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綁架(捉蟲)(1 / 2)

季縈的古代生活 城中樓 10580 字 1個月前

宋子羨的婚期將近,宋家準備給柳姑娘的聘禮早早的送去了柳家。

柳家夫人一瞧聘禮的單子,鼻尖上不由冒了汗,跟在她身邊的兩個兒媳也不由暗暗咋舌。宋家的聘禮實在太豐厚了。雖經過兩家之前的商議,數量上已經刪減了好些,但質量實在驚人。

掀開那裝了聘禮的箱子一瞧,裡麵的各色衣料壓的密密實實,釵環首飾都是最新式的樣子,還有聘金裡的金餅也都是最好的成色。裡麵最貴重的當屬那成匣子的藥材。什麼當歸,枸杞,藏紅花就不說了,甚至還有一根百年的老參。

這些藥材柳夫人特地找郎中看過了,都是品質最上乘的。聽說便是太醫院上用的藥材裡也少有這樣品質的。

除了上麵這些,還有好幾匣子花露熏香之類的女孩兒家的玩物。

柳夫人看著這些心裡既是激動又是惶恐,讓丫頭端了那幾匣子香露就去了女兒的房中。

柳煙兒近來一直在閨房中繡嫁妝,很少外出走動。見她娘這會兒過來,麵上的神色又明顯有異,不由詫異的問道:“不是說宋府送了聘禮來麼,娘怎麼這個表情?”

柳夫人拉著閨女的手與她坐在榻上,指著身後丫頭手裡的匣子道:“親家母實在是厚待與你,送來的嫁妝我都瞧過了,全都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還有這幾匣子香露和熏香,外麵不知多少太太小姐想求也求不到,可你瞧瞧,給你的卻是色色精致的。”

柳姑娘聞言,不由有些羞澀的道:“宋家的心意我都記下了,女兒日後定然做個孝順公婆的好兒媳。”

柳夫人慈愛的摸著她的鬢發,柔聲道:“我兒秉性純孝,為娘是知道的,在這上頭也沒有什麼叮囑你的。不過這做兒媳的道理,娘需得與你說一說,你也要將娘的話記在心裡才好。”

“阿娘請說。”柳煙兒點頭道。

柳夫人就正色道:“咱們家雖說你父親在朝為官,但門第比起宋家,隻能算是寒門小戶。咱們家沒有宋家傳承至久的底蘊,隻看這兒女結親就知道了。你兩個嫂嫂隻是出身與咱家相當的門楣,可宋家卻不同。宋家二房大郎君的妻族是江南士族柏家,柏家詩書傳承近兩百年,滿門清貴,在清流中十分有名望。你那未來的大嫂就是柏家現任家主的嫡長女,正經的名門貴女,自小按照大族宗婦教養。再有你那未來的小姑子,那可是板上訂釘的肅王世子妃,皇家宗室的嫡媳。”

她說著緩了口氣,繼續道:“咱們家之所以能和他家結親,也是因為運氣好,宋家老太爺曾是你父親科考時的座師。若真按著宋家長媳的標準,哪輪得到咱們家。好在你日後嫁進去是宋家二房的嫡次媳。想要做好這次媳,關鍵要把握住分寸。上要侍奉好公婆,下要敬重長嫂,與小姑子和睦相處,中間還得體貼照料好夫君。尤其不能掐尖要強賣弄才乾,當家理事是長媳的責任,你隻一味顧好自己的小家,把持好家裡家外和丈夫身邊的人事便好。”

聽著這些,柳煙兒精神一震,受教的點了點頭。

柳夫人見她把自己的話都聽進去了,就欣慰的點點頭,繼續與她道:“宋家二太太之所以厚待於你,一來是為人厚道,二來也與當年姑爺在京城中的傳聞有關。不過這些你隻記在心裡,萬不能表露在麵上。”

京中的傳聞柳煙兒也是聽說過的。三年前宋家四郎與自己定下親事後,就出京遊學去了。他走後京中有傳言說他與嘉寧縣主有私情。不過這些傳言隨著嘉寧縣主成婚和時光的流逝,漸漸的就被人們忘記了。

但是如今宋家二太太在聘禮上下了這樣大的功夫,難不成當年確有其事?

