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無奈:“是軒文,軒文。”
“啊哦。”數學老師很懊悔又喊錯了,向我保證,“對不起啊,軒,文,同學,下次一定喊對你的名字。”
“嗯。”
數學老師倒是蠻有趣的,很可愛。
同學們也都記住了我的名字。
到了高中,我還是一如既往喜歡數學帶給我的快樂。
雖然我也不喜歡上數學課。
眾多課程裡,就連我擅長的數學這門課也開始令人昏昏欲睡。
老師講課不隻是為了講給幾個好學生聽了,而是我們整個班。
講課有固定的流程,很多時候都是按部就班,數學,物理,講題時隻要有人出聲附和,老師就會不管不顧地講下去,實際上忽略了很多細節,個彆學生聽不懂也不會出聲打斷,妨礙大家聽講,畢竟能進重點班的都是有點實力的,以為能在課後自己弄懂,可要弄懂的地方多了,心就變得煩躁。
老師為了效率會問大家:“這道題會不會?”
多數是會的。
竹竿子和男班長每次都帶頭喊會了,過,下一題。
老師不會再多問一句,直接講後麵的,在老師眼裡,他們才是要被重點關照的好學生。
剩下的,會不會都無關緊要。
放在原來的班級,我就是容易被忽視的差生。
“不會的記得下課去問他們。”老師教學經曆豐富,每一位都被多次評選為優秀教師,都是什麼高級教師,是有職稱的,和中學小學那些老師不一樣。
可他們教的,還不如初中的科學老師。
像曆史,思想品德,根本就是照書念,實在是無聊,就這樣上課,和讓我們自習有什麼區彆?
我自習都不會這樣累。
難怪有錢人家裡會請個家教,花了錢,哪裡不會問哪裡,不比那什麼點讀機好用多了。
曾經在座的各位都是好學生,老師這麼說了,但沒有人去竹竿子的身邊,偶爾有人去問天歌,他會回答,次數多了,影響到他學習的時間,他也很會委婉地表示拒絕,他講解是怕誤人子弟,讓同學還是去問老師比較好。
可老師已經明確那麼說了。
直到現在,我才發現,初中老師不厭其煩地勸說我們,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問他是有多麼得用心良苦。
上了高中,恐怕再也回不到小學時,那在一起抄作業,討論題目,吵吵鬨鬨,卻很歡樂的時刻了。
我們長大了,看到比我們優秀的人,嫉妒心也開始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