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
這就是他們的心理。
美好的圖片還有標語,讓他們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難以自拔,他們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直接翻出橋跳下湍急的河水。
到底是誰錯了?
有些東西,是多餘。
就像爸爸媽媽說的這句話。
以後,一定要對奶奶好一點,他們根本不了解我們,所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我們當然會對奶奶好,因為隻有奶奶才是對我們好。
溺愛也是愛。
結果是害而已。
可是,我們自己的事會自己做。
奶奶不是溺愛,是正常的奶奶對孫子的寵愛,被說溺愛,隻有一個原因,爸爸媽媽不愛我們,至少在我們看來,如此。
奶奶會幫著妹妹說話,因為奶奶都知道如果沒有我,隻有妹妹一個,那麼當她說想要吃桌上的哪道菜,覺得哪道菜好吃,妹妹同樣會毫不猶豫地去夾給奶奶。
隻是,我們是雙胞胎,我帶頭做了兩個人該做的事情,又被爸爸媽媽拆開來談論這件事。
“好了。”
奶奶都生氣了,在爸爸媽媽麵前,她向來和顏悅色,為的是我們兩個能和爸爸媽媽好好相處,免得媽媽說了她的壞話,引我們不滿,繼而和自己的媽媽爭吵不休。
“夾的,阿二也夾給我吃的。”奶奶抬頭質問著爸爸媽媽,“這麼點小事吵什麼吵?阿大阿二我養大的,我不曉得她們?”
妹妹聽到這話,開始哭泣。
爸爸媽媽還要厲聲嗬斥:“哭什麼?問你話也不說?”
奶奶拿出紙來給妹妹,卻被妹妹一把甩開。
爸爸媽媽剛下來的火氣又冒了上來,甚至要動手打妹妹。
是奶奶護著。
我拿了奶奶手裡的紙給妹妹擦,妹妹沒有拒絕,小聲嘀咕道:“關他們什麼事?”
對啊,關他們什麼事?
我和妹妹說過:“我來給奶奶夾菜,你隻管自己吃就行了。”
因為,我是姐姐,要照顧妹妹。
我隻是想讓她多吃點,畢竟她那麼瘦。
可妹妹不肯聽,和我一樣要去夾菜,我夾一樣給奶奶,妹妹也夾一樣給奶奶,都不想把這件事讓出去。
奶奶會假裝生氣,可心裡一定是開心的。
尤其是聽到彆人誇我們兩個懂事,這麼小就知道要照顧奶奶。
自己不先吃,居然先給奶奶夾菜。
妹妹沒我小心,夾遠處的菜時,袖子不小心碰到油膩,奶奶生氣地替她擦著,再把袖子挽起來,還說了句氣話:“以後讓阿大幫我夾就行了,你看看這袖子,媽媽看到又要罵你了。”
妹妹越說越不聽,繼續去夾。
奶奶真生氣了:“你坐好,小心摔了。”
“不會的。”妹妹從站著的凳子上坐下的時候,又被奶奶說教。
“踩過的地方臟的,怎麼能這樣直接坐下去,快,起來,我給你擦擦。”
妹妹不開心,還是起來,等奶奶擦好,她坐著沒一會又要站起來。
奶奶再次生氣:“都夾好了,還夾什麼?”
“你吃完了。”妹妹眼尖,早就記住奶奶愛吃的菜了。
可奶奶不領情,因為妹妹又不小心打翻了酷兒果汁(最愛喝的),雖然沒有弄到身上,可還是讓奶奶雷霆大發。
妹妹哭了,哄了好一會才好。
奶奶一直說:“是我錯了還不行,阿二曉得給我夾菜,乖啊。”
這回,換妹妹不領情了,賭氣道:“那以後,全叫章軒文給你夾菜。”
我在一旁不知所措,還在奶奶安慰妹妹,彆人看戲的間隙端著自己的碗走到彆人的座位旁邊,去夾我和妹妹都喜歡卻夠不到的菜。
吃了這個,她就會開心的。
很顯然。
我想得有些天真。
我端過去,妹妹不要吃。
奶奶隻好說:“下次小心點就行了,還是給阿娘夾菜,阿二乖,不哭了,你看,給阿娘夾的都是阿娘愛吃的。”去拿筷子馬上塞了一口,嗆了一聲才讓妹妹掛著眼淚看她。
“阿娘。”妹妹小聲說。
奶奶忙著道:“沒事沒事,阿二給阿娘夾的菜真好吃。”
妹妹笑著哭,看奶奶笑繼續生悶氣。
這是很小的時候發生的事。
大概是1-3年級那段時間。
我在一旁當看客,見妹妹一直不給奶奶夾菜了,和她說了一句:“那邊的什麼什麼菜,離我太遠,你夾給奶奶吧,我也要。”
就在妹妹眼前。
奶奶也不用太過擔心。
“給你。”妹妹脾氣不好道,還是照做了。
沒有爸爸媽媽在,一切都是相安無事,小矛盾很快能化解的。
可有了他們,妹妹似乎認定了一件事。
奶奶更偏愛我。
這種事,她不說,我都能感覺到。
因為我和妹妹吵架,奶奶安慰妹妹會被罵會被甩開,而我隻是哭,很委屈地哭,邊哭邊訴說著妹妹的惡行。
奶奶會來拍我的背。
可能是這一點讓妹妹吃醋了。
她沒理,還不饒人,這一點很不好,我有時候脾氣上來,也不會慣著。
但這都是正常的。
一旦她笑眯眯地喊我一句老文,那一定是又有什麼鬼主意了。
今天的酒席,她很老實很安分,隻管自己一個人吃東西,會和我交流哪個好吃,但是不會幫奶奶夾菜了。
飲料都是我倒的。
太重。
奶奶讓我給妹妹倒,她的手不能碰這些東西再給碰壞了,這件事一直是奶奶的心結,日後也是反複提起。
妹妹出事的那天晚上,就連上廁所都沒有辦法自己脫掉褲子,還是奶奶幫忙的。
這些,妹妹應該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