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知舒點頭同意,又說:“再就是,我的味道就算叫旁人學了去,我也總有新的東西出來的!小舅,我總是要進步的呐。”
“哥哥說過,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孫鴻潤心服口服,“說得好!人不能停滯不前!那這接下來,你有何打算?”
喬知舒答:“在咱們縣城買鋪子,開茶館!”
“他們東,咱們南,倒也厚道,好!”
……
一直沒說話的盛鶯聽的也是乾勁兒十足,喬知舒已經成她的主心骨了。
*
開春後,孫鴻潤給崗兒弄的梨樹苗兒就栽山澗屋舍外麵了,怕一棵養不活,給栽了三棵。
崗兒就蹲在樹苗兒邊上,拿個小鏟子除草,好天氣大陽光穿過樹枝打在他身上,小家夥白的發光。
“崗兒,你看誰來了?”喬知舒抱著小還笙,盛鶯拎著食盒和布包,出現在山澗口。
盛崗一看見小哥就咧嘴笑,抓著小鏟子啪啪啪幾聲跑了過來,“小哥!長姐~”
盛鶯一把攬過盛崗的肩頭,揉了揉他依舊冒了一層青茬的大腦袋,“拿個鏟子蹲在那兒做什麼呢?頭上大日頭烤著,你不曬麼?走,回屋換身薄衣服去。”
盛崗被長姐扯著走,他顛顛兩步,悄悄回頭看喬知舒懷裡的小姑娘,他很陌生。
小還笙小身子落地上之後,就去牽著她娘的裙擺,小聲地喊盛崗“小小舅~”
盛崗傻站著,他第一次見小還笙,過年的時候,喬知舒把長姐帶來過,但是沒帶小還笙,所以他認不得。
“妹、妹妹……”
喬知舒一路把小外甥女抱上山來的,累壞了,在院子裡舀了瓢水喝之後,一進屋子就聽到崗兒喊外甥女妹妹,笑岔了氣。
“哈哈哈……”
盛鶯也忍俊不禁,“亂輩分了,崗兒,這是還笙,是你的小外甥。”
小還笙又忙去撲喬知舒,小手揪著他外袍,仰著小臉要抱。
喬知舒沒抱她,而是一屁股坐門檻歇息,用手勾了勾小還笙的下巴尖兒,“還笙,我們出發的時候,你說來找小小舅要看什麼?你要怎麼說?你彆怕,你和小小舅說,小小舅喜歡你,會答應你的。”
小還笙還是不好意思,兩手就搭在喬知舒的膝蓋上,就膩在喬知舒身邊。
盛崗站在屋裡呆呆地任由長姐給他換衣服。盛鶯抽空給他做了幾身薄衣,現在她和喬兒賺老多銀子了,所以用的綾羅料子,再過不了多久,就是炎熱的盛夏了。
“還行,我這繡活兒雖說比不得……”盛鶯突然住了嘴,“崗兒,等天兒熱了就穿這兩身,要是跟大師去挖藥就穿這麻的,破了就放哪兒,等我來補,曉得沒?”
盛崗看著泛著綢光的新裡衣,乖乖點頭。
他知道長姐剛剛想說繡活沒他娘好,其實在和小哥重逢之後,小哥每月風雨無阻都來陪他,所以他已經不在乎有沒有爹娘了,因為小哥要他。
他現在有乖乖養身體,有跟師父學分茶,小哥感興趣的,他都要學,他要給小哥分憂哦。
“行了,大些就大些,你還會長的呢。”盛鶯給他試好衣服,放了心,拍拍弟弟的背讓他玩兒去。“去玩兒吧,長姐去給你下餃子,豬肉簸箕餡兒的,喜不喜歡吃?”
盛崗興奮地點頭。
喬知舒一隻手給小還笙捏著玩,另一隻手朝盛崗伸去,“崗兒過來。”
盛崗高興,原地蹦了兩下,新衣裳輕飄飄的,好舒服呢。
等崗兒也到自己跟前了,喬知舒去握著盛崗的小手,“崗兒,你問還笙,問她想看什麼?你外甥女害羞呢。”
盛崗也學著還笙,兩隻溫涼的小爪握著小哥的手,輕輕掰扯著玩,聽話地靦腆問出來。
“還笙想看什麼哇?”
