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百萬貫(2 / 2)

今日長慶樓的“美食節”,不正是驗證了這一點?急火快炒,最是能激發本味,加之炒出來的菜品爽脆可口,彆有一番口感。

“親友們都在笑話高家炭行出的那種新品,說是隻有買不起好炭的人家才會買高家的炭!”高夫人繼續抱怨。

高紹祥唯唯諾諾,卻沒想起當初他自己就是這麼說的,“這石炭,就是買不起木炭的人家才會買的。”

“五郎,你好好想想這事怎麼收場吧!”

高夫人抱怨完了,一甩袖子離開,爛攤子還是照樣留給高紹祥收拾。

高紹祥在原地呆了半晌,最後發了恨:“將價格壓低點,壓得再低點!”

畢竟,汴京城人口有百萬之眾,到了冬季人人都要取暖,有些小攤小販做小食生意的,連個像樣的廚房都沒有,不過一個挑子,挑起個炭爐,就走街串巷地賣吃食去了。

這些人自是樂意能在炭上多省幾個銅板。

因此高家炭行將蜂窩煤的價格壓低之後,銷量的確一下子上去了不少。

他的策略是,不顧名聲,隻計算淨利。隻要炭行一個冬天下來能淨賺上一大筆,就算是所有親友都看不起高家炭行的出品,那又怎麼樣?

高紹祥想象著他在大賺特賺之後,將賬簿扔到族老臉上的場麵。

豈料炭行賬房怯生生地來找他:“東家……最近賣出去的炭,聽說有一大部分是山陽鎮那間蜂窩煤作坊買去了。”

“什麼?”

高紹祥一下子夢醒,跳將起來。

他幾乎一口老血吐出來。

這是他憑借他高家的渠道和手段,從大名府運來的上好石炭。現在自家將價格壓到幾乎虧本,卻被彆家直接采購去了?

“他們買去做什麼?”

賬房哪裡知道這個,隻好搖頭回說不知。

高紹祥氣咻咻地讓人再去打探。

不幾天打聽的結果出來,竟是山陽鎮的蜂窩煤廠將高家出品的蜂窩煤碾碎“回爐再造”,竟又造出一種價格更為便宜的小型“蜂窩煤”。

與正品蜂窩煤相比,這種小型蜂窩煤乾脆起了個名字叫“煤球”。

“煤球”與山陽鎮原先出產的正品蜂窩煤相比,一樣容易點著,煙氣也小。隻是每一塊“煤球”使用的時間要略短些。

雖說這“煤球”的使用時間略短,但隻要不是像萬娘子那樣使用風箱,點上半個時辰,燒上兩鐐爐水是絕對沒問題。

這種成品更適合一些小門小戶的汴京家庭,不願意將大部分錢都花在取暖與烹飪上的,偶爾需要時便快速生火,使用一回。

這消息傳出來,高紹祥豈不吐血?

他拚了老命壓低了價格,原想把對手擠出汴京的,誰曾想倒為他人作嫁衣裳,提供了更加便宜的原材料?

*

明遠在短短幾天的“美食節”裡,見識了宋代的廚師是怎樣快速適應高效能燃料的。

萬娘子以外,各家腳店的主廚,都迅速掌握了猛火快炒的技巧,並且將之應用在自己最擅長的食材上。

明遠便飽了口福。

他還見證了各種此前少有人問津的食材當堂入室,成為人們盤中的珍饈美味。

除了萬娘子的那道“荔枝腰子”,是用的羊腰之外,十千腳店的“火爆雙脆”是炒的豬肚與雞胗。另外還有使用豬腰和豬肝的“腰肝合炒”,專門選取豬肚或者羊肚上某一塊最脆嫩的部位,做成的“爆肚仁”……

可以說,如果沒有明遠推出的廚具和燃燒效率較高的蜂窩煤,明遠也不可能一下子嘗到那麼多“曾經”熟悉的美味了。

正當明遠獨自得意的時候,史尚風風火火地來找他。

“郎君,大事不妙。”

“汴京炭行的行老想要見一見山陽煤廠的東家。”

明遠一怔,問:“這是為什麼?”

史尚搖搖頭:“去了才知道。”

明遠與史尚對視一眼,同時開口問:“你去還是我去?”

明遠原本有意讓史尚全權代表他出麵,但史尚其實更仰仗明遠的商業判斷。在無法預判炭行的行老想要做什麼的前提下,明遠如果不出麵,恐怕史尚隻能作為中間人多傳幾次話。

於是明遠笑著對史尚說:“這簡單,史郎君,從現在開始起,你就是山陽炭廠的東主,而我則是你的謀主。”

他隨意伸手一揮,手中已是一把折扇在握,輕輕搖動,還真有幾分謀士的模樣。當然,他那枚折扇的扇麵上還是四個意義難辨的大食數字。

史尚頓時大笑:“如此貴氣逼人的謀主,是小人的榮幸。”

兩人便身份互換,一起去見炭行的行老。

那行老姓鄭,五十多歲年紀,並不算“老”,隻是在木炭與石炭這一行當裡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反什麼風風雨雨都見過。

一見史尚,鄭行老便說出來意。

原來是他代為傳達高家的意思:高氏希望將手中的石炭按市價批發賣給山陽炭行,等山陽炭行製成蜂窩煤以後,再以“興販”的價格,“加饒”賣給高家的炭行。

鄭行老說完,望望呆若木雞的史尚,和坐在一旁麵露冷笑的明遠,攤開雙手,道:“沒辦法,誰讓這是高家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