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2 / 2)

“遇上年熙那小子了,他倒勤快,事兒已經做的七七八八了,人也被我帶過來了,留他用午膳。”

“年熙來了?那可是好,寧兒前些時候還念叨著要去找年熙,聽他講講那些旅途見聞什麼的。”

“咱們這女兒,一心想去外邊看看,等有機會,爺一定滿足她。”現在朝中的情勢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他是真脫不開身。

“我知道爺忙的都是正事,這一大家子的重擔都壓到你一個人身上,有時想來我都覺得心疼,寧兒是個好孩子,也會體諒你的。”

“嵐兒,多虧有你在。”這個女人最懂他,且一直體諒支持他,還為他生育教養了那麼好的孩子。

“爺扶我一把起來,睡的有些暈乎了。”

“好,你慢些,不著急。”

在梳妝台前整理了一番,她才和四爺進了正殿。

年熙穿著天青色的袍子,站的挺拔,氣質穩重乾練。隻是那雙眼睛,看見她時,還露出一絲像小時候那樣的羞澀。

“年熙見過雍親王,見過年側福晉。”

好吧,還客氣上了。

“坐下吧,你還是按原先叫,不然你小姑姑心裡頭恐怕不舒服。”

“是,雍親王,小姑姑。”

午膳因著多了年熙和嘎珞,比往常熱鬨許多。福宜對年熙大概覺得有些熟悉,可又想不起來,時不時打量著年熙看,那嚴肅的小表情彆提有多可愛了。

“這是你額娘的侄兒,你該叫聲哥哥。”四爺主動當起了介紹人。

“哥哥好。”

“七阿哥好。”

年熙從隨身的荷包裡拿出個小木刻雕像,是隻抱著竹子的熊貓,親手遞給了福宜。收到了賄賂的小家夥,很快和這個哥哥熟絡了起來。

“你怎麼還隨身裝著這麼個可愛的小玩意兒?”她不禁有些好奇,畢竟年熙小時候就是愛裝大人的呀。

“是當初路過四川時,從當地手藝人手裡買的。”

那時因要送姑姑出嫁,他沒來及在四川好好遊覽,就匆匆去與大伯會和,打算送完姑姑再入川。

姑姑出嫁前還和他聊了許多,說四川有種隻有黑白兩色的動物,十分憨態可掬。可那東西也隻是看著可愛,除了吃竹子,也會食肉。以此教導他彆被一些人良善的外表欺騙,說知人知麵不知心。

他看得出姑姑似乎很喜歡那種動物,到了四川時便買了許多這種小玩意兒。可回來時才想起小姑姑已經嫁了人,他不好再送她這些小玩意兒,就選了個最合眼的,放在荷包裡,就像是帶著小姑姑說過的話。

“原來是這樣。福宜,這是木雕,可不準吃哦。”

隻見小家夥皺了皺眉,一字一頓道:“額娘,福宜,不傻。”

那認真中又有點嫌棄的神情,直接逗笑了整殿的人。近來小家夥的語言表達能力堪稱是直線上升,尤其對些不大好的字眼格外敏感。

什麼笨啦,胖啦,傻啦,小家夥聽見就要皺眉頭的。實在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小家夥,像他阿瑪。

“額娘怎麼會覺得你傻呢?咱們七阿哥最聰明了。”

“嗯!”

這一聲堅定的很呢,也終於露出個笑臉來。

用罷了午膳,年熙就被小姑娘拉去偏殿講故事,福宜和嘎珞也都跟著,禦史大人年熙儼然成了說書先生,三個小家夥給他捧場。

她和四爺不打算去湊這個熱鬨,叫人準備好茶點送去,便一道回了寢殿。

她前半日幾乎一直睡著,現在倒不覺著困倦,反而精神好得很。

“年熙似乎還沒成親?”四爺突然開口道。

“是還未成親。說來他隻比我小一些,早該到了成親的年紀。可這小子不知在想什麼,至今還未成親。”

父親和母親還曾叫她勸勸年熙,可成婚這事,畢竟是牽涉一生的大事,還得年熙自己同意才成。

“要不爺來做個媒?”

看來是這回澇災的事兒已經基本解決了,要不他不可能有這種閒情逸致。四爺雖是好心,可從內心來講她是拒絕的,因為這人實在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她不敢拿侄兒未來的幸福開玩笑啊。

萬一他弄個什麼不靠譜的,她如何跟年熙交代?如何跟年家交代啊?

“這事還是不勞爺費心了,年熙那小子彆看不說,可我知道,他心裡挑剔的很。”

“你這是信不過爺?”

“哪裡是信不過,隻是不想你太辛苦,這事自有我父兄去操持。爺有空多陪陪福宜和寧兒,還有我肚子裡這個。”

“嵐兒,你似乎特彆不想爺插手年熙的事兒?”

的確是如此,可她也發現他是真的很想參與年熙的事兒。

“爺心中已有合適的人選?”

“張廷玉的二女似是待字閨中,已有幾家過去提親,可張家都還未答應,你覺得如何?”

張廷玉確是個能臣,曆經康雍乾三朝,尤其是四爺在的時候,對其極為重用,到了乾隆朝雖受了不少打擊,可礙於四爺的顏麵乾隆還是給了他配享太廟的尊榮。

後世都說康熙三十九年的科舉是大響榜,人才輩出,張廷玉與二哥就是那年的同科。二哥的升遷之路簡直叫同科們歎為觀止,可也落敗的那樣迅速,張廷玉沒有他一開始的輝煌,卻是位極人臣善始善終。

“張家的女兒人品自是不用擔憂,可我二哥這人性子張揚了些,與那張廷玉大人雖是同科但算不得親厚,甚至聽聞張英大學士曾叫兒子遠離我二哥這種狂徒。這門親事怕是難結成。”四爺現在又不是皇帝,就算他去說和,張家也不一定會應下這門親事。

“亮工和衡臣都是有大才之人,性子雖截然不同,但也不是不能調和。再說以年熙的人品樣貌,這京裡有幾個小子比得過?張家不至於會一口回絕。”

“好,那這事就靠爺費心了。”四爺興致勃勃要做媒,她總不好當麵潑冷水。

能成,自然是好。

不能成也罷,她家侄兒人品樣貌家世都不差,不愁娶不到好妻子。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