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青色的石墨地板,雪白的牆壁,光潔明亮的窗子,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
軍區醫院和普通醫院區彆不大,除了醫護人員言行舉止更規範整齊一些。
舒安歌婉拒孫武的好意,一個人住在軍區家屬院中。
附近有個不大不小的菜市場,專門為軍區家屬院和醫院服務。
在這買東西不需要糧票,但限量供應,不能放開買。
舒安歌在菜市場轉了一圈,這裡菜品種很全。因為氣候較暖的緣故,瓜果蔬菜種類比h省多多了。
她來時,宋紅旗已經睡過去了,她沒急著去探望他。
主任醫生說了,宋紅旗身體情況尚不穩定,還不能搬出重症監護室。
不過主任也表示,隻要熬過這三天,宋紅旗就沒什麼危險,可以搬到普通病房了。
第二天,到了病人探視時間後,舒安歌跟在陸主任身後,朝重症監護室走去。
走廊很安靜,連根針掉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陸主任年過六旬,人看著很精神,頭發烏黑,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說話中氣十足。
他壓低了聲音和舒安歌說話,態度非常溫和。
“小姑娘彆擔心,紅旗同誌身子骨很康健,預期明天就能搬出重症監護室了。”
“謝謝您和眾醫務人員的精心照顧,多虧你們,哥哥才能挺過這一難關。”
“嗬嗬,這有什麼好謝的。解放軍同誌保家衛國衝在第一線,做好後勤保障是我們應儘的責任。”
陸主任不鞠躬,反而再三表達了對軍人的感謝。
這一點很讓舒安歌動容,宋紅旗在執行任務中受傷,每個人都在為他的儘快康複努力,國家沒有忘記這些英勇作戰的可愛解放軍。
八十年代的重症監護室,要比幾十年後設備落後不少,許多儀器都很笨重,產地標誌都是英語或者德語。
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中國的醫療設備生產,一直是落後於外國的。
因為生產力不足,這時候的針頭大部分時候都會消毒之後循環使用的,小地方甚至連輸液管都回收利用。
不是沒有發生過交叉感染的醫療事故,但不這樣做,就有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時的醫治。
在醫療物資匱乏的年代,講究科學和衛生是很艱難的。
看到這些落後的醫療器械和設備,舒安歌心中突然生出一個念頭。
或許,她可以投身醫療器械研究,為廣大病人謀福利,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做醫生能救的人數量有限,但開發醫療器械的藥物,則能幫助許許多多人。
換上藍色的無菌服後,舒安歌站到了宋紅旗床前。
他腦袋上纏著繃帶,腿上吊著厚厚的石膏,眼睛疲憊有血絲,臉上扣著氧氣罩,胳膊瘦的嚇人。
“哥。”
舒安歌站在床邊,咬著唇喊了宋紅旗一聲後,眼中不自覺沁出晶瑩淚水。
這是原主殘留的情緒,也是舒安歌被觸動的心弦。
宋紅旗參軍前,人瘦瘦高高的像根竹竿。部隊給了他第二次成長的機會,也鑄造了他的男子漢氣概。
上次他回家探親時,穿著軍裝高大威猛的模樣,深深烙印在家人心中。
這還不到半年,他就憔悴成這個模樣,怎能不讓人心生哀切。
宋紅旗艱難的抬起手,嘴巴動了動,陸主任幫他取下氧氣罩。
“珊……妹……兒”
他一字一頓,艱難的念出了珊妹兒三字。
“哥,你還好麼?我來照顧你了,家裡一切都好彆擔心,爹娘很想你,讓我給你帶了很多家鄉特產,還帶了一籃子土雞蛋和鴨蛋。”
妹妹的話,讓宋紅旗臉色好看了許多。
在床上躺著的這段時間,宋紅旗大半時間都在昏睡,這段時間才清醒了多點。
醒來後,他最擔心的就是家裡。他怕自己熬不過去這一劫,讓父母為自己擔心。也憂心弟妹年幼父母衰老,家中生活難以維持。
宋紅旗不畏生死,隨時準備著為國犧牲,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
妹妹的到來,讓他擔憂煩悶的心寬解了許多。
但想到路途遙遠,她小小年紀跑這麼遠,宋紅旗又有些自責。
“珊……妹兒,你——”
“宋連長,你彆擔心,組織考慮到你家中困難,已經將你的津貼,還有部隊獎金,寄回你老家了。紅珊住在家屬院裡,平時有人照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