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地宮(1 / 2)

這個刺客有毛病 任秋溟 8445 字 11個月前

,最快更新這個刺客有毛病最新章節!

方彆就這樣站在門口,遠望著眼前的男人。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對方。

但是看到的第一眼,方彆就幾乎已經確定了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眼前的帝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衰老。

事實上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少年登基,如今已經在帝位上坐了三十四年,但是哪怕說如今頭發看起來已經白了,臉上也看不到多少的皺紋,隻有聲音略微有些低沉與嘶啞。

“你就是方彆?”天祿帝望著方彆開口說道。

“正是。”方彆點了點頭,看著對方笑了笑:“其實我沒有想到,陛下居然願意見我。”

“原本我也不打算這麼快就見你的。”天祿帝望著方彆:“不過你這次帶來的信,真的有點意思。”

“還有。”天祿帝繼續說道:“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那麼為什麼還不下跪行禮?”

“在下不過是一介江湖草莽人,向來就不喜歡這一套。”方彆這樣說著,向這眼前的天祿帝輕輕欠身鞠了一躬:“您看這樣可以嗎?”

天祿帝靜靜望著方彆的表演,臉色沒有什麼變化。

“東瀛真的已經入侵了高麗?”

“千真萬確。”方彆點頭說道。

“漢城已經淪陷?”天祿帝繼續問道。

“現在的話,恐怕讓平城也凶多吉少,或許用不了多久,讓平城淪陷之後,高麗國王就要暫時避居於大周境內了。”方彆望著眼前的老人,淡淡說道,語氣平靜。

天祿帝之所以要見方彆,其實並不是對於方彆本身太感興趣。

當然,天祿帝對於方彆還是感興趣的,之前秦所造成的麻煩,最終因為方彆的緣故消弭了大多數的影響。

總體來說,方彆在天祿帝這邊的身份是挺好的。

但是天祿帝之所以要見方彆,還是因為東瀛入侵高麗這件事情方彆是最直接的見證人,並且可以拿到高麗國王蓋章的親筆求救信來到燕京。

雖然要說一句方彆真的是神通廣大,但是方彆這次帶來的訊息天祿帝必須要非常地重視。

“東瀛出動了多少軍隊?”天祿帝問道。

“具體數目不知,但是總數不會低於十五萬。”方彆看著天祿帝:“這是足以滅國的兵力。”

隨著戰爭曆史的推進,反而戰爭的規模有一點點變小的趨勢。

早在數千年前的戰國時代,秦趙相爭動輒就可以出動百萬級彆的超大規模會戰,但是等到了數千年後,反而不進則退,一次出征數目超過十萬就等於說是興師動眾。

但是這一切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古代行軍作戰的時候,那些隨從的運輸輔助人員,其實也是算在軍隊總數裡麵的,畢竟古代的士兵很少是職業的軍人,大多數是上馬能戰下馬能耕的存在。

國家征調軍隊本身就屬於和徭役相仿的行為,不過參軍作戰雖然風險更高,但是也有同樣豐厚的軍功獎勵。

這些混雜著隨軍農夫的軍隊,其數目往往就會變得非常龐大。

等到了漢朝,當初漢武帝之征討大宛,更是征發了無數的惡少年參軍,並且發動了數十萬的牲畜牛馬參與這場遠征的運輸,同樣有著軍民不分的屬性。

但是隨著軍事的進一步發展,士兵的屬性開始越來越強化起來,脫產進行常規訓練的士兵模式開始出現,而這個時候,出征的軍隊就變成了相對職業的軍人,這樣的軍人戰鬥力更高,並且凝聚力也要比那些烏合之眾要強上許多。

所以說反而軍隊的規模開始越來越小了。

就好像當初成祖皇帝遠征漠北,集中全國之精銳,也不過是二十萬大軍作用。

但是現在——東瀛之征高麗,居然能夠興起來十五萬大軍,讓天祿帝都為之感到不可思議。

“東瀛不過彈丸小國,如何能夠興起來如此龐大的軍隊?”天祿帝微微皺起眉頭,對於方彆給出的情報感到了些許的不滿。

“你在欺負朕不曉兵嗎?”

“不敢。”方彆搖頭說道:“隻是因為東瀛國長期陷入分裂戰亂之中,各地的大名紛紛擁兵自重以為自保,就好像個個都將自己武裝到牙齒的刺蝟,隨時應對著來自於各個方向的攻擊和侵擾。”

“在這種環境下,每一個大名都將自己治下的百姓壓榨到了極致,以得到更多的資源來養護軍隊。”

“陛下應該同樣聽過戰國之故事,當初戰國時代,七國同樣個個都有數十萬的軍隊,這放在如今是不是有些不可想象?”

“隻是我們沒有處在那樣的環境下罷了。”

“既然這樣說的話,你的意思是,東瀛已經統一了?”天祿帝望著方彆,有些好奇地說道。

若是論對自己帝國的掌控,天祿帝當然是無出其右的存在,他幾乎可以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事情,但是在如此遼闊的帝國之外,他同樣缺乏對那些化外之地的興趣。

東瀛究竟怎麼樣了,天祿帝隻是有些煩心那些動不動就來東南打秋風的浪人倭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東瀛能夠統一,有了可以交涉的政權,這樣的滋擾肯定會大大減少。

但是如果說這個東瀛統一了之後轉身就來攻打高麗,這就讓天祿帝很是煩惱了。

如果這樣的話,你們還是天天來倭寇的好,畢竟那個廣濟奇最近打倭寇打的很給力,幾乎已經將東南的倭寇給一掃而空了。

“是的。”方彆點頭說道:“據說是一個叫做織田信長的大名統一了整個東瀛,並且已經被東瀛的天皇封為了將軍。”

“天皇?”天祿帝嗤笑了一聲:“普天之下,隻能夠有一個皇帝,區區偽皇,也敢自稱天命。”

這樣說著,天祿帝望著方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消失的這段時間裡,你最終去了東瀛?”

“這就是不能告訴陛下的事情了。”方彆平淡說道。

其實他在和秦決鬥之後的動向依然成謎,隻有極少數的人知道方彆已經暫時離開了神州,畢竟蜂巢的蜜蜂也是有限的,信鴿也沒有辦法飛越遼闊的大洋。

看到方彆不願回答,天祿帝也沒有強求。

他隻是望了望方彆身後的黑暗,然後說道:“你看這個地方怎麼樣?”

這裡是位於整個皇城地下的殿堂,並且規模頗大,裝飾地也非常地恢弘大氣,讓人無法想象在皇宮的地下,竟然還有這樣的一番天地。

當然,在這個殿堂之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環繞四周的一排排書架以及上麵琳琅滿目的藏書。

“很好。”方彆點頭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