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窮。
榨汁機,豆漿機,生活水平提高後各種新潮東西層出不窮,商家們會和你算一筆賬,買他們的產品一天隻用幾毛錢,然後怎麼這麼樣,說得天花亂墜,心動是正常的,可買回去會天天用嗎?
不會。
大學剛畢業那會,我們整天在家,老媽抱著我們馬上能出去工作的期望,心血來潮買了一台豆漿機。
豆子要先泡好。
然後才能放進豆漿機裡,還要自己過濾,完事還要好好清洗,絕不是想得那麼簡單。
我們頭一次喝著,因為新鮮感,覺得味道還不錯。
可當第二次喝,就覺得外麵的豆奶更好喝。
零零散散的,那豆漿機幾乎是新的,一年下來沒用幾次。
物儘其用,農村人家懂得這個道理,洗碗用的都是絲瓜瓤,不是城裡的鋼絲球,那玩意容易出現在菜裡,尤其是外麵的飯店。
奶奶洗碗也喜歡用絲瓜瓤,說是好用。
農村人還得知道田地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獲,什麼時候去交公糧。
這交公糧可以看做是交稅。
可稅收不是有什麼起征點的嗎?農村年收入又不高,為什麼要交稅?還有,交了稅卻沒有醫保,也沒有養老保險。
外公看病報銷不了多少,如今不用種地,在家休養,提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
比起爺爺,真的隻是三兩句話。
如今國家有政策,可以不用交公糧了,還能有補貼,這都是國家領導人的功勞。
聽著外公的話,我不自覺看向了外公身後那麵牆,一張幾乎是占滿整麵牆的毛(省略,因為會出現星號)畫像,斑駁泛黃,看得出有些念頭了,可被保存得很好。
因為外公不讓人碰這幅畫像。
他會親自用雞毛撣子打掃灰塵。
地是那時候分給他們的吧,我記得爺爺說過毛的一些事,打地主,分田地。
而現在,田地又被收回去了,外婆家這老房子後麵新建的小樓還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