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我們想要的氣球,可什麼都不買就這樣出去了,會有人這麼做嗎?
我倒是敢,隻是覺得萬一被攔住,要被盤問,或是搜身,我拿什麼來反抗,把事情鬨大,對我不利,我就隻想花上個幾塊錢來明哲保身。
我們決定去看看吃的。
路過超市裡麵租出去賣烤鴨的攤位,看著那切好的一片片鴨肉,還有那一片片麵皮,我饞了。
“這餅,就是我們包春卷的皮。”
“看上去好軟好好吃。”
我也這麼覺得,想買,可看了看價格,快要二十塊,又舍不得買,吃這邊的一小份烤鴨都可以去學校吃自助小火鍋了,那裡東西可多了,我在門外張望了好多回,還想進去好好看一回。
賣涼菜的這裡也有,都是一些素菜,還有做成葷菜樣子的素菜,有學生在買,給了一個大鐵盆,不自覺就放多了,一稱就是十幾二十塊。
我們覺得貴,可比起食堂二樓的麻辣香鍋,這就不算貴了。
一樓的麻辣燙也改成稱斤的了,還多了以前吃過的水晶包,還有從來沒吃過的紫薯丸子,十幾塊一斤,大家都知道拿葷的會比以前單算還劃算,我們葷素搭配也覺得很賺了,老板是個女人,帶著兒子老公在這開店做生意,女人在前麵收錢,男人在後麵做麻辣燙,兒子在旁邊炸串,一家人疲憊卻有笑容。
“同學,下回也拿點素的,你這肉串一下子拿了七八串,這樣我要虧本的。”老板說這話的時候,我不信。
可當一碗都是肉和丸子的麻辣燙放上去稱了一下,隻要十來塊錢,我相信了。
十塊算便宜,十二三也是可以接受的,十四五就有些貴了,十七八,那就是貴死了。
說來也奇怪,明明都同屬於十幾塊這個價位,但給我們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
也許,是我們把每一分每一毫都算得很精確。
我們的也是十塊左右,但沒有那麼多肉和丸子,和學校外麵街上吃的那次比起來,這裡又近又實惠。
以後都在這吃了。
一樓麻辣燙,二樓蓋澆飯,輪著吃不存在吃膩。
麻辣燙生意好,本該在旁邊沾光的壽司飯團卻無人問津,一份十小個的壽司,基礎款,放了一點肉鬆黃瓜火腿就要賣十三塊,本來是可以接受的,但和麻辣燙一比,性價比極低,但凡他心不這麼黑,低個兩三塊,生意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越是這樣,早上的飯到晚上還在賣,肯定不新鮮,學生們也不傻,有人過去買,一看飯是冷的,馬上就說不要了。
有喜歡吃的學生去買,等不及直接吃了一個,說好吃的時候,我們正好買好麻辣燙回去,動了想嘗一次的心思。
小學,初中的時候吃過一長條的飯團,高中的時候吃過一整個的飯團,但沒吃過這種切開來的。
“我們什麼時候也買來試試?”
“下回。”我把麻辣燙拎高一點。
妹妹也笑著說:“那下回來,先買一份吃吃看。”
在超市的時候,我們望著五花八門的涼菜種類,想起了小時候在菜市場對著賣冷菜的攤位望眼欲穿的模樣,老爸也會把我們抱起來,讓我們看個清楚,看是看清楚,還是不清楚什麼菜是什麼味道,隻想都嘗一點,好在那些本就是可以拚的。
“好了,下來吧,我抱不動了。”
“我也要抱。”
“好,換你看了。”
“我想吃那個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