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是今年才遠嫁過來的,她娘家在京城。季縈小時侯跟著宋老太太出門做客與她見過幾回。
一行人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林家的正房大院裡,有得了信的丫環早早站在正房前的台階上笑吟吟的行了禮,然後向內裡通稟:“宋府太太到了。”
她們還未進屋,林家太太就迎了出來,攜了陳氏的手,一邊進屋,一邊喜氣道:“姐姐可來了。原本我該親迎的,您彆見怪。”
陳氏笑道:“妹妹說哪裡的話。今日這樣的日子大家都知道你忙。”又介紹季縈姐妹:“這是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女兒。大的幾個你之前見過,最小的這個是頭次出門。”
林家太太轉身打量了季縈幾個,豔羨道:“姐姐真是好福氣,有這麼幾個如花似玉的女兒。”陳氏聽了也笑著誇了林家姑娘,一行人這才到了宴客的大廳裡。
大廳裡已經到了不少賓客女眷了,一見陳氏他們進來,少不得又相互寒暄見禮。季縈姐妹幾個等她們坐罷,才由林家二姑娘引著去了林大姑娘的院子。
三姑娘敏慧與林大姑娘年歲相差不多,一向交好。而四姑娘敏書與季縈和林二姑娘年紀相仿。因此她們給大姑娘道了喜後,就留了三姑娘與林大姑娘說話,其餘人去了林二姑娘的院子。
不過今日到底不比往日,三姑娘隻與林大姑娘略略說了幾句,將自己的添妝禮送了,就出來了。出了屋子,她問了林府的小丫頭後趕上了季縈她們,一同去了林二姑娘處。
林二姑娘是個臉圓圓的溫和的小姑娘,笑起來兩個酒窩若隱若現。引著季縈姐妹去了她的臥房,請她們坐了,又吩咐丫
頭們上了茶,這才笑道:“上次見姐姐們喜歡喝普洱,就讓丫頭們沏了來。七妹妹要是喝不慣我讓丫頭換了彆的來。”
七姑娘嘻笑道:“姐姐不必麻煩,我在家也是慣常喝普洱的。”
林二姑娘聽著靦腆的笑了,與她們說起上學的事情。“母親說等過了年,就讓我跟著她管家,再不必去學裡念書了。”說著有些羨慕的看著四姑娘敏書,“四姐姐的學問真好,姐姐上次作的詩我拿給夫子看了,夫子也不住的誇呢。”
四姑娘聽了矜持道:“哪裡當得起妹妹的誇,不過是多念了兩年書罷了。”
林二姑娘喜好風雅,尤其喜好與人談詩論詞。怎奈林家太太教育女兒奉行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雖家裡請了夫子,但也隻讓教些女德女訓之類的。林二姑娘上了幾年學,也隻認得幾個字,學問實在談不上,更彆說作詩作詞了。
她自己作不了詩,隻好讀些風雅的詩詞集句。自從讀了四姑娘敏書的詩,便驚為天人,很是敬佩。每次見了四姑娘都是一幅殷勤小意的模樣。隻是她做的直白坦蕩,並不討人嫌。
季縈低頭抿了口茶,抬頭時看到了四姑娘臉上矜驕中又帶著自得的神情。
看樣子,四姑娘也很享受這樣的追捧。
她又看向三姑娘。
雖然三姑娘依舊溫和的微笑著,但眼神裡卻掩不住的羨慕。
羨慕?季縈心思轉了轉便明白了過來。她是羨慕林二姑娘能跟著嫡母管家吧。對比她自己今年已經十三歲了,說不得這兩年就要嫁人了,陳氏卻還沒有要她跟著學習管家的意思。隻把她與下頭幾個妹妹一樣看待,每日裡隻學些詩詞書畫的東西。
管家,季縈知道陳氏是考慮過的。周朝的官宦人家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家中女兒都歸主母教導,女兒家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主母的名聲。因此陳氏自然不會忽視姑娘的教養,若是日後到了夫家卻不會打理家事,這毀的可是她的賢良。
去年,三姑娘敏慧開始說親,陳氏忖著府中幾位姑娘也都大了,索性便一同跟著柏氏學學如何打理內宅。之所以跟著柏氏,是因為宋府自大爺成婚後,陳氏看著大兒媳精明能乾,就放權讓柏氏接管了家裡大
部分的事務,自己則騰出手來教養兩個幼出的兒女。
隻是還未成行就趕上柏氏懷有了身孕,如此她隻能棄了之前的打算。但又擔心柏氏忙不過來,就指了季縈去給柏氏跑腿,一來想趁此機會讓女兒接觸中饋之事,二來也是幫襯柏氏的意思。
後來又有柏氏懷胎不安穩的事,陳氏就更不可能讓庶女插手府中事物了。索性收了管家權,每日裡隻帶了季縈在身邊教導。
想到這裡,季縈又看了眼三姑娘,見她此時已經收斂了神色,臉上重新露出一貫的和氣又溫順的笑容,正安靜的看著四姑娘與林二姑娘說話。她想起前天陳氏與她暗示的話,明開春時宋修遠就要調回京裡了,三姑娘的婚事怕是要回京裡再相看了……
屋裡,姑娘們喝了茶又吃了點心,寅時三刻,有丫環來稟:“太太們已經入席了,請姑娘們過去呢。”
季縈幾個這才跟著去了之前林家宴客的廳裡,各自吃了飯,才與主家辭彆回家。
陳氏她們回府時,已是酉時末了。
吳媽媽扶著陳氏下了車,季縈幾個也各自扶著丫環的手,踩著腳蹬下車。一路行至後院的垂花門前。陳氏疲憊的道:“天色不早了,你們都回去歇著吧。明日再來請安。”
幾位姑娘行禮應了“是”,這才各自分彆了。
………………
午時,季縈換了衣裳帶著陳媽媽和香芸去正院。進屋的時候看見餘姨娘正坐在小杌子上陪著陳氏說話。
餘姨娘是陳氏的陪嫁丫環,自陳氏生了府裡大爺後,幾年都沒有開懷,就挑了她去二老爺身邊服侍,等她生了三姑娘就做主抬了姨娘,次年又生了個兒子,隻是那孩子是不足月出生的,不到百天就夭折了,並沒上族譜也就沒有排行。
自那之後餘姨娘大病了一場,連三姑娘也無力照料,因此三姑娘小時就養在正房裡。後來季縈兄妹出生,這才又跟著餘姨娘。
因著陳氏平日裡並不喜妾室在跟前,索性就免了家裡幾位姨娘的請安。讓她們安心待在自個的院子裡,不必來正房伺候。隻有餘姨娘老實恭順,膝下還養著三姑娘,這才來的勤些。每次來陳氏也不讓她伺候,隻陪坐著說說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