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易這邊在通著電話,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那邊,一架私人飛機剛剛降落在機場的跑道上。p
艙門被打開,一個個子矮矮,但是氣質優雅的女人走上了舷梯,不遠處,鮑裡斯的好助手丘拜斯已經在等著迎接女人。p
這個女人曾經和南易在稻草人村有一麵之緣,三井家族的大小姐三井有希子,已經是35歲高齡,卻還沒嫁人,深受三井家族器重,不過由於是女兒身,比較吃虧,一直在三井財團擔任核心智囊的角色,近五年三井財團的對外動作背後,多多少少都有她的身影。p
日蘇兩國之間雖然當年狠狠的乾過兩仗,且雙方還有領土紛爭,但兩國之間早在五十年代就恢複邦交,並簽訂了通商條約和貿易支付協定。p
其後日蘇進出口貿易不斷擴大,並且由於日蘇進出口貿易結構具有互為補充的性質,即日本向蘇修出口的主要是機器設備、有色金屬等加工製成品;蘇修向日本出口的主要是工業原料、木材、石油等初級產品,一直到70年代末,日蘇進出口貿易發展都比較穩定。p
但進入80年代,日蘇經濟關係發展陷入停滯狀態,日本對蘇貿易占全部日本對外貿易的比重,一度曾超過2,近年來已下降到15,1989年頭七個月,日本對蘇出口比上一年同期減少28,進口増加9。p
兩國經濟交流陷入停滯,因為蘇方強調政經分離,日本始終一貫地堅持“政經不可分離”立場,強調歸還北方領土是改善和擴大日蘇經濟關係的前提條件。p
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關鍵的因素還是1987年東芝事件的發生,使日本企業在對蘇出口時采取了謹慎的態度。p
有一個說法叫“日本沉沒”,日本是一個國土資源相對惡劣的國家,不僅缺乏石油、金屬等自然礦產,日本本身的土地營養也十分貧瘠,很難進行大範圍農業生產。p
更可怕的是,日本常年要經受地震、海嘯、台風等自然災害的侵襲。p
日本的國土環境之所以如此惡劣,其實就是因為日本島國板塊活動十分活躍,它的位置剛好是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球每分每秒都在進行常人無法感受到的板塊移動,這就給日本這個區域造成比較劇烈的影響。p
日本目前越來越靠近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理論上講,日本沉沒似乎已成定局,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p
日本沉沒的說法在日本的報紙和文學作品中頻繁的出現,不少日本人對此非常擔心,或許也有某個勢力為了達到它不可告人的目的,一直在傳播和推動這種說法。p
不管這種說法到底怎麼出現,也不管它是真是假,實際上日本的確在有預謀、有規劃的對外輸出資本和勞動力。p
在六十年的時候,由於國際經濟形勢,世界範圍內資源、能源供求關係的因素,日本出於資源、能源供給的原因,曾和蘇修進行過談判,兩國合作一起開發西伯利亞的計劃。p
但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日本完成了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加上世界範圍內資源、能源的供求關係趨於緩和,整個70年代,沒有製定新的合作開發西伯利亞計劃,為此也沒有實現相應的對蘇出口大型成套設備。p
進入80年代後,蘇修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經濟結構失調,科技進步緩慢,經濟效益下降,生產滯步不前,從而引起社會需求與生產能力之間、有支付能力需求與商品供應量之間的尖銳矛盾。p
在這種情況下,老戈在蘇共27大上提出“加速戰略”,繼而又主張以“新思維”全麵調整蘇修對外經濟關係,加快對外開放步伐。p
為此,蘇修首先大力改革經濟管理體製,1986年8月在部長會議下設立國家對外經濟委員會,加強對外經濟關係的宏觀領導,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協調和管理各對外經濟部門的工作;p
同時改變以往的過份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授予聯合公企業直接從事對外經濟活動的權力,改變國內生產脫離國際市場需要、企業不參與國際競爭的狀況。p
另外就是加強立法,自1986年以來頒布了20多項涉外法規,其中1987年1月,部長會議通過的《合資企業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通過合資企業加強對外經濟聯係,標誌著蘇修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p
1987年蘇修批準設立的合資企業為23家,1988年增加到191家,截止到1989年9月,已超過700家。p
從1988年各國對蘇直接投資情況看,西方國家占85以上,其中德國居首位,芬蘭次之,接下來是奧地利、意大利、美國、法國和英國,西歐國家占絕大多數。p
