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你終於想通了啊。”妹妹和我一人拿著一杯美味的奶茶,並排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在笑。
我也在笑。
“嗯,我準備把錢花光再慢慢攢,你想吃什麼……還有什麼好吃的呢……”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心情舒暢。
昨天晚上就已經和老爸說好了,讓奶奶不要來老爸店裡接我們回爸爸媽媽家。
畢竟,奶奶怕我們走路累,路上見到三輪車就要大喊一聲:“三輪車。”
然後,就是一聲急促的刹車聲。
三輪車馬上來到我們麵前。
我們還在和奶奶爭論,有時賭氣不坐直接頭也不回地走著,奶奶也沒辦法,就和騎三輪車的人說不坐了,跟著我們走。
後來,奶奶學聰明了。
她自己先坐上去,還說錢已經付了,喊我們趕快上去,大不了下次走回家,這次還能怎麼辦,隻能依著奶奶的心意。
畢竟,不管我們坐不坐,這錢都已經花出去了。
至於下次……
唉。
奶奶可是一隻倔脾氣的老虎。
當然,我們偶爾也會一起從老爸店裡走回到爸爸媽媽的家,不經過奶奶家,直接過一座橋回家,路程是最近的。
隻要我們說想吃橋邊的小吃,豆花烤紅薯或是蘿卜絲餅,還打算吃完再回家,那坐三輪車就太浪費了。
到橋這邊,正好走了一半路。
離家也不遠了。
走走就算了。
我們常常這麼勸奶奶,還喜歡一左一右扶著奶奶,奶奶卻大步流星,有時候走得比我們都要快,以此來展示她的腿腳利落,完全不需要我們擔心。
我們也不需要奶奶的擔心。
已經到初中了。
上學放學都可以自己去,要是實在不放心,那就早上,上學的時候過來一下,順路給我們買一點早飯,然後一起走到橋邊,我們去上學,奶奶回家。
放學的時候人多,不會有危險的,可以自己回來。
晚上和妹妹一起回爸爸媽媽家,奶奶忙完家裡的活,要來找我們就直接來爸爸媽媽家好了,不用來店裡了。
對了。
鑰匙得給奶奶準備一個。
萬一是奶奶去得比我們早呢,總不能讓奶奶在外麵乾等著。
奶奶卻說,一個人上去沒勁,她要是早到了,會在樓下的藥店裡,超市裡坐著找人聊天。
知道了。
所以,上了初中後,每次在老爸店裡吃完晚飯,一路走回家,上樓前,我們都先要在樓下找尋奶奶的身影,喊一句:“阿娘,走了。”
不喊,奶奶能和彆人一直聊下去。
這也成了我和妹妹回家路上會討論的一件事。
今天的奶奶,又去哪裡閒聊了呢?
當然,偶爾,我們也會不在老爸店裡吃飯,和他們吵架了,老媽燒的菜不好吃,又或是單純想去奶奶那邊,一放學和他們招呼一聲:“我們去奶奶家了。”然後就走去奶奶家,和奶奶一起在家吃了晚飯,又或是一起出來吃了小飯館裡的飯,再心滿意足地坐著三輪車回到爸爸媽媽家裡休息。
總而言之。
老爸店裡,奶奶家,爸爸媽媽家,這三個地方就像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我們就在這三角形的三條線段上來回折騰。
樂此不疲。
今天,我們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等會還要和奶奶一起出去吃飯,想想就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