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孕事(1 / 2)

陳媽媽請的太醫前腳剛走,後腳世子妃身子抱恙的消息在王府就傳遍了。當然,這是因為太醫診出了好消息,季縈便沒有刻意隱瞞消息的緣故。

太妃不知究裡擔心的不行,忙打發了齊嬤嬤來清園看看。府裡其她人也各懷心思,王妃蘇氏聽到季縈請了太醫不免咒罵起了她終是糟了報應,二奶奶和三奶奶想著季縈身子有恙,這管家之事是不是她們就能沾染幾分。還有王府裡的公子小姐,成親了的要麼冷眼相待不乾己事,要麼幸災樂禍。

齊嬤嬤心亂如麻的到了清園,早得了消息的陳媽媽笑容滿麵的出來迎她。

“嬤嬤怎麼親自來了,我們世子妃正想著去給太妃請安呢。”

齊嬤嬤看見她的麵色,怔愣了一瞬才反應過來,開口道:“太妃聽說世子妃身子不適,這才讓我來瞧瞧。”主要是時疫剛過,王妃的病也還沒好全,這個節骨眼上世子妃再身子不適,難免讓人多想。

與陳媽媽進了屋,齊嬤嬤咂麽了一下剛才陳媽媽的態度,又見屋裡的丫頭麵上俱是一副歡喜的神色,心裡不免有了猜想。世子妃是新婦,身子一向強健,這突然請了太醫,難不成………

想到這裡,她心中一陣激動。進屋看到季縈正斜倚在榻上,她忙走過去小心的道:“世子妃這是……這是………”

季縈看到齊嬤嬤麵上的期待,就笑著點了點頭:“才剛太醫來看診,診出了喜脈。”

“哎吆,這可真是老天保佑!”齊嬤嬤一下子笑開了。問了半晌季縈如今的身體狀況,便急著回去給太妃報喜,“若是太妃和王爺知道了,還不定怎麼高興呢。世子妃您好生歇著,奴婢這就回去了”

季縈準備送送她,才剛起身就被按下了,“世子妃這是頭胎,可得好生保重身子,奴婢哪敢勞動您送!”

齊嬤嬤傳了消息回去,太妃知道了果然高興壞了,嘴裡直念“阿彌陀佛,祖宗保佑”,然後賜了一大堆藥材和平日吃的用的東西讓齊嬤嬤給季縈送來。

齊嬤嬤見太妃這般高興,便道:“世子妃有了身孕,是不是給王爺和世子爺報個喜?”

“你不說我還忘了,是這個理兒。快去,讓下頭的人出府去找世子,讓他今日早些回府。”太妃吩咐齊嬤嬤道。

因著世子妃突然查出了身孕,整個肅王府的大小主子都驚動了。太妃怕影響了季縈休息,便沒來瞧她。可府裡其她人卻得表示一下自己的態度,除了送來賀禮,本人更是親自來探望。季縈好容易應付了半天,到了半下午才算是清淨下來。

之前還不覺得,但孕事被查出來後,她就明顯覺得身子疲乏了許多。因此齊灝得了消息趕回來時,見到的就是已經睡著了妻子。

他輕聲問了陳媽媽她的情況,然後才靜靜的陪坐在她的榻前,看著她睡著的容顏不由愣了神。他曾經想過自己做了父親會是什麼樣的,也曾暗暗期待過與妻子生兒育女,卻沒料到這麼快就能得嘗所願。

季縈是半夜才被餓醒來的,好在廚房裡早預備著宵夜。丫頭們擺了飯,見她用的香,齊灝也陪著多用了一碗蓮子粥,然後兩人才一齊歇下。

自從這日開始,季縈就開始有了孕期反應。身體上的異常,終於讓她對自己懷孕的事實有了更真實的認識。

雖然懷孕未滿三個月不能大張旗鼓的透露出去,但季縈還是忍不住讓人回宋家告訴了陳氏和老太太。

不說陳氏和老太太如何歡喜,她們知道的第二日就忍不住來肅王府了。雖然欣慰女兒/孫女有了子嗣,在王府中終於站穩了腳跟,但看季縈開始孕吐後蒼白的麵色,陳氏和老太太還是忍不住心疼。

好在都知道太妃疼愛孫媳,季縈在王府安胎,她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唯一擔心的就是怕肅王妃借機鬨妖。

“………她的名分畢竟擺在那裡,真鬨起來,你卻不好直接與她對上。還有你們府上的那個縣主和四公子,今兒我看著可都不是好相與的。蘇氏這個人膽大愚蠢,沒什麼是她不敢做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姑爺不能時時陪在你身邊,萬事你都要自己小心!”陳氏憂心忡忡的道。

季縈笑著安慰了陳氏,心裡卻也知道防著蘇氏是對的。蘇氏本就覬覦王府當家的權利,如今自己身懷有孕,她肯定會趁機做些什麼。

還有齊宵,這個人性子不定,因著自己之前揭破了他養外室的事,再加上自己與蘇氏的恩怨,他便一直懷恨在心。若被人攛掇幾句,還真不知能乾出什麼事來。

季縈私下吩咐杏林和秋屏盯著蘇氏和齊宵的一舉一動,這兩個人老老實實的便也罷了,若真敢做什麼,她也不會手軟。

杏林擅長打探消息,秋屏是王府家生子,人脈廣泛,讓她們倆盯著人,這王府裡就沒什麼是季縈不能知道的。

養胎的日子,季縈的時間一下子就空閒下來了。如今係統進不去,王府的府務又多數被太妃接了去暫管。就是先前研製香料的事,如今也停了,就怕這些香味對胎兒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她便趁著這些日子專心做些針線活兒,主要是給肚子裡的孩子做的。季縈自懷孕以來一度沒有什麼真實感,更談不上對孩子母性大發,索性多做些小孩子的衣裳被子,好培養培養母子感情。

現在還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隻好紅色和藍色的衣裳都做了。事實上,小嬰兒嘛,衣服的顏色分不了那麼明顯。

除了做衣裳,季縈也開始準備過年的事宜。大頭都被太妃接手了,她隻看著采買和廚房就行。

而年下王府的各個莊頭來府上交租子,人是季縈和太妃一起見的。他們的來處和送的年貨單子都讓季縈大開眼界。

以前隻知道宋家的莊子多,但大多都分布在京郊和江南。但肅王府不同,莊子分布在整個大周,近至京城城郊,遠處到關東、福建等地都有府裡的產業。不看彆的出息,隻看這些莊子上的產出,王府富貴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