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1 / 2)

029

春晝花明日暖,夏天柳暗風涼。棗花花期一過,盛堯就乘船北上了,隻帶了十斤茶葉,和十五兩用作開銷的銀子,五兩是他談成曹家生意,小舅給他的零花,十兩是希望他在外麵少吃些哭。

盛堯離開,隻有孫家人知道,連盛老太太也沒給說,隻是去陪了兩日而已。

盛堯走了,喬知舒反而沒有眼淚了,因為盛堯不在身邊哄著他了,也算是被迫成長,被迫堅強了。

因他才十一,孫家還是隻把他和孫勝當孩童一樣寵著,並不讓他們做家務。

傷筋動骨一百天,等孫鴻潤屁股上的傷徹底好了後,這位大老爺便領著孫勝下山學騎馬了。盛堯走前同他交代過,等蘇夷鄉試結束就是年底,喬兒要去蘇家學字,他想著送些米糧,讓孫勝也去學一學。

孫勝是哥兒,沒法送去私塾。

下山學騎,孫勝去,孫含嫣便也要去,孫含嫣去呢,盛還笙也鬨著要去,孫鴻潤本就不是個重男輕女的,大手一揮,全領去了。

*

金秋九月,孫家午後沒了往日的熱鬨,孩子們都跑下山騎大馬去了,隻喬知舒和長姐盛鶯在廚房做糕點。

舅娘陶氏肚子裡的娃娃也六個月了,她剛午睡醒來,拿著蒲扇扶著廚房門,站著和盛鶯聊天。

盛鶯:“舅娘你這胎肯定是個壯實的小子,比頭兩胎都大。”

陶氏笑盈盈,“希望是呢,可是也愁人,娘都擔心壞了,叫我多走動,我除了睡覺都不敢坐著了。你懷還笙的時候,肚子大嗎?”

盛鶯想了想,“我懷還笙的時候,肚子也大,但是她生下來輕著呢,她可乖,不哭不鬨的。”

“含嫣小時候也不愛鬨,女兒家都文靜。”陶氏又看安安靜靜和麵糊的喬知舒,“男娃兒也文靜,喬兒就是,家裡隻勝兒鬨騰。”

喬知舒茫然抬頭,把舅娘望著。

陶氏又重複了一遍後說:“我聽相公說,喬兒做的龍遊發糕在縣城裡賣的特彆好,喬兒還會做什麼糕點?”

喬知舒老老實實回答:“都會,舅娘喜歡吃甜口的還是鹹口的啊?”

陶氏手持蒲扇遮了遮臉,有些不好意思,實在是懷著孩子比往日饞得慌,“想吃酸口的,做得出來不?若是能,要什麼果子隻管說,我讓你舅去買回來。”

盛鶯笑了,“前頭兩個月舅娘也是怪得很,愛吃個苦瓜,把小舅愁的喲,現在是終於換口味了,家裡也能給你琢磨琢磨了。”

喬知舒也很高興舅娘想吃的他能做出來了,之前要吃苦的,他還真沒做過苦糕點,小腦瓜絞儘腦汁都無從下手。

“那我做酸棗糕給舅娘吃,正好後山野酸棗熟了,發糕蒸上我就去打。”

盛鶯好奇地問:“野酸棗做出來能好吃嗎?那果子就是熟透了都酸的掉牙,還澀的麻舌頭,年年爛在山上,隻有鳥兒啄。”

“是盛雪那丫頭拿野酸棗做過糕點嗎?”陶氏也有些不相信野酸棗能吃。

“她沒有呐,但是野酸棗能吃的,崗兒還在……”喬知舒解釋,看了眼舅娘又改了口:“村裡的時候,他肚肚鼓脹不拉臭臭,大夫讓我采野酸棗泡水給他喝,天天多喝些水,就拉臭臭了。”

“那就好,大夫說能吃那就是能吃了,明天讓你小舅去打野棗,山上蛇蟲多,舅娘不放心你自己去。”

喬知舒聽話的點頭,提到崗兒,他又忍不住難過了起來,所以話少了許多,隻悶頭燒火蒸糕。

盛鶯和舅娘陶氏有說有笑,等發糕蒸好了,讓孫家的下人抱著蒸籠,喬知舒扶著盛鶯一同下山。

陶氏懷著身子就沒跟去,隻端著一盤發糕去給婆母送去,去跟老人家說說話。

*

山腳下,上井村村門口。

孫鴻潤教兒子騎馬,他女兒孫含嫣就牽著小還笙在路邊采野花,身邊還有三個上井村村民家的女兒一起,五個小姑娘自己玩兒的可高興了,隨從茅尖也很儘責,寸步不離跟著她們。

盛鶯來了之後,遠遠見女兒矮矮小小的一團蹲著揪地上的草,小丫頭腦袋上還戴了一朵蕊黃小花花,盛鶯臉上掛了笑就沒收過。

“還笙。”

小還笙撅著小屁股回頭,看到娘親忙不迭地撐著草地爬起來,兩隻小手舉在身前一邊跑一邊喊:“娘~”

喬知舒去接過長姐手上拿的竹筷,讓小還笙能被娘抱起來,還能被娘喂食發糕。

“還笙啊,你小舅給做的發糕。”盛鶯一邊喂女兒,一邊又扭頭和喬知舒說:“她還是第一次吃你做的發糕呢。”

喬知舒也跟著問:“好吃嗎?還笙。”

小還笙點頭,開始學說話了,“好~”

小丫頭玩兒的一腦門子的汗,軟絨絨的鬢角一縷一縷貼在臉上,都叫她母親溫柔地拂去了。

“含嫣,快過來吃糕。”喬知舒尋了處陰涼的地方,把九歲的孫含嫣叫回來。

等孫鴻潤載著兒子騎了一圈,慢跑回來,又帶回來四五個小男孩兒,孫鴻潤也大方,給這七八個孩子們每人都掰了一點兒發糕分了。

喬知舒親手做的發糕是比鋪子裡賣的好吃些,香雪甜糕近日來發糕賣的比往常少了三分之一,不過好在她招牌已經揚出去了,也無所謂了,每日少蒸十籠,盈利也湊合。

因為很好吃,幾個孩子們還想吃,但是帶下山來的本就沒有多少,這全分完了,孫鴻潤自己都沒吃呢。

孩子們就追著問:“孫伯伯,這個叫什麼呀?這個是哪裡買的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