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舊年元春出宮事(1 / 2)

紅樓之老來子 斂愁黛 4945 字 10個月前

雖說薛家一行人出手大方,賈家上下不論老少男女都得了一份,半點沒叫賈府底下的下人們看出底細。但是賈府的奶奶小姐們,哪個不是火眼金睛的?單從那幾支宮花上便將薛家目前的境況推測地一清二楚。

好在這些人都是些人精子,自然不會顯露出來,麵上都是笑盈盈的。

再說,薛家人中,除了薛蟠不上進,但他是男子,進不了後宅,薛姨媽一向是個慈善人,那還是有口皆碑的,加上寶釵為人溫和寬厚,姐妹們對她也不討厭,很快就熟識起來,一同上學,同進同出的。

前來教授的先生雖不滿又多了一位小姐,但是見寶釵行事有度,且安分守己,不免也多了幾分好感,算是默認。

隻是薛姨媽請托姐姐拜托老太太延請教養嬤嬤的事情卻是拖了下來。

對此王氏自然有幾分小心思,她的心肝寶貝閨女元春在宮裡多年,一直在皇後宮裡當差,原以為是天大的機緣,誰知道幾年前女兒竟然被賜給了九皇子做了個庶妃,而非自己謀劃的甄貴妃所出的皇十二子。

其實她也心知肚明,甄貴妃之所以看重元春,大抵是為了賈家的勢力。但是她卻不以為然,在她看來,賈家作為元春的娘家,自然是要給元春撐腰的。就像是當年自己和丈夫瞞著府裡的人將女兒送進宮去,即便再惱怒,賈攸還是不得不出麵為自己的侄女打點。

再說了,現在賈家明麵上的當家人是大老爺賈赦,但是實際上大家更尊重的卻是三老爺賈攸,反正沒他們二房什麼事。便是拿整個賈家的勢力為女兒做陪嫁,她也不心疼。

更重要的是,隨著太子近些年來越發不得寵,底下的皇子們又長大了,入朝辦事了,自然將皇位之爭攪得一團渾水。而這種,最為勢大得寵的便是皇十二子徒汶,他今年不過二十六歲,勉強算是聖人的老來子,十分受寵,母族是江南大族甄家,在江南權勢滔天,而她母親在宮中盛寵二十年不衰。

如此種種,豈能不叫王氏心動,太子之位不穩,這是眾人都看得出的。

將來若是有朝一日,皇十二子能夠登頂,元春的肚子爭氣些,自己還能當上皇子的外婆。這樣一想,賣了賈家給女兒當陪嫁,為自己某些利益,在她看來也是在所難免的。

可偏偏機緣湊巧,自己的元春時運不濟,被皇後賜給了自幼養在身邊的九皇子徒泓。要說這九皇子,他的生母不過是個小官之女,不幸難產而死,便被皇後養在名下,也不大得寵。

但是好在有皇後照拂,日子過得也不錯。但是自幼有些冷心冷情的,在朝中名聲不顯,但是是個能乾實事的,也不大愛和朝臣來往,每每完成了聖人交代的差事,便窩在府裡或是莊子上,寄情山水,於佛道倒是頗有研究。

不過因為這幾年來諸皇子爭位越發嚴重了,聖人反而對這個沒什麼野心還對自己孝悌有加的兒子多了幾分看重,封了雍王,在一眾兄弟裡也算是頭一份了,頗有些臉麵。

但是王氏可不是這麼看的,瞧雍王這個做派。她叫哥哥王子騰打聽過了,是個沒什麼野心的,雖然現在得了聖人幾分青眼,但是將來若是新皇登基,多半是要閒空下來,做個富貴閒人的的。這樣的女婿,可不是王氏想要的。

再說,若是自己閨女是正妃甚至側妃,自己心裡也好受些。但偏偏是個庶妃,若是沒個孩子,連皇家的玉蝶都上不了。便是做妾,也要入宮做個娘娘級彆的啊!

殊不知,若非榮國府有賈攸這般的朝廷重臣壓著場子,單單憑借元春那五品官的父親,便是庶妃怕也難得。

眼看這閨女怕是沒什麼前程了,王氏心裡也不好受。好在因為榮國府還算有些體麵,便是庶妃,好歹也可以叫娘家人送一份嫁妝進去,也好不叫元春在王府裡難過。

到底是親閨女,便是心裡再失落,王氏還是打起精神來,為女兒置辦了一份嫁妝。隻是再多,她也有些不舍,說到底,她還有兩個兒子呢!索性不要了臉皮,往賈母處哭窮。自己跟前養大的孫女,現如今叫這個兒媳坑的,隻能進王府做個妾,賈母心中怎麼不心疼?

若是當年沒有送進宮去,有賈家操持,元春膝下早就是兒女雙全了,哪至於蹉跎到雙十年華才被賜給皇子。

還是從自己私房裡出了八萬兩銀子,算是自己這個老祖宗對孫女的一片心意。又額外囑咐了小兒子賈攸打點一番。

對母親的吩咐,賈攸自然不會疏忽。雖然對當年老二夫婦的做法至今仍有微詞,但是到底元春是無辜的。她不過是個閨閣女子,便被狠心的父母送進宮去。到底是自己的親侄女,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

因此,儘管對二哥夫婦不感冒,其實賈攸私下裡還是做了不少小動作的,例如托人照顧一二,捎帶些錢財等等。也正因為如此,叫人察覺了,以為自己在意這個侄女,方才拋出餌來,想要納了元春。不然,年紀也不小了,以為她是香餑餑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