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看嵇侍中第一天上朝就知道了,士族鄙視寒門丞相孫秀久矣,但懼其官威,無可奈何,現在士族有了主心骨,紛紛過來恭喜嵇侍中。
嵇侍中被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著,百鳥朝鳳般威風。
嵇侍中年輕的時候是鶴立雞群的美貌,如今步入衰老,也是一隻老仙鶴,站在一群身體發福的官員當中,風采越發奪目。
看著眾星捧月般的嵇侍中,孫丞相頓時有種“失寵”之感。
他瞬間想起了曾外孫女清河公主講的曹操銅雀台歌姬的故事,想不到被公主說中了,有了新的歌姬,舊歌姬就沒有立足之地,不禁感歎:
皇上啊皇上,你登基為帝,自以為江山在握,就開始嫌棄我這個出身寒門的“糟糠之妻”,想娶年輕漂亮,出身高貴的“名門淑女”嵇邵為妻了。
升官發財死老婆,這是男人的終極幻想。建始帝登基之後,覺得心腹孫秀出身太低,不能服眾,久而久之,必會觸怒士族,帝位不穩,必須找個士族佩服的人作為他的左膀右臂。
建始帝願意寵著這個“新歡”,各種賞賜讚美不斷。
隻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
孫丞相心寒了,我那麼努力當你的幕僚,甚至不惜親手廢了我的外孫女婿的帝位和外孫女的後位,踢走絆腳石,把你推到皇帝的寶座,到頭來卻是君王相疑,尋找新歡的下場?
河東公主是你下旨賜婚,將她下嫁給我孫子的,又不是我求的!
孫丞相就像失寵的怨婦,一肚子怨氣,遂稱病不朝,免得看到皇帝和嵇侍中君臣相宜的場麵堵心。
氣歸氣,孫丞相內心還是希望建始帝過來噓寒問暖,給他台階下。
然而建始帝並沒有,他存心晾一晾囂張的孫丞相:你大孫子孫會在金墉城的乾的好事,對太上皇和太後比對我還恭敬,你們孫家有何圖謀?
所以,得知孫丞相稱病不朝,建始帝隻是賜了一些補品藥材到宰相府,並沒有去探視這位老臣。
何況,建始帝還要忙著和嵇侍中討論國策呢。
嵇侍中說道:“皇上如今帝位並不穩,一來,皇上是旁支藩王,二來,皇上是柏夫人所生,乃庶出,並非宣穆皇後所出。故,如今京城皇室對皇上多有不服,皇上登基那日,許多皇室都稱病不出,沒有參加登基大典,京城內外,姓司馬的王爺有幾十個,其中不乏宣穆皇後所出的嫡出後人,皇上要居安思危啊。”
嵇博士戳中了皇帝的痛點,建始帝老臉一紅,庶子的身份一直都是他的隱痛。
在這個等級森嚴的時代,身份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門檻。
身為官場,出身比才華更重要,士族天然高過寒門,上品無寒士,寒門難出貴子。
身為皇室,出身也比才華更重要,太上皇司馬衷是個白癡,但是他的出身太好了,是原配皇後楊豔的獨子,唯一成年的嫡皇子,所以白癡能夠當太子、當皇帝。
建始帝司馬倫,是晉宣帝司馬懿和寵妾柏夫人生的小兒子,排行第九。
司馬懿的原配妻子是宣穆皇後張春華,大晉的權柄一直都由張春華嫡出一脈掌控著。司馬倫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且備受嫡出一脈歧視打壓——因為司馬懿晚年的時候,柏夫人憑著青春貌美,得到獨寵,冷落嫡妻張春華,柏夫人對張春華多有不敬。
司馬懿生病了,張春華去柏夫人那裡探望丈夫,司馬懿醒來,看到伺候自己的是老妻,大怒,罵道:“老物可憎,何煩出也!”意思是說,你這個老東西麵目可憎,你來做什麼。
張春華麵子全無,又氣又怒,於是賭氣絕食,以求速死,給寵妾柏夫人讓位。
母親受辱,三個兒子也跟著一起絕食。
司馬懿被逼的沒辦法,隻得向張春華賠禮道歉,說絕對沒有寵妾滅妻的想法。但是對外卻說:“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意思是說,我不心疼老太婆,我隻是心疼我三個好兒子。
司馬懿死後,嫡長子司馬師掌權,無聲無息的弄死了柏夫人,當時司馬倫還是孩子,他隻曉得某天母親突然消失了,沒有人告訴他母親的下落。
但是就憑司馬師的手段,柏夫人肯定死的很慘。
司馬倫從此在哥哥們的手裡討生活,一聲都不敢吭,在司馬家的大宅子像個隱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