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對嘉靖一朝因建言得罪諸受**人員進行**翻案,並優予褒恤錄用,同時懲辦了一些在先朝諂媚助惡的宗室遼王朱憲?及一批文武官吏。
同時,拆毀道觀神壇,禁止齋醮,逮治方士王金等人,追奪邵元節、陶仲文等方士的官爵。他還下令取消自己的祖父睿宗朱祐杬配天的資格,以迎合反對世宗追尊其父的**。
朱載坖登基沒多久,又讓臣民有所失望。他上朝時不怎麼說話,平時也很少主動表態或垂詢臣僚,“臨朝之時,聖容端拱,未嘗時賜清問,體察民情;諸司奏章,少經禦覽;經筵日講,止襲故常,未嘗虛心詢訪”。
而且朱載坖自隆慶元年以來多次宣布“免朝”,並且屢屢“不躬廟祀”(不親祭太廟),在宮中享樂,引發群臣諫諍不斷,有人形容這類奏章“足可編纂成為一本專題彙編”。
但朱載坖並未有所改觀,還對石星、詹仰庇、李已等勸諫他的言官施以廷杖。
在朱載坖“端拱淵默”的情況下,朝廷的運轉以內閣為中心。
隆慶朝的內閣有九名大學士,分彆是徐階、李春芳、高拱、郭樸、陳以勤、張居正、殷士儋、趙貞吉、高儀。
其中最重要的是徐階、高拱、張居正三人,三人皆有才乾,但互相傾軋。
隆慶之初,徐階與高拱爭權,徐階利用言官的聲勢迫使高拱及其同黨郭樸去位。但徐階因為勸諫朱載坖而得罪過不少宦官,張居正亦與高拱聯手,串通宦官李芳,迫使徐階去位,以李春芳為內閣首輔。
朱載坖將朝政交給閣臣,自己深居宮中,縱情聲色,即使出宮也有遊玩,為了滿足他的欲望,他不斷向國庫提取巨額銀兩以供禦用,當時江南經過倭寇之亂,十分疲敝,工部陳述這一狀況,強調江南人民是“陛下所宜憐也”。
朱載坖充耳不聞。工部又請求按“原發花樣令其督造”,不要增加“續發花樣”,朱載坖強調“朕用不可缺”,讓李佑繼續“遵旨織造”。
朱載坖登基後還沉湎女色。本來他在裕王府時謹小慎微,“姬禦甚稀”,即位就“掖廷充斥”。
朱載坖即位兩年半,就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