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帝以後,與做攝政王時的區彆並不是很大,隻不過是稱呼的變化,或者說,麻煩的事情反而更多了。
僅僅是做攝政王的時候,就有文人指桑罵槐,寫文章怒斥她牝雞司晨,如今稱帝改新朝,更是引來天下文人的口誅筆伐,各種文章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
蘇露卻沒有生氣的感覺,反而興致勃勃,還讓人收集這些文章,挑選精妙的念給自己。朝廷衙門也沒有製止,甚至將文章抄送的舉動,更像是鼓勵一樣。
不過除了這樣的言論,也有另辟蹊徑,對著女帝和新朝唱讚歌的書生,隻不過這樣的文章一出現,便引來其餘人的圍攻,認為他們失去了文人風骨,對著權貴搖尾乞憐。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這股力量卻依然不斷壯大,牢牢堅守陣線,其中甚至有人以一敵百,引經據典地駁斥各種貶低女帝的文章,一舉成名。
最重要的是,比起文人墨客,地位提升的武將在林嵐將軍的旗幟鮮明的支持下,幾乎都站在女帝這邊,並且百姓也都對女帝格外敬服。
百姓們不會在意最高統治者是誰,但換了皇帝以後,生活的好轉卻是人人都能感受的。尤其因為蘇露的天下是一路打過來的,城池的治理,各種減免賦稅的舉動,甚至於田地的重新分配,重新丈量田地,翻出了官員和世家的隱田。
最重要的還是發掘了土豆玉米和棉花這樣的作物,並且推廣了更好用的農具紡織工具,對商人也有政策。
儘管很多被損傷利益的世家以及官員,對新帝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文人書生各種怒斥篡國,但百姓們都覺得這些人吃飽了撐得,或者完全不理解,所在他們眼中,新帝完全是寬仁的,並且能找到那樣多新奇有用的作物,一定有仙人指點,是上天的選擇,所以對貶低女帝的文人嗤之以鼻,支持的人則廣受追捧。
蘇露不會去和那些人爭口舌之快,但她麾下的下屬們,或直接站出來駁斥,或開無數個馬甲去為支持者添磚加瓦,最有趣的是,蘇露曾在皇後的書桌上,看見了一篇文采斐然的反駁文章,並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臨碣居士。
這個名字是她時常看見,站在支持她的第一線,言辭犀利辛辣,懟人都懟得拍案叫絕。如今才發現居然是皇後的馬甲。倒該說不愧是文官之首書香門第養出來的女兒,才華壓過一乾男子,若非進宮,而是考取功名或醉心詩詞,想來已經名滿天下,如今隻在深宮倒是可惜,不過如今臨碣居士這個名字已經天下皆知。
皇後看見她站在書桌前觀看的時候,還有幾分不好意思,任誰發現自己秘密裡狂吹彩虹屁的對象發現了自己,也會感到尷尬:“您就彆看了……”
“寫得很好,字字珠璣。”蘇露誇獎著,又看了一遍這篇還沒出的文章。
皇後破有一種自暴自棄的感覺,把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拿出來給她看。為了避免被人認出身份,她不僅取了字號,還不時改變字跡,草書、簪花小楷、行書,筆跡或婉轉或淩厲,導致現在外界對於臨碣居士是男是女都毫無定論。
“其實不止我,很多女子也都如我一樣,寫文章或用其他的方式支持你。”
雁朝對女子的管束並不是非常嚴苛,但也逐年收緊,雁朝方建立的時刻,女性將領甚至能走上金鑾殿,街上也能看見逛街的女性,外出工作中商鋪招呼客人的老板娘,隨意遊玩外出。
公主和貴女,不願意嫁人的還可以豢養麵首,曾經受到皇帝寵愛的公主,還有後宮三千,特意要了封地建立行宮養麵首的事跡。
但是到了如今,豪門世家,官宦人家中,對女兒的管教愈嚴,出門都要帶著帷帽麵紗,不能被外人看見,隻有嫁人的夫人才能不帶帷帽,不過大部分主母在街上,也一樣遮掩麵容。
貧家婦女倒是會繼續下田或者做其他的事,也是無奈之舉。大環境下確實是慢慢將女性困於後宅,公主也隻是嫁給駙馬,如有出格的行為,還會被人所指責,不過先帝時期的長公主同樣放浪形骸,壓根不在乎這些語言。
來到雁朝,蘇露接觸到的女子不少,無論是軍中那些作戰驍勇的女兵,還是在這後宮之中看見的皇後德妃其他妃嬪,有不少出色的不遜於男子,甚至遠超出一般男性的,但根本沒有出頭的那天,沒有林珠的堅持和邊疆戰事吃緊,不可能有這樣多的女兵,而林珠本人,則也不得不被困在後宮內,假裝病弱遠離是非。
一些女子幼年還經曆過自由盛世,一些女子從書中窺見過去的盛景,對比如今,自然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