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千萬貫(2 / 2)

“經略,是這樣的。”

種建中口氣驕傲地回答。

“這木棉田地平時隻需像尋常莊稼一樣打理便可,但唯有一樣,采摘的時候必須農人親手為之,將棉桃從木棉枝頭一一摘下來。因此需要的人手格外多。”

“如今漢人種出的木棉田地,采摘時就去雇了羌人來一起幫著摘。這活計不難,婦人小孩都做得來,工錢給得優厚還管飯。所以附近的幾個羌人部落都願意來,隻半個月的工夫就能收入很多錢。”

“原來是這樣!”

王韶聽了種建中的解說,不由得連連點頭。

如果羌人願意依附漢人生活,甚至模仿漢人的生活方式,那麼用不了多久,這些羌人便會對漢人越發友善,而且會越來越像漢人,最終與漢人通婚,漸漸成為漢人中的一員。

王韶頓時又想起來:“彝叔,這木棉種植,是令師橫渠先生大力推廣的吧?”

種建中見王韶終於想起來了,笑容愈勝,連連點頭,補充說:“如今在渭州、秦州、鳳翔府和京兆府,都有人專門傳授如何為棉花去籽,如何將其紡成紗線。”

“不管是去了籽的皮棉,還是紗錠,在京兆府都有人高價收購,所以絕對有利可圖。在附近一點屯田的軍戶,除了自家的口糧之外,都首選種木棉。”

王韶聽種建中侃侃談起屯田,心裡十分得意。

他的心願,從來就不止是光複熙河,而是讓熙河重新變為人丁興旺的繁茂土地。因此他在此地一直采取著招撫與征討並行,同時輔以屯田、興商、辦學等多種舉措並行。

因為立體輿圖的緣故,關於渭州到秦州之間到底有多少頃地的爭議,早已不複存在。

甚至有不少關內的商戶聽聞熙河路開放榷場,與羌人蕃部通商互易,就都嗅著利潤的味道趕來。

此刻王韶種建中等一行人距離渭源堡越來越近,渭源堡的城牆與城門已經清晰可見。

隻見渭源堡外有身著宋軍袍服的馬夫,將一群軍馬趕出城來。

茶馬互市,邊境榷場的交易裡,茶葉和馬匹都是大頭。但是王韶隻看了一眼,就看出了不同。

這位熙河經略又驚又喜地問:“那是高麗馬?”

種建中點頭:“是。朝廷從高麗進口產自耽羅的馬匹,先是海運運到密州或是杭州,再千裡轉運,運到熙河路來的。”

此刻種建中心想:關於這批高麗馬的內情,整個陝西路沒人比他知道得更多了。

“這批高麗馬馴得如何?”王韶問身後的兒子王厚。軍馬的征用與訓練,其實是王厚在管著。

王厚立時一夾馬腹,快步上前,回答他老子的問話:“高麗馬比起橫山一帶出產的馬匹,稍微要愣一些。”

“愣一些?”

王韶一怔:這叫什麼評價?

王厚頓時笑道:“就是對各種火器的炸響聲和火光沒那麼敏感,在戰陣上,比起黨項人的戰馬更好用!”

原來竟是這麼個“愣”法。

王韶聞言,頓時與種建中和王厚一起大笑出聲。

一時一行人來到渭源堡城下。

城下有個信使,風塵仆仆,看樣子一直在等候著種建中。

但見到種建中與王韶這樣的高官在一起,怯了怯,沒敢將信直接遞給種建中,而是遞給了向華。

向華卻也是個“愣”的,看了看封皮上的字跡,就徑直上前,把信直接塞到種建中手裡。

種建中眼中喜色立現,趕緊拆開封皮讀信,好像一刻都舍不得耽擱。

王韶在旁笑著打趣:“怎麼?彝叔,莫不是未婚妻來信了?”

種建中在心內道:錯了一個字,是那個他還未娶到手的小郎君。

但是麵上他卻老老實實地回答:“經略切莫打趣屬下了,這是屬下的師弟,從杭州來的信件。”

王韶聳聳肩:“好吧!”

誰知種建中三下兩下看完信上的內容,頓時破口大罵:“這個文寬夫文樞密……唉!”

怎麼會有這種事?

明遠帶著軍器監,好不容易研發出了火器,卻因為文彥博一句質疑,就隻能在杭州本地“試驗”,而且試驗火器的任務,竟然交給了蔡京?!

——最後這一點最不可忍!

誰知聽見種建中大罵,王韶一時感慨,也開始破口大罵——

這是因為朝堂上的一出爭論:

前一陣子,王韶將奪下武勝堡的功績報上,並且言明,熙河路置路至今,未用多朝中半分軍費,而是多靠本地屯田開荒,互市貿易的利潤養兵。

就這麼一句話,被樞密使文彥博揪住了尾巴,在官家麵前進言說:“蓋房子的工匠在開工之前,向來會把預算壓低,引誘房主開工。等到蓋房子蓋到中途,才會把各種要求都提出來。王韶此刻得勝,也不外乎是工匠的老伎倆罷了。”

好在官家趙頊回了一嘴,把文彥博給頂回去了。

當時官家趙頊回了一句:“文卿,房子壞了難道你不修嗎?”

王韶雖然在外,但在汴京好歹也有些朋友與同盟,朝堂上這段對話就原封不動地傳到了王韶耳中。

試問,王韶怎麼可能對文彥博沒有怨氣?

於是種建中與王韶兩個,你一言我一語,一起把文彥博罵了一頓,將王厚和向華都看傻了。

兩人罵完,便相視一笑——發泄一通,兩人心裡就都爽了。

不過,種建中看完信件,心中還是倍感安慰。因為明遠在信上表示,他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會想辦法送一柄最好的手銃給師兄。

種建中心內偏偏還得隴望蜀地想:若是小遠能親自來送……那就好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