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和林海成婚已經半年多了,她雖然是國公府千金,但是一點沒有什麼刁蠻的習氣。況且平日裡她行事落落大方、處事公正,下人們若是犯了錯,不論是自己從賈家帶來的陪房還是林家原來的下人,都是一視同仁。對丈夫林海,她與之琴瑟和鳴,夫妻恩愛;對婆婆江氏,她也是恭敬有加。
因此,不過半年多的功夫,她便已經得到了林家上下滿滿的譽美之詞。可以說,她在林家過得如魚得水。隻是有一樣事情總是不如意,那便是子嗣問題。
尋常人家,媳婦進門半年多,倒也不必著急子嗣問題。隻是這林家,林海的歲數也大了,林母一直急著抱孫子,她對兒媳婦相當滿意,見到林海夫婦如此恩愛,更是盼著孫子了。因而,言語間不麵帶出些口風。
對此,賈敏自然有些著急。雖說有母親、弟弟勸阻不必擔心,丈夫也說不急,但是婆婆殷切的目光她也不能忽視。
好在大年夜這日晚上,林家沒什麼旁的主子,自然隻有林海夫婦並林母三人坐了一桌吃年夜飯。
賈敏剛夾到一筷子魚肉準備吃時,突然,感覺一股腥味撲鼻而來,肚子裡麵一陣翻滾,忍不住乾嘔了起來。旁邊的丫頭們忙圍了上去服侍。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住了林海,他看著妻子反胃的表現,有些著急,忙叫人去請大夫。卻不妨林母看著賈敏的反應,聯係到那一筷子魚肉,眼睛一亮,歡喜道:“快快,去請個善仁堂的童大夫!”
林海愣住了,這善仁堂的童大夫不是最擅長婦科嗎?他又不傻,轉眼就想到了可能性,欣喜若狂,說道:“快去啊!”
大過年的,那童大夫自然是不願意出診的,但是醫者父母心,況且,這林府可不是小門小戶,現在的林家大奶奶可是榮國府出來的,自然不敢耽誤,背了個藥箱就匆匆趕來了。
果不其然,童大夫把了把脈,笑道:“恭喜老夫人、林大人了,林夫人這是喜脈。已經有了一個半月了。”一句話,滿屋子的人都喜氣洋洋。
因為還未滿三個月,胎還沒有坐穩,因而林家人自然不願意大肆往外宣揚。隻是賈敏還是偷偷遣人會榮國府知會了賈母一聲。賈母得知消息之後大喜,但是知道女兒胎還沒坐穩,倒也不好往外傳,隻是暗自欣喜,這一胎無論是男是女,女兒可算是在林家立穩腳跟了。
雖說張氏的病情讓整個榮國府都有些承重,但是之後傳來的賈敏的好消息的確吹散了不少陰霾。
大概是因為妻子的病情,賈赦難得意識到了自己對發妻的感情,這段日子以來一直守護、陪伴在妻子的床前。
賈母得知後,隻是歎氣。說實話,早些年,雖然兩個兒子之間他更偏疼二兒子政兒些,概因那時總是政兒顯得更為上進些。但是平心而論,隨著阿佑和阿緣的出生,自己重心都轉向了這一雙兒女。加上政兒這些年表現地越發平庸,她在兩個兒子之間自然也沒有什麼偏向。
而兩個兒媳婦之間一比較,顯然還是大兒媳張氏更得她心意。如今見大兒媳身子骨竟成了這般,心中還是有些傷感的。更重要的是,兩個孫子,如今歲數都不大,就即將要失去母親,著實可憐。
但是最令賈母吃驚的是,沒想到自己的大兒子竟還是個癡情的,雖然表現的晚了些。張氏的娘家人已經來看了好幾回,雖然有些不滿自家好好的女兒嫁到賈家,年紀輕輕就命不久矣。
但是,若是憑心而論,賈家還真沒有什麼對不起張氏的地方。賈赦雖說不成器,但是有榮國公在前麵撐著,自然不礙事;榮國府家大業大、豪富,張氏也沒吃過什麼苦;賈赦雖然好色,但是也沒有到寵妾滅妻的地步,對發妻還是很敬重的;婆婆賈母也不是那等胡攪蠻纏的惡婆婆;膝下還有一雙兒子。
隻能說是時運不濟罷了。
如今,見賈赦悲痛欲絕的樣子,縱然先前對他的不爭氣有些不滿的張家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張氏對自己的身體自然是了解的,在病床上,她也沒有停下為兒子們的謀劃。儘管對賈赦這段時間的表現有些驚訝,也有些感動。但是,張氏也知道,自己的丈夫作為襲爵的嫡長子,將來定是要續娶的,賈赦現在看來對她有情,但是誰知道將來、以後的事情呢?
因此,她不能將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終於,在一日張家人來時,她當著眾人的麵將自己的嫁妝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