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德妃娘娘(1 / 2)

走了約莫一刻鐘,遠遠的看著有人在永和宮門口等著,似是德妃身邊的馬佳嬤嬤。

她記得這位馬佳嬤嬤是德妃身邊頗受倚重的老人兒,四爺對她也有幾分客氣。馬佳雖是滿族大姓,但分支極多,這位馬佳嬤嬤那一支又是最為沒落的,到了年紀便由內務府選入宮做了宮女,比德妃娘娘還早入宮兩年。似是早年與德妃有些交情,等德妃在宮裡逐漸站穩後,她又沒出宮婚配,就到了永和宮來服侍。

馬佳嬤嬤迎了上來先是行禮才道:“奴婢給雍親王、年側福晉請安,二位直接隨奴婢進來吧。”

隨著馬佳嬤嬤進了永和宮,德妃娘娘端坐在主位上,身著寶藍色緞繡折枝菊花紋袷便袍,手裡正撥動著一串小葉紫檀質地的佛珠,見他們來了停下了手上的動作,臉上的表情倒還算溫和。

她和四爺先是磕頭行禮,又奉上了自己在家準備好的禮物,是一幅菩薩繡像。馬佳嬤嬤接了過去,德妃娘娘看了一眼,便讓馬佳嬤嬤收了起來,賞了她一個鑲寶石碧璽花簪,樣式十分華貴。

她和四爺落座後,有宮女奉上了茶,一時間都各自品著茶,隻是氣氛安靜的有些詭異。

他們母子二人不說話,她這個新入門的更不敢輕易說話。

最後還是四爺先打破了寧靜,道:“額娘近日一切可好?”

德妃放下手裡的茶盞道:“托萬歲爺的福,一切都好,十四也是個孝順的,常來陪伴本宮。”似是發覺不妥又補了句:“你好好為萬歲爺辦差,這兒倒不用常來,你家嫡福晉是個孝敬的,倒是常來。”

隻聽四爺回道:“孝敬額娘是兒子和福晉的本分。”

母子倆倒是一個比一個客氣。

“本宮聽說年氏是在湖廣一帶長大的?”

“回娘娘,妾身之父曾任湖廣巡撫,妾身生在武昌長在武昌,幾年前家父致仕才隨著回京。”

“聖上既把你指給了你家王爺,還是要早日開枝散葉才好,你家嫡福晉是個規矩的,你要仔細學著點,萬歲爺最重家宅和睦,切不可隨意生事。”

年玉嵐恭謹的應道:“妾身謹遵娘娘教誨。”

又坐了一盞茶的功夫,德妃便打發他們走了。待出了永和宮,年玉嵐才暗暗舒了口氣。

永和宮裡,德妃輕撫著手上的佛珠,似在想著什麼。

“娘娘,離早膳有些時候了,要不要用些湯羹或點心?”

“不用了,你也彆忙了,坐下來陪本宮說說話吧。”

馬佳嬤嬤打發了屋裡伺候的,依言在一旁坐下道:“娘娘可是對年側福晉不喜?”

“不喜倒談不上,隻是她那身子過於單薄,看起來也有些羸弱,怕是今後子嗣困難,老四本就是個子嗣不豐的,哎。說起來還是我們滿人女子生下的孩子更壯士些,本宮賜給老四的那個鈕祜祿格格,生的那小阿哥你也見過,多壯實的孩子啊。”

“娘娘,身子看起來弱又不是不能生。您忘了當年的良妃娘娘?她那纖弱的模樣不也把八阿哥生的好好的嗎?”

提起良妃,德妃不禁有些感歎:“良妃走了也快有兩年了吧,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說起來,當年她也算風光過,宮裡不乏出身低微的女人,但出身辛者庫那種地方能得妃位的僅她一人。她一生謹小慎微,可惜生的兒子卻是個心大的。”

馬佳嬤嬤回憶起那個美麗單薄的女人,也有些惋惜。這宮裡自然不乏容貌姣好的女子,可那個女人的美貌卻是絕無僅有。

當時的宮人都知曉辛者庫有個美貌的衛姓女子,宮中雖是嚴禁宮女太監對食兒的,可禁不住那些膽子大的,宮中一些有權勢的太監不乏垂涎衛氏美貌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