她這樣想著就不由問出來了。

柳夫人重重的拉了她的手道:“無論是不是確有其事,這件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真真的聰明人是不會用這樣捕風捉影的事去隔應自己也隔應旁人的。煙兒啊,你隻要記得你日後的夫君是現在這個金榜題名後,依然遵守諾言娶你過門的宋家四郎就足夠了。宋家二太太無論因為什麼厚待於你,你都要記住她的恩情,日後孝順公婆,友愛弟妹,敬重長嫂。”

“是,女兒都聽娘的。”

柳煙兒受了柳夫人的一番為人妻的教導,心思變得十分清明,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了信心,也生了期待。

婚禮前夕,柳家的嫁妝一水兒的抬進宋家,陳氏也十分滿意。不說宋家的聘禮柳家一絲不少的全都陪給了女兒,柳家給女兒添置的東西雖沒有宋家的貴重,但也是樣樣精心。

季縈陪著陳氏看過了新房,出來時陳氏不由歎息道:“你四哥的這門親事一波三折,如今總算是塵埃落定了。當初我還打算將你大舅舅家的芬姐兒說給你哥哥,卻不曾想出了那擋子事。”

季縈聽了笑道:“這大概就是四哥與柳家姑娘有天生的姻緣,中間雖有曲折,到最後她們兩人還是要做夫妻的。”

“你說的也是。”陳氏歎氣道,“就是可惜了你芬表姐。不僅與你哥哥的事沒成,這幾年說了多少親事也都不合適。”

說起這個,季縈也有些惋惜。芬表姐是個十分樸實的姑娘,待人真誠沒有心機,可就是姻緣不順。不過她還是安慰陳氏道:“阿娘彆掛心了,都說姻緣天定。等時機到了,芬表姐自會尋到那個有緣人的。”

陳氏對女兒的說法不置可否,但想著明日就是兒子的大好日子,也就舒展了眉頭,變得高興起來。

許是前期的準備工作過於繁瑣,季縈隻覺得真正舉行婚禮的時刻隻是一眨眼。眨眼間,她的新嫂子就進門了。

這是季縈第二回看到古代的婚禮現場,第一回是大房的宋子濤成親,但他當初的場麵遠遠比不得宋子羨的。

二姑娘嫁在京中,娘家堂兄弟成親她特地早早回來了。一看到這般盛大的場麵,心裡嫉妒的不行。“都是前後腳成親,怎麼四哥哥的排場比三哥哥多了這麼多?”

三姑娘正與季縈在一處說話,聞言不由捏著帕子一笑,道:“二姐姐難不成沒瞧見新嫂子的嫁妝比三嫂進門時多多了,不看裡麵的東西,隻瞧箱籠的數量怕是三嫂的兩倍呢。”

“可不是,”七姑娘接口道,“四哥是新進的進士,又考到了翰林院做編修,他成親的派頭若小了,反而會惹人笑話。”

二姑娘被兩個妹妹一唱一和氣的麵色鐵青,她們這話裡話外不就是嘲笑自己沒有個中了進士的哥哥麼?她狠狠地看了季縈一眼,氣哼哼的走了。

七姑娘看著她遠去的背影,眼神一轉就道:“二姐的脾氣是越來越不好了。”

三姑娘冷哼一聲道:“嫁了閣老的孫子到底是不一樣,這是自覺有了依仗,對咱們姐妹也能隨意甩臉子了。”

季縈聽著兩人帶了火氣的話,不由勸道:“行了,都少說兩句罷………”

話還未說完,身後就有個女音傳來,“什麼有了依仗,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是五姑娘,她今日穿了一件水紅的雲錦小襖,下身是京中最時新的水墨裙。整個顯得嬌俏又溫雅。

“五姐姐來了,您這一身打扮的比新娘子還隆重。”七姑娘主動笑道。

五姑娘聞言麵上就有些得意,矜持的笑著道:“這是我娘特意找了繡坊裡最巧手的繡娘做的。可不敢搶了新娘子的風頭,不過是穿這一身給四哥長臉罷了。”

“還是五姐姐有心,不像那一位,連今日這樣的場合也敢挑刺。”七姑娘一邊奉承,一邊挑事。

季縈聽了她的話,狠狠皺了皺眉頭,淡聲道:“她到底是姐姐,什麼這位那位的,你的規矩都學到哪兒去了?”

七姑娘一聽,立馬縮了縮脖子,不敢再拱火。

五姑娘卻笑道:“六妹妹就是好脾性。可在我看來姐姐就得有個姐姐的樣兒,那才值得咱們敬著。像二姐這樣隨意刻薄幼妹,哪裡有半點做姐姐的樣子?”

季縈聞言,抿了抿唇,並不接她的話。

三姑娘就問道:“五妹妹說虛張聲勢,這是什麼意思?”她還記著五姑娘剛才的話。

五姑娘就不屑的冷笑一聲,道:“你們不會真相信二姐嫁了個好夫家吧?她慣事會裝腔作勢,她那夫家隻是麵上光罷了,實則是個外強中乾的。”

“這……不會吧!那可是楊閣老家。”七姑娘聽了不由與季縈麵麵相覷。倒是三姑娘,早就聽說了些事,此時麵上顯出一絲了然。

五姑娘繼續道:“閣老家又如何,嫁的夫婿不靈光,又有什麼用?”

“五妹妹這話是什麼意思?早就聽說二姐夫身子不好,難不成實際情況比傳言的還要嚴重不成?”三姑娘遲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