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備嫁(1 / 2)

季縈及笈,她的婚事立即提上了日程。略過了前麵的納彩、問名、納吉,直接進入了聘禮的討論中。

事實上,這也是形勢上的討論。肅王府娶的是世子妃,一族宗婦,而宋家要嫁出去的是老太爺、老太太的心肝肉,陳氏又親自給女兒準備嫁妝。兩家任誰家都不會虧待了自家兒媳/女兒。隻要不逾越規製,都是怎麼實在怎麼籌備。

陳氏為季縈操持的時候,大太太顧氏也在為大姑娘張羅。大姑娘年紀不小了,大太太有意讓她在季縈之前出閣。

兩個姑娘一起準備嫁妝,之間不免就有了比較。

宋家給姑娘的嫁妝都是有規矩的,嫡出姑娘一萬兩銀子,庶出姑娘兩千兩。這些都是公中出的。除此之外還有各母親的嫁妝貼補。

季縈比起大姑娘吃虧就吃虧在母親陳氏的嫁妝沒有大太太多。不過宋子固、宋子羨和宋子服三兄弟一早就表態了,陳氏的嫁妝連同這些年經營所得全部都給妹妹帶走。反而大姑娘上有胞兄,才得了大太太嫁妝的一半。

如此,在各自母親的嫁妝這一塊季縈和大姑娘是算持平的。

再有老太爺與老太太給兩個孫女兒的添置。季縈因為是高嫁到肅王府,所以老太爺直接給添了一萬兩銀子,大姑娘卻隻得了五千兩。還有老太太,雖說給兩個孫女都是五千兩銀子外加一匣子首飾,但她平日裡給季縈的現銀甚至是莊子鋪子,加起來就不下於兩三萬了。

即便陳氏儘量低調,但宋府裡的下人都知道六姑娘的嫁妝比大姑娘豐厚多了。

這話傳到了大房,不止大姑娘鬨騰,連大太太都幾次在老太太跟前遞話,意思是兩個姑娘嫁妝相差太多,怕是要壞了手足情誼,讓人說閒話。

陳氏聽了後,直接冷笑道:“家裡姑娘的嫁妝除了公中出的一樣外,其餘的都是老太爺和老太太還有各自娘老子給的。縈姐兒既有這麼些,我還能為了大姑娘不給她不成?”

登時將大太太說了個啞口無言。

自此之後,陳氏給女兒準備嫁妝越發沒了顧及,不僅一應物件都要品質最好的,而且銀錢上十分大方。

季縈拿到厚厚的一遝嫁妝單子頓時哭笑不得,“娘何必與大伯母賭這個氣,準備這麼些東西也太多了。”

陳氏嗔了她一眼,劈手奪過單子,道:“多什麼多,就這些還不夠呢。”

她攤開嫁妝單子一一指給女兒看:“這裡麵的家具擺設所費木料都是自你幼時就慢慢收集到的好料子,還有毛皮料子也是咱家在西北時我就留心攢起來的。除此之外田莊、房產、鋪子,首飾、衣料、藥材、香料都要現買的。”

她說著臉上就露出個胸有成竹的笑:“京城裡的產業有錢也不好置辦。好在我和你父親預備的早,這些年陸陸續續置下的也夠了,餘下的便讓你大哥在江南給你多買上幾傾水田。至於首飾,已經在京裡的千金閣訂做了。衣料繡品,還是讓你大哥大嫂在南邊幫著采買。剩下的藥材與香料,就從你的藥材鋪子裡采買。”

陳氏說完,就將嫁妝單子重新整理了給吳媽媽放好。然後對季縈道:“說這些也隻是讓你心中有個數,到時我自會給你張羅齊全。你如今要緊的是趕緊將嫁衣繡完。還有啊,你現在備嫁,以後學裡可不用再去了。”

聽到不能去學裡,季縈心裡有些不願。她抿嘴道:“嫁衣不是說宮裡會按品級規製賜下來麼,哪裡用我操心?”

陳氏聽罷,瞪了她一眼道:“不用繡嫁衣,但婚前為夫婿和公婆準備的衣裳鞋襪一樣都不能少。便是給小輩的東西讓你身邊的丫頭做了,可長輩與姑爺的得你親手做才行。”

怕女兒年紀小,不經事,她便諄諄教導道:“肅王府上人事複雜,你剛嫁進去想要立足穩當就得好生討得老太妃的看重。彆看老太妃如今喜歡你,可這是對著宋家女的。一旦你做了她家的孫媳婦兒,她老人家看得可再不是你長的好,會說兩句漂亮話,而是看你會不會當家理事,能不能料理好王府中裡裡外外的關係。”

季縈聽著陳氏的話受教的點點頭。但想起幾次見到肅王妃對自己的態度都是淡淡的,不由心裡有些複雜。

知女莫若母,陳氏一見她的神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麼。不由開解道:“肅王妃再是難纏,但到底不是你正經的婆婆。她在你跟前拿不起婆婆的架子,也沒資格讓你立規矩,更插手不了你與姑爺的房中事。至於小輩們,不過都是庶出,隻要老太妃看重你,她們就得敬著你。”

季縈聞言,舒了口氣道:“阿娘,您說的這些我都記下了。您彆擔心,我知道怎麼做的。”

養兒百歲,常憂九十九。季縈雖連聲保證了,但陳氏依然操心的不行。恨不得事事都替她周全了。

她想了想,又問起季縈院裡的人事,“你可想好了帶哪些人去肅王府?”

這個季縈早有打算,她身邊的一二等丫頭都是自小培養起來的,無論情分還是才乾都是一等一的。因此這些人是定要一起帶去的。隻是她說了自己的打算後,陳氏卻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