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這種自以為是的行為,知道他們離婚後,跟媽媽不如跟爸爸自在。
爸爸不會管我,但媽媽會在離婚後更加嚴厲地管束我。
該怎麼選,也是一個難題。
好在我有妹妹,隻要能和妹妹在一起,跟誰都沒關係,誰都不跟也沒關係。
其實,我不一定要選他們其中一個,因為,我比彆人多了一個選擇。
那就是,妹妹。
父母雙亡,小小年紀就獨自撐起一個家的孩子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爸爸媽媽常拿這種案例來教育我們,要我們多做家務,假期也可以去找假期工來做。
他們是嫌我們還太閒嗎?
一天24小時,都花在讀書做家務上才能讓他們閉嘴嗎?
彆人家的孩子父母雙亡,沒有辦法隻能自己洗衣做飯,可能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
辛苦,真的太辛苦了。
如果我的爸爸媽媽突然沒有了,隻剩下我和妹妹,我也會為了妹妹放棄一切,隻要她能好好的。
就算沒有妹妹,為了我自己,我也會活下去的。
可我有爸爸媽媽,不光有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就算有這麼多人,我真正能依靠的人又有誰?
給我心靈上的安慰,奶奶完全不懂,爺爺坐視不管,爸爸媽媽連零花錢都沒給過一次,從不關心我缺了什麼。
他們兩個隻知道為了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更彆說是買房子這樣的大事。
好不容易敲定要借錢先買下了再說,又冒出了一個消失已久的人,建忠。
借了爸爸一萬元就沒有露麵的小學同學。
聽說,他又回來了。
媽媽催促爸爸去上門要錢,爸爸還在替這個騙子說話:“人家剛回來,現在就去要錢不好吧?”
“現在不去要,等他又跑了,找誰去要啊,我們買房子急著要用錢,你給我記住了,你是去要錢,不要再借錢給他了,說什麼都彆借。”媽媽不放心再三叮囑。
爸爸有些不耐煩地回答:“知道了。”
媽媽左想右想,還是覺得不放心,第二天提出和老爸選個時間一起去找建忠。
爸爸生氣了:“不是說好讓我一個人去的?”
媽媽知道他愛麵子,沒想到這麼愛麵子,缺錢的檔口上脾氣也好不到哪裡去:“你一個人去,到時候錢沒要到,又把你身上的錢都給搭進去了。”
“不會的。”爸爸敷衍搪塞。
我看了都想罵,他憑什麼這麼保證。
媽媽拿出當初的事來反駁他:“不會,他借了你一萬塊,當初你也說他不會不還的,現在都過去幾年了?”
說好了一年內還的,幾年不還,人還一走了之,就是打算賴賬的。
現在人回來了,隻能說,他又從哪搞來了一筆錢,可以應付一段日子。
要錢應該趁早。
不然都被彆的債主給要走了。
“他又沒說不還。”爸爸還在替他的小學同學說話,“建忠這個人,我們都知道的,他是遇到了一點困難,不會不還的。”
但他也沒說還啊。
“電話打通了嗎?”媽媽懶得再和他爭論下去,如今要到錢趕緊買房子才是正事,“他手機換了,你的又沒換,怎麼不見他給你打個電話?”
爸爸繼續辯解:“他遇到了困難,給我打電話,萬一彆人順著電話找到我怎麼辦?”
“嗬。”媽媽才不信。
“也許,他沒保存我的手機號碼。”爸爸改口道,“換了新的,舊的就都沒有了嘛。”
媽媽還是不信:“連手機號都不記下來,就根本沒打算還錢。”
“好了好了,我明天去他老家一趟,看看他在不在,在的話,我把他電話要過來。”爸爸關心的永遠不在重點。
“要他電話乾嘛,把錢要回來就行了,以後也不用聯係了。”媽媽果斷道。
爸爸還是不舍,愁眉苦臉地說著:“畢竟是小學同學,他隻是一時困難。”
“他困難還不是他自己作的?”媽媽一點也不同情,“你還真相信他說的,還以為他是個大老板啊,還做著他請你過去當小老板的夢?”
爸爸啞口無言,心裡很煩躁,過了一會開口:“他廠在哪裡,我都去看過的。”
媽媽搖了搖頭,不多說了:“明天你把錢給我要回來就行了,他說他沒有一萬,那就有多少給我要多少,聽懂了沒。”
“好,知道了。”爸爸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心有不甘地應下了。
我在一旁靜靜看著,聽著老媽帶著怒氣來喊我:“洗手,吃飯。”
“哦。”
喜歡的人,如果能一直喜歡一個人,把他放在心裡,以後再也不見,那就會一直喜歡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