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好,可爺爺覺得好吃的東西很簡單,一碗餛飩都好吃。
是好吃。
可是,餛飩是普通的好吃。
我們想吃的,是沒吃過的好吃的東西,地方小吃那麼多,有很多在電視上看了就一直饞得想吃。
算了。
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
我問爺爺:“排隊的話要幾點?”
爺爺不知道,隻能去猜:“肯定是早的,要是你們上學就不能去了,要是周末就好了,和阿爹一起去排隊,早飯外麵買點吃吃。”
天真。
一到周末,我們起得肯定比上學晚,還妄圖我們起得比上學早,除非是有巨大的誘惑,不然,我們選擇睡覺。
一頓早飯,收買不了我們。
爺爺還在說著外麵的各種早飯攤頭,他明明知道我們經常吃的一家粢米飯很好吃,又不貴,偏偏就在那一個勁說,也不肯去買來吃。
早上起來就燒個白米粥,甚至沒有配菜都能喝下去。
不能問。
一問,阿爹,你怎麼光喝粥,不吃彆的?
他準能扯到錢上:“省點錢啊,蘿卜乾也漲價了,漲了兩毛。”
我的天,兩毛就兩毛,買了吃虧還是上當啊?人家賣蘿卜乾的不要吃菜吃肉了啊,難不成光吃蘿卜乾嗎?
“這樣,好喝嗎?”我吃粥一定要配菜吃的,在大姨家,早上喝粥會有外麵買來的蘿卜乾,比超市裡買的袋裝蘿卜乾要好吃多了,吃起來嘎吱嘎吱的很有嚼勁。
回來了,就吃不到了。
也不知道那蘿卜乾是從哪買來的,大姨說是小菜場。
哪邊的小菜場?
附近的。
大姨告訴我了,我還是沒有頭緒。
大姨家在哪,我知道,問題是,這周邊我一點也不熟啊。
離我們家也挺遠的,平常不可能去買,隻能以後再說,拖著拖著,這事一直給忘了,小菜場又搬遷了,對我們一點影響也沒有。
是大姨那邊的小菜場搬了,我們這小菜場還是挺多的,路邊都有很多擺攤賣菜的,不愁買菜。
至於蘿卜乾,一去大姨家就讓大姨買這個吃,連吃幾天後都吃厭了,連帶著粥都不想喝,還是吃飯好。
可學校裡的飯不好吃,家裡的飯也不怎麼樣,隻能說湊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米不好,煮出來的飯能好吃到哪去?
時隔多年,等到大學畢業,鎮上新的商業圈建了起來,去那邊的店裡吃了一頓飯,發現那米是真好吃,叫稻花香大米,一去超市,發現有,一直都有,隻是價格要比我們原來吃的那種米貴很多。
一分價錢一分貨。
這個道理我也是慢慢才懂的,便宜也有好貨,可好貨不便宜。
我們都是沒見過世麵的人,不識好貨,第一次吃到好吃的大米簡直可以說是激動得眼含淚花,不由得在心裡驚呼一句,太好吃了。
我上癮了,想天天吃這樣的大米。
不用多吃,平常吃一碗,這個,雖然貴,我還是隻吃一碗,絕不會多吃,要吃就多吃點菜也行,吃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