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諸子心中各有思(1 / 2)

紅樓之老來子 斂愁黛 5374 字 10個月前

無論聖人心中是何念頭,秦進忠隻是低著頭不回話。他深知自己如今的地位都是眼前這位帝王給予的,他既然可以給,自然收回也隻是一句話的事。

他走到這一步,靠的可不僅僅隻是當年陪同聖人一起長大的情分,而是他自己懂分寸,知進退,他的確收了不少好處,但是那都是聖人默許的。因此,雖然秦內相在宮中權勢不小,他還是深知這等大事不是他能夠參與的。儘管各路皇子都在拉攏他,他卻隻忠心聖人一個,這才是他在宮中長時間屹立不倒的原因。

彆看聖人似乎是在問話,但是他可不會指望自己真的給出一個答案來。

誰也不知道大明宮裡聖人和秦內相的這段短小的對話。

若是被人知曉聖人龍體欠安,已經開始考慮身後事的話,想來京中將會波瀾更甚。

太子被擒下的翌日,眾位皇子、朝臣上朝,也是為了探聽對太子等人的發落。

果真,太子身死,聖人無處追究,但是對於這些附庸太子造反或是太子一黨的人那是毫不留情。在聖人看來,太子之所以會做下如此十惡不赦的大事,都是手下這群人給攛掇的。

一場朝會,當朝就擼下了十幾位□□的成員的官位,儘管他們根本就對此事一無所知。隨後還有聖人親筆簽發的涉及此事的幾十戶人家,俱是抄家、男丁下獄或流放或斬首、女眷被發配為官奴,絲毫不留情麵。

朝上諸人俱是膽戰心驚,生怕牽扯到自己身上,不敢反對。

之後,聖人又開始賞賜起昨日的有功之臣,除了聖人本就安插的諸人,那晚同賈攸一般前去護駕的人具有賞賜,例如賈攸便被加封為太子少師,雖然隻是個榮譽性的稱號,東宮現在也沒了太子,但是對於一名讀書人來說,無疑是項極高的榮譽了。眾人也因此看出了他在聖人心中的地位。

諸事議罷,接下來是對太子及東宮親眷們的處理。這下眾人可犯了難了,按照常理,太子謀逆,太子的子嗣、姬妾都要遷出宮去。一般來說,子嗣被廢為庶人,姬妾除了太子妃外都要被賜死。

可是聖人顯然對太子還有些掛念,太子在聖人麵前自儘,無疑觸動了聖人,這也是大概太子為何這般做的原因,想要為自己的子嗣博取皇父的意思惻隱之心。

況這些年來,雖然太子不得聖人的喜愛,太子妃卻是聖人常常誇讚過的賢孝佳媳,太子妃並無所出,太子的長子,也就是聖人的長孫也是常常出入皇宮,受到聖人的喜愛的。

加入今日自己等人落井下石,來日聖人想起太子來,還不是要吃些掛落。須知,太子可是聖人一手教養長大的!

眾人俱是緘默不語,這可是聖人您的家務事,我們還是不參合了吧!

這時候,二皇子勇親王卻是大大咧咧地站出來,他素來勇武,從封號中可見一斑,數次在邊關領兵,算是一名虎將,倒也受到軍方一些人的擁護。

他卻是讚同嚴罰的,畢竟在他看來,自古立嫡立長,太子是嫡長子,壞了事,自然該輪著自己了,唯一可慮的便是自己的大侄兒,若是不趁機將太子一係打落,將來老爺子想起太子的好,立長孫該怎麼辦?

聖人在上邊無喜無怒地看著二兒子一臉正氣地說話,沒有說話,勇親王越說越來勁,甚至直言:若聖人下不了手,他願意替皇父出麵。

與他不同的是,九皇子雍王殿下卻是站出來為太子求情,沒有為太子之罪推脫,隻是言及天家父子,到底骨肉親情,既然太子已經去了,稚子無辜,希望聖人網開一麵。

賈攸在邊上聽著,越發覺得雍王是位可造之材,現在眾人雖然顧慮將來被牽扯而不願意談及太子的處置,但是這個節骨眼上,卻更沒有人敢直言放過太子,這可是謀逆大事!

畢竟儘管聖人再看重太子,便是將來想要為太子翻案,現在也還在氣頭上,現在為太子說話,一不小心被人誣陷為太子餘黨,那可沒處說理去。

但是大臣們可以不說話,身為太子的親兄弟,若是此時落井下石,那在聖人眼裡可就落下不好的印象了。若是為太子求情,此時多嘴頂多觸怒聖人,待聖人回過神來,說不定還要讚一句兄弟有愛。端看你有沒這個膽量了。

十二子徒汶卻是未說話,上朝前他母妃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若是聖人問話,一定要為太子求情,反正太子已經壞了事,再怎麼樣也沒可能了。倒不如借機刷個好名聲。可以說甄妃不愧是能夠在後宮盛寵二十年的女人,單憑對聖人心思的這份把握便不輸給她人了。

隻是她未想到,饒是她各種囑咐了,十二皇子卻仍舊有些不安,太子這般行事,惹怒父皇是必然的,自己若是給他求情,連累自己可不好,倒不如順水推舟,直接將太子一脈徹底搞定,他也有些擔心出個皇長孫什麼的事,這可不是沒有先例的。

儘管滿心不願意為太子說話,但是甄妃的囑咐好歹有些作用,因此輪到他的時候,他反倒有些躑躅,隻是含含糊糊地說道:父皇聖明,自當乾剛獨斷雲雲。將這件事推了個乾淨。

賈攸卻是心中一哂,十二皇子此舉可是大大減分了。若是他有誌於皇位,不論處事如何,一點很重要,那便是要有自己的決斷。須知耳根子軟,沒有主見的皇帝極易被人操縱,導致皇權旁落。

若是一般的皇子便也罷了,偏生十二皇子還有甄家這樣的外家在,甄家在江南權勢滔天,若是聖人考慮十二皇子繼位的可能性,難免會擔心外戚的問題。

果不其然,賈攸看到聖人雖未說話,但是眉頭卻皺了皺,顯然心裡有些想法。

十二皇子這般行事,看似誰也不得罪,其實是做了牆頭草,最是遭人不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