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家本來就記住了我的名字,多虧了數學老師,簡直是“屢教不改”,難得喊對了一次,又自作聰明地改回去了。
唉。
“軒文同學,不,不對,文軒同學,你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是軒文。”
數學老師恍然大悟,如往常般笑著,就在大家都留意老師臉上的神情時,我站起來瞥見天歌的臉上也有笑意。
軒文也好,文軒也罷,不過是一個稱呼我的名字罷了。
記住我這個人,比記名字更重要。
我很想知道。
媽媽滿腦子記住的又是什麼?
我等著她主動來說手機的事情,可這次又像以前那樣,說好的事情,隻要我們不提,那他們就可以當做無事發生。
誠信,重要嗎?
上課的時候,我也心不在焉。
為了所謂的誠信,就要做到像那些做生意的人一樣,絕不輕易許諾一件事,除非是絕對有利於他的。
這樣,還算是一個善良的人嗎?
老師家長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樂於助人,既能做到一件小事,為何不能承諾做到這件小事,還未做這件小事就已經為自己找好了退路,不承諾做好就不用擔心做不好。
等真的做好了這件小事,因為事先沒有承諾,所以,彆人還要感恩戴德地去道謝?
沒有承諾比承諾會得到更多。
我忽然明白一件事,我的痛苦,全都是我自己給的壓力。
隻要自私一點,我也可以變得很輕鬆。
也許,我不該總想著當一個懂事聽話的乖孩子。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有些人有比普通人更強的本事,但也做不到第一點,或許他們眼裡的善和我們眼裡的善已經變得不太一樣了。
獨善其身,也是一種善吧。
不過,古人不是有句話說,窮則獨善其身,而達則要兼善天下,可能他們也沒有到“達”的境界罷了。
不管彆人父母如何,我隻希望我的父母至少能做到言出必行。
可出爾反爾成了他們的特權,他們也都是為了省錢,為了我們好,我們知道的事一次又一次拿出來假惺惺商量。
聽話嗎?
聽話就不要買。
後來被大家當成笑話一樣傳播的話,早就普通存在於生活中。
這個笑話,一點也不好笑。
不管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是不是真的貪得無厭,都不是大人出爾反爾的理由,做不到就不要答應。
我們也不可能換一個父母。
我能接受他們的貧窮,平庸,但不能理解他們的欺騙。
騙人是不對的。
哼。
班主任說了一件事,忽然全班都炸開了鍋,我往旁邊看去,聽到他們在談打疫苗的事。
怎麼還要打?
我不理解,小時候該打的不都打了嗎?雖然打疫苗的本子已經找不到了。
老師讓我們回去看看,疫苗本上有沒有記錄打過這種疫苗的,打過的就不用再打了。
回去後翻箱倒櫃,最後在奶奶家找到了一本破破爛爛的小紅本,上麵記錄的疫苗隻有剛出生幾個月時打的,後麵的都是空白。
是沒打,還是打了沒有記錄,就像奶奶帶我們去打疫苗的那次,也是沒有帶疫苗本去的。
所以,打針的醫生給了我們兩本新的,是綠色的小本本,上麵隻有一條記錄,到底要不要打老師說的這種疫苗,選擇權在我們,就算是免費來學校給我們打的,但好好的,又要被紮針,提早說了,就提早開始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