這些國家對蘇投資的產業分布廣闊,包括機械、運輸工具、電子、化學、資源再利用、木材加工、衣類、食品、出版、體育設施、賓館等行業。p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對蘇直接投資進展不快,1987年蘇修批準的日蘇合資企業僅有1家,1988年增加到6家,截止到1989年10月也僅為15家,約占蘇修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合資企業總數的2,日蘇合資企業19家。p
a id=otzsyot href=ot
蘇修把日蘇合資企業放在日蘇經濟關係的核心地位上,希望在機械、精密機械、家用電器、纖維、化學、金融等廣泛的領域內進行合作。p
但日本對向蘇修進行直接投資一直持小心謹慎態度,僅限於一些比較小型的項目,如建築用木材加工、體育設施建設、水產品加工。p
到了1989年,美蘇的關係開始緩和,蘇修從巴統禁運名單中被解除。p
而蘇修這邊,根據1987年1月通過的《合資企業法》規定,同非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合資企業由自部長會議以下四級機關批準;外商出資比率不得超過49,合資企業的董事長由蘇方人士擔任。p
合資企業在經營的頭二年免繳利潤所得稅,以後稅率為30,利潤彙往外國時按20交稅。p
1987年9月,蘇修部長會議通過《關於在新的經營條件下完善對外經濟活動的補充措施決定》,對《合資企業法》做了兩處重大修改,一是同非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合資企業的審批權下放到有關部和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二是把合資企業“在經營的頭兩年免繳利潤所得稅”改為“自獲得利潤時起的頭兩年內可以免繳利潤所得稅”。p
1988年12月,部長會議又通過《關於進一步發展國營、合作社和其它社會企業、聯合公司和組織對外經濟活動的決定》,對建立合資企業的幾個重大問題作了重新規定,主要內容有:p
建立合資企業隻需企業上級主管機關批準;出資比例由雙方協商確定,外商出資比例可以超過49;合資企業的董事長可以由外國公民擔任;在遠東地區建立的合資企業,自獲得利潤起的頭三年免繳利潤所得稅,以後稅率為10。p
經過對《合資企業法》不斷修改和補充,蘇修關於合資企業的法律法規日趨完善,大大簡化了建立合資企業的審批手續,提高了對合資企業的優惠待遇。p
特彆是解決了蘇修與外商經常爭執的出資比例與董事長人選兩個關鍵問題後,外商投資迅猛增加,甚至創造了一周之內登記成立合資企業5家的紀錄。p
麵對蘇修優越的投資環境,地底下豐富的資源、能源,日本企業肯定不會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特彆是南韓已經和蘇修進行貿易合作,1989年貿易額7億美元,1990年更是突破了12億美元。p
並且,青瓦台更是岀麵謀求開發西伯利亞天然氣和原木采伐,並已同蘇修就共同開發30年邊疆區原木達成協議,南韓與蘇修的經濟合作已擴展到木材、煤炭、天然氣、石油、造船、化學等廣泛的領域。p
甚至,台壪那邊都過來插了一腳,1990年投入6億台幣用於促進同蘇修的經貿關係,還與蘇修簽定了合計為4億美元的貿易合同,此外台壪還向蘇修提供100套工廠設備與20000台電腦用以交換蘇修的原料。p
以上這些無疑會使東亞地區原有的國際關係與國際分工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出現新的經濟競爭態勢。p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為避免在競爭中受挫和失去可能的利益,鞏固其一直謀求的在亞太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肯定會相應地調整對外經濟關係,爭取主動,推進以日本為中心的多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從而擴大包括對蘇直接投資在內的日蘇經濟關係。p
國家層麵是如此,對三井財團而言,他們非常看重“盧布彙率機遇”,不然,三井有希子這個一直穩坐後方指揮的核心智囊不會親自飛過來。p
來之前,三井有希子已經製定了一個粗略的計劃,起始點和南易的想法高度重合,三井有希子想謀求用蘇修,確切的說用俄羅斯的盧布,完成三井財團對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投資布局。p
三井有希子和南易一樣,都是一條不要臉的餓狼,區彆是一隻是公,另一隻是母,另外從格局上,可能南易稍遜一籌,南易的計劃更趨向於投機,而三井有希子可以明確是投資,隻不過,沒想著從自己兜裡掏一分錢。p
[不要覺得這裡的稅收問題和前麵倒爺的衝突,兩者不是一回事。一個是企業投資,一個是單純做貿易,還是單向貿易,帶錢走的。]p,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