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賈攸在翰林院混得如魚得水,他是能做實事的,自然得到不少人的讚譽。聖人也沒有忘了這個名字和表字都是自己取得的這個少年,更重要的是這是賈代善的兒子,自然對他另眼相看,常常召他進宮說話,旁人自然高看他一眼。
賈攸也從從六品的編撰升為了從五品的侍講學士,專門為聖人進讀書史,講解經義,作為顧問應對。這官職雖然品階不高,但是經常能夠麵見聖顏,因此旁人自然不敢小瞧。
代善這兩年身子越發不好了。他向聖人告了休,得了聖人允許,這兩年多是閒置在家,不過休養生息罷了。榮國公賈代善告休!這在當時還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驚疑,太突如其來了。須知榮國公賈代善作為深受聖人寵信的臣子,他先前的職務可是九門提督,負責京城內城九門的治安管理,相當於今日的京城衛戍總司令,位高權重。可以說,聖人是把自己的安危托付在了他的手裡。誰知道,他說撒手就撒手,竟是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的,豁達的很。
當然也有不少人蠢蠢欲動,以為榮國府是出了什麼事情惹怒了聖人,為了謀個體麵才主動請辭的。因此彈劾了幾個和賈家又關係的人家作為試探。殊不知,在宮中,聖人拿著那幾封奏章冷笑,回想起前些天代善跪在自己麵前的話:臣歲數大了,身子也不大好,近日曆來精力十分不濟,想是不能再為聖上分憂了,也不願意再占著位子,希望聖人看在自己忠心耿耿一輩子的份上,讓自己安度晚年。
看著跪在下方儘顯老態、老淚縱橫的代善,聖人有些傷感,他比代善還要大上一二歲呢!若不是之前被刺,想來身體也不會壞的這麼快。如今對代善的這般要求,聖人自是準了,還賜了一品散佚大臣的閒差,隻叫他好好安度晚年。心裡也未嘗沒有代善對自己忠心,為自己著想,方才不戀權勢的念頭。
如今對比這些或是不懷好意、或是另有所圖的奏章,聖人越發覺得代善心思純良,一心為自己考慮。代善去職不過半月,就有這麼些人或明或暗想要對付他了,自己若是不多護著點,還不得叫人欺侮?
自然,聖人大怒,那些上了奏章的人一律以居心不軌的罪名貶官的貶官,罷黜的罷黜。還時不時地召見代善或是賈攸,以此來顯示榮國府仍然聖眷優渥,叫人不敢輕視。
一場風波方才消弭在無形之中。
這年八月十五,賈敏在林家成功生下了長子,也是林家的嫡長子。林母看著白白淨淨的孫子,可算是如願以償了,抱著孩子樂得合不攏嘴,不肯撒手。林海大喜,鑽在書房裡好幾日,終於定下了長子的名字,大名林琅,暗含美玉之意,也包含了自己對孩子的期望。
賈母得知女兒平安誕下一子之後,心裡寬慰極了。
女兒嫁到林家這一年多來,縱然覺得之前女兒是低嫁了。但是從女兒的隻言片語中,賈母也能感受到賈敏在林家的確是過得很不錯。她不得不承認,女兒嫁了個好人家。夫妻恩愛、婆媳相得,又早早誕下了林家長子,消除了最大的隱患。
況且那林母也不是個霸道左性的婆婆,對家事早早撂開了手,隻是在賈敏懷孕期間為了避免她勞累過度自己接了把手,待賈敏出了月子,就將管家權交還了回來。竟是半點都不留戀!
即使是後來代善辭官,眾人猜想不斷,朝中有些震蕩的時候,賈敏在林家也沒有受到半點委屈。要知道,那時候眾人都以為榮國府出了事,完全沒有想到代善這是主動退下來的,賈赦三兄弟在外邊還頗受了些冷待呢!也是在這時,賈赦、賈政兩兄弟才意識到了父親之於榮國府的重要性,懂事了不少。
賈母得知這些之後對林家更為滿意了。
至於賈攸,他和賈敏是同胞姐弟,自幼一起長大,感情自然要好。林琅出生後,得知自己做了舅舅的消息,賈攸欣喜極了,隔三差五就來林府瞧瞧自己的姐姐和小侄子。雖然因為孩子還小,許多東西都不能吃,但是賈攸自己往外邊尋摸了不少小撥浪鼓之類的玩器帶進來,也頗得小侄子喜愛。
也虧得林母不在意,加上賈攸長得好,自幼便有長輩緣,叫林母見了也喜歡。他和林海又是同科的進士,彼此相熟,常常前來和林海商討些事情。這才叫他能夠常常上門蹭飯。
這日,賈攸正巧休沐,從林家看完了小侄子歸來。回府之後便直接往賈母院子裡走,賈母正帶著兩個侄子賈瑚、賈璉說話。
見賈攸回來,滿頭大汗的,賈母忙叫人端茶送水,讓他好好歇歇。賈攸喝了一大碗水,方才笑道:“母親可知我從哪裡回來?”
賈母摟著賈瑚笑著篤定道:“這大熱天的,你能從哪裡來?定是從你林姐夫那裡瞧完我大外孫回來!”
賈攸誇張地讚道:“母親大人真真是神機妙算!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