路稀裡嘩啦漏掉的情形。
“你們看,城門口的這一段竹筧,竟是揚起來的。”
為了打水方便,明遠讓姚小乙在長安城門外設計了一小段帶坡度的水泥槽,將最後一段竹筧一節一節托起墊高,最後一節的筧口懸空,成為一個揚在空中的“水龍頭”。
就因為這個,長安市民都不敢相信這竹筧真的能把山泉水從龍首原送過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竹龍都向高處揚起來了,水怎麼還運得過來?”
明遠完全無意給人講解水壓的原理,而是乾脆舉辦了一個小小的啟用儀式,在竹筧投入使用的那天,當眾展示,同時也邀約對山泉水有需求的商戶和主家親眼見證。
因為有熟悉的牙人在長安城裡為他四處宣傳,儀式那天有不少長安市民專程趕來城門外,圍觀這神奇的“竹筧水龍”啟用。
到場捧場的,自然有所有參與工程的雇工們,五叔明高信一家子,豆腐坊張嫂,羅壽等幾個官牙,以及近來總和明遠焦不離孟的薛紹彭。
竹筧最末端的龍頭上紮著一枚彩綢。龍頭上還插著一枚鑰匙形狀的手柄。
明遠見到眼前的竹筧表麵沁出一點一點的水珠,便知山泉水已是送到了。他當即裝模作樣地祈願了一番,然後將一隻嶄新的木桶置於龍頭下,然後伸手將龍頭上那枚鑰匙形狀的手柄一扭——
“滴答,滴答——”
剛開始時隻是晶瑩的水滴,隨後一道清澈的水柱從水龍中躍出,落入木桶中。
明遠將手柄一扭,那道水柱便輕輕巧巧地收住,隻餘幾枚水滴,猶在滴答。
這般演示,讓圍觀的人群傳來一陣驚訝的讚歎聲——
“這真神了!”
“真是沒想到啊!”
“……”
“這,這真的是山泉水嗎?”
明遠重新將“龍頭”打開,讓清泉注入木桶。
他隨即轉身,邀薛紹彭上前。
薛紹彭遞給明遠一枚烹茶取水專用的長柄木勺,他自己手中也手持一枚。兩人同時探勺入桶,各自舀了一勺清水,送至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