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顧瑤看出顧四爺的緊張,連忙上前扶住了他,“您沒事吧。”
顧四爺傲然道:“說幾句話而已,爺能有什麼事?”
倘若顧瑤能忽略顧四爺越發抓得自己很緊的手,以及他發抖的雙腿,他這話,還更可信一些。
不過在外人麵前,顧瑤一向願意給顧四爺麵子,畢竟他可是把臉麵看得很重的。
顧瑤宛若狗腿子,低頭哈腰攙扶著顧四爺,“我們都聽您吩咐,由您做主。”
熊孩子再次成長了,以後再麵對這個狀況,顧四爺表現一定比今日更好。
每個大人物的成長都需要曆練,雖然顧四爺的成長軌跡比較搞笑特殊。
顧四爺定了定心,吩咐侍衛去準備泄洪的工具,並讓侍衛儘量去通知村間的百姓往高處跑。
此時也不是心軟的時,顧四爺期望縣城能平安。
好在李縣令開始就號召百姓進縣城,縣城周圍聚集了八成的百姓。
“趕在糧食即將吃空前泄洪,總比沒糧食吃,百姓鬨起來好。”
顧四爺幽幽的歎了一口氣,“李縣令以為百姓都似他一樣,畫大餅就能不餓!人一旦沒糧食吃,任你說得天花亂墜都沒一顆糧食重要。”
顧瑤深以為然,她也曾為此擔心過,洪水是天災,還有可能抵抗,若是百姓鬨事,可是比洪水還要厲害。
她都已經做好帶著顧四爺逃跑的準備了,隻是一直沒通顧四爺說,她遲遲下不了決定。
泄洪比抗洪容易,顧四爺派出去的侍衛輕易掘開了堤壩,隻需要一個小口,洪水便頃刻衝毀了堤壩。
當府城的官員發現不泄洪大家一起死之後,經過幾日的爭論,終於定下泄洪的地點——就是李縣令管轄之地。
“永樂侯福星高照,總能逃過大難。”
“是啊,是啊,永樂侯忠體為國,是我輩楷模,萬一不幸殉國,我等必然繼承侯爺遺願,恩澤鄉裡,並上書為侯爺正名。”
官員們各有心思,卻齊齊稱讚永樂侯。
若是顧瑤聽到,隻當提前給熊孩子開追悼會了。
而且他們口中的永樂侯絕不是她爹。
“大人,大人,不好了,堤壩崩潰,洪水漫過了南邊那片……”
“我們慢了一步,堤壩被人掘開了。”
撲通,倒地不起的官員何止一人?
“哪個該死的掘堤壩?水淹良田?”
“我父,永樂侯。”
顧瑾穿著官服,昂首走進府衙,他身後的隨從手中捧著賬冊。
府衙的官員和鄉紳們麵若死灰。
顧瑾緩緩坐下來,看了一眼一眾官員,“此事是我爹做的,諸位大人可以上書為我爹請功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