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後想了半天,他重新招來手下,然後差他們去打聽何光耀說的那些事。
而原本計劃等糧草籌備好,就調武平衛與睢陽衛前來平亂的事情,也暫時擱淺了。
謝餘這兩日倒是過來詢問庾貴什麼時候出發,庾貴隨便找了個借口,便將謝餘打發了。
謝餘自然能感受得到庾貴前後態度的變化。
但他委實沒想到原因。
難道他判斷錯了?給龍河軍運糧的事情,真的與那何光耀無關?
三日後,庾貴手下回來了。
聽完手下的彙報,庾貴坐在書房發了半天的呆。
一時間,他竟有不知該相信誰的感覺。
他不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在這個鉤心鬥角的官場上,他在智商隻能說是夠用。之所以能坐到知府這個位置上,一是運氣、二是家裡關係硬。
因此麵對謝餘與何光耀互相“攀咬”、還都有證據的情況時,庾貴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算了,此事交給上頭決斷吧。這幾日操心操的,飯都沒好好吃!”
想到這,庾貴也不再糾結。
寫了一封奏折,然後招來手下,讓他快馬加鞭送到京師。
等事情辦完,庾貴又讓小廝去城中老店給自己買來吃食。
兩盅小酒一喝,美食下肚,所有的煩惱瞬間被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
謝餘來到歸德府已經二十天了。
本想著能快刀斬亂麻的把龍河軍的事情處理好。
哪想到那庾貴辦事如此拖拉。
這兩天謝餘幾次三番去找庾貴詢問平亂安排的事情,都被庾貴找了個理由擋回去了。
謝餘心裡也有了火氣。
明明是你求爺爺告奶奶的找我來平亂,沒錢了我幫你出點子弄錢。
現在錢弄到了,糧食也買來了,你突然開始掉鏈子了?
什麼意思?
難不成這家夥現在就經不起誘惑,對那剩下的錢產生了不好的念頭?
如果真是這樣,那平亂這事兒就無從談起了。
想到這,謝餘也準備撂挑子不乾了。
就在他準備找庾貴辭行,回甫城的時候,毛頭竟然派人給謝餘送來了一個消息。
前幾日有人去甫城打探孫家莊和寨子的消息。
打聽寨子的消息?
謝餘幾乎瞬間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怪不得這幾天庾貴的態度不對勁兒呢!感情問題出在這了!
而能讓他把懷疑的目光投向寨子的,也就是何光耀了!
再想想這段時間寨子的表現,唯一能被人詬病的,也就是那龍河軍剛剛失利,兩萬餘孽潰逃至山中時,白曉楠顧及舊情支援他們一些糧食的行為了!
何光耀果然是條毒蛇!
不咬則以,一咬就是人的要害啊!
不過謝餘既已知道,自然也就不怕。
有了計較之後,謝餘也不著急回去了。
過沒幾日,庾貴就差人來客棧請謝餘去府衙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