小還笙這才嬌嬌聲答:“拱雀~”
……
盛鶯去拎了爐子上院子外麵煮餃子去了,都是家裡包好了帶過來的,還是生的,有豬肉荸薺餡兒的,給崗兒的;有韭菜雞蛋餡兒,給大師的。
她去打了山泉水燒火,隔著竹籬笆見她女兒小還笙跟崗兒牽著手,在院子裡看孔雀羽毛。
小丫頭一身杏黃襦裙,小家夥一身紫檀羅衣,院子裡坐著的喬知舒穿著鬆花色的錦袍,清雅如月,給兩個小家夥講孔雀的故事。
“每次看見它,都是晚飯前,它就在水泉邊上喝水,它的尾巴有這麼長!”崗兒張開手臂量尺,小語氣驕傲極了,好多人一輩子都看不到孔雀呢,他都看到三四次啦。
小還笙手裡捏著一根孔雀毛,閉著眼睛陶醉地聞,“我想看拱雀!”
盛崗連連點頭,“吃完飯,我們去撿孔雀毛!”
總算有比自己小的孩子親近自己了,香香軟軟的,漂漂亮亮的小外甥。他要將長輩們給自己的疼愛,學著照顧在晚輩身上呢。
*
豎日,清晨的太陽升起,照在山澗小河,泛起一片零碎霞光。
圓通大師端起茶杯細細端詳,誇讚道:“不錯,湯花鮮白,久聚不散,這點茶的技藝你已爐火純青。”
崗兒跪坐在一旁,聞言跪坐起身,“師父,給我也看看嘛。”
圓通大師將茶杯遞給他,崗兒眨了眨眼睛,煞如其事地道:“嗯,爐火純青!”
“嗬嗬嗬……”圓通大師抬手輕撫崗兒的小毛腦瓜,軟茬茬一點兒也不紮手,有喬知舒般悟性高的茶徒,心情很是愉悅,“這點茶隻是基礎,接下來就是分茶,仔細看。”
蒸水老禪弄泉手,竹枝在茗碗中迅速攪動,碗麵上的湯紋水脈紛紛遊走,最後在竹枝離開的那一刻,赫然一個‘庚’字出現在湯麵。
“哇!”喬知舒和崗兒都驚訝的發出呼聲。
喬知舒大開眼界,“崗兒,是你的字,成庚的庚。”
但須臾間,由湯沫組成的‘庚’字就散滅了……
圓通大師嗬嗬笑,“這就是分茶,使茶湯上的湯沫在瞬間變幻出瑰麗多變的景象,此技在鬥茶環節中,也叫做——水丹青。”
鬥茶這個閒情雅事一直在坊間流行,不過一般隻有大規模的茶葉店會舉行。在每年的清明節後,一些文人雅士就會聚集起來,在茶葉店店麵裡鬥茶,引的街坊爭相圍觀。
當朝皇帝甚至在宮中舉辦鬥茶,各大儒士吟詩作賦,表達他們對茶道的崇尚之情。
對於‘水丹青’這一技藝,崗兒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師父,我也學水丹青!”
對此喬知舒自然是支持的,崗兒有了感興趣的東西,有了目標,內心會因為充實而自信起來。
所以喬知舒說:“那你可要認真學,等你身體好些了,我就帶你下山,我們去鬥茶。”
崗兒時常纏著師父學茶藝,後來更是比喬知舒還要厲害。
不過他付出的也不少,他幫師父采藥草、曬草藥、種小菜、挑泉水,他可是被嬌養大的,這些活兒都是第一次碰,就為了學好茶藝,他用心勞作下來得到許多益處,比如身體健康多了,比如能從這些小事中獲得一些成就,也就怡然自得,不覺苦累。
*
等茶館在縣城定下來,也終於等到了盛堯的第一封信。
盛堯跟著茶馬禦史王江緯到了並州沒多久,就被以駙馬為首的地方官員給了個下馬威。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王江緯這個禦史職權等同於是被駙馬爺給架空了,盛堯也因此隻能是閒著。
這一閒就是半年,這半年他算是摸透了,這些‘地頭蛇’原本在茶葉生意上發了不義財,《茶引製》一出來,擋了他們的財路,為了不受《茶引製》的約束,所以他們現在乾的是‘走私’茶葉的行當。
這半年裡,他吃穿住不愁,天天跑去人家作坊研究製茶磚,坊間走動觀察茶葉市場等等,然後他將製作茶磚的方法通過信件送到喬知舒手中了。
直到過了年,駙馬爺背後的勢力說服了皇帝,最終商議了好幾年的‘萬裡茶道’這一策略,被允許將起點落腳於並州,盛堯這才果斷的辭彆王江緯,一頭紮進了商海。
留在並州茶馬司是清閒了,但是以他長遠的眼光來看,駙馬同其背後的勢力絕非善茬,不是可以投靠的大樹。
所謂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作者有話要說:三方合體,富可敵國!
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引用荀子《勸學》
感謝在2021-09-0921:07:00~2021-09-1019:08:5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謝謝啦我拒絕看be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想單身到地老天荒100瓶;1822726720瓶;喜馬拉雅爬山10瓶;妹妹今天學習了嗎、付錢好不啦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