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上樓後,我就跑去喝了口水。
他說這麼久不渴,我都渴了,身旁就是一張老式的木頭桌子,擺了個泡沫箱子,裡麵正好放了八個熱水瓶,最上麵還蓋著一大塊布。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保溫。
可這熱水瓶不就是保溫的嗎?
那就是用來擦桌子的吧,這八個熱水瓶,一半都是底部漏水的,添個水都能弄得桌子上都是,真怕什麼時候底部那蓋一下子掉了。
漏水的應該扔掉,以絕後患。
不過,爺爺要留著,還說漏水的給他用就行,扔掉太浪費。
喝得完嗎?
喝不完。
但是洗腳洗屁股用的也是這裡的熱水,棋牌室裡水不夠了偶爾也會從這裡拿過去用。
每天早上,奶奶都要出去泡熱水。
去兩趟。
一次泡四瓶水,左右各兩瓶。
我學過奶奶拿熱水瓶的動作,小時候經常幫爸爸店裡泡水,大概是1-3年級的時候,趁奶奶不在,我還試著一次拿了四個熱水瓶去泡。
這是爸爸店裡全部的熱水瓶。
他會誇我能乾。
我很開心。
但他次次叫我去泡熱水,我就很不開心,大人就是喜歡得寸進尺,看我好欺負,隻會一直欺負我,誇我兩句懂事就要我一直幫他們泡水,不可能。
“大大,幫阿爸泡壺水,晚上給你買好吃的。”爸爸哄著人的話根本不可信,晚上買好吃的就是晚飯吃他們喜歡吃的菜。
又沒說是買我覺得好吃的東西。
老奸巨猾。
不過他自己說的泡壺水,就一壺。
我拿起一壺熱水瓶就要走,他就喊我:“泡都泡了,泡兩瓶,一瓶不夠,再多,你們奶奶看見都要說我,泡兩瓶,鍛煉鍛煉你。”
還要鍛煉什麼?
肌肉嗎?
我有,一點點,小臂抬到肩上,胳膊上有一塊摸上去比其他地方要硬的肉,應該是肌肉。
不用鍛煉了。
“泡一瓶夠了,一毛,兩毛不泡三瓶是浪費,浪費可恥,你知不知道,還有,彆人又不要喝水。”我會講道理,含糊不清地講著,逗笑了爸爸就不去管他直接拿了一毛錢出去。
笑什麼?有什麼好笑的。
本來就是這樣。
有生意來,像是刻章這些需要讓客人等待的,爸爸會泡杯水給他們。
基本上都會浪費。
冒著熱氣的水一下子冷不下來,怎麼喝?
彆人渴又不是三歲小孩,旁邊就有賣飲料礦泉水的,多此一舉乾嘛?
招攬生意,我懂,假客氣。
彆人渴,給瓶礦泉水肯定要比給杯熱水好,尤其是夏天。
冬天,我一天不喝水都不覺得渴。
但是,泡熱水就是泡得瓶數越多,分攤到每一瓶的價錢就越低。
一毛泡一瓶水。
兩毛泡三瓶水。
五毛泡八瓶水。
去泡水,要麼泡一瓶水,要麼就是三瓶了,我們家是不夠用的,尤其是冬天,從早到晚要喝水,晚上洗腳洗屁股還要水。
爺爺奶奶,加上我和妹妹,是要8個熱水瓶。
說起來,為什麼要洗腳洗屁股呢?
因為沒有可以洗澡的地方,就算是老爸老媽那邊,冬天去住,我們也是洗腳洗屁股,夏天才隨便衝一下就出來。
廁所太擠。
有一個掛在水池邊上的蓮蓬頭,不讓用,會不小心弄濕到洗衣機上,壞了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所謂的洗澡,不過是倒上兩大麵盆的水,一盆放在水池裡,另一盆放在合上的馬桶蓋上,拿著毛巾沾了水隨便在身上劃拉兩下,用手搓出那種臟東西,和橡皮擦用過後出現的那種東西差不多,再一盆水用毛巾沾水洗,另一盆直接往身上一倒,洗完收工。
有時候懶,直接進去兩盆水澆下來。
總比沒洗好。
真正要洗澡,得去澡堂子。
可我一點也不喜歡去那裡,太悶,人多的時候可能連個位子都沒有。
澡堂離爸爸媽媽家很近。
那條街,小巷挺多。
其中一條小巷進去是住宅區,彆的小巷走進去肯定也是住人的,不常去。
這條經常會進去逛逛。
有一間幾平方的鞋店,豆腐乾形狀,朝向大街和小巷的這兩麵都是敞開的,沒有門,隻有兩道卷簾門,開在口子上,老板兩口子人不錯,生意也不錯。
我們的涼鞋,球鞋都是在這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