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小瑭寶現在手腳都可靈活了,再不會發生四個月大時,他一個小肉拳頭捶腦門上,然後往下找嘴巴才能順利吃到手手的情況了。他現在坐著都能掰腳腳吃了,躺著能掰腳腳吃,就連趴著,那個胖乎乎的小壯腿也能劈個叉,將肥嚕嚕的腳趾頭塞嘴裡啃。
大清早,喬知舒側躺著沉睡,光潔的額頭上一隻胖鼓鼓的小腳丫,小瑭寶一腳踩著爹爹,一腳抱起來塞嘴裡啃,又是不哭不鬨的一個早晨。
盛堯醒來後坐起身,看兒子啃的歡快的小模樣,輕輕拿開他的胖腳丫,不許他蹬自己的小夫郎。
小瑭寶大眼睛彎了彎,放開自己的小胖腿,攤開雙手‘哼嗯嗯’地要抱抱。
盛堯先在喬知舒腦門上印下一吻,重新標記領地,然後才抱小瑭寶在懷裡,摸了摸他圓潤的小肚子,打算讓下人抱他去吃奶。
哪知小瑭寶翹起腳丫往他嘴上喂……
“我不吃,多謝。”盛堯低聲沒好氣地婉拒兒子的邀請。
小瑭寶眯起一雙大眼睛,笑出兩粒軟軟的小米牙,“哼哼哼……”
小家夥毛發開始生長,睫毛也長出來了,他一雙眉眼像盛堯,逐漸濃密,小鼻子一點點還看不出來,小嘴巴像喬知舒,還有一大笑就繃出一個尖的下巴,也像喬知舒一樣漂亮又秀氣。
喬知舒聽到兒子軟嫩嫩的笑聲也跟著醒了,身子一翻,雙臂很自然地摟著盛堯的腰,額頭抵著盛堯的腰側和胖乎乎的瑭寶對視。
小瑭寶還是笑的模樣,小身板靠著父親的大腿,挪了肥腳丫又往喬知舒嘴上放。
“啵。”喬知舒嘟嘴在兒子奶香奶香的腳底板親了一口,他的小寶貝腳底板像饅頭一樣鼓起來,嫩嫩的。
小瑭寶高興了,抬起來往自己嘴裡塞,抱著繼續啃起來了。
“我瑭寶可真好哄,”喬知舒發出舒心的感歎,他可太會生了,隨便一生就是個乖寶。
盛堯很難不讚同,瑭寶性子真像喬知舒,乖的沒邊兒了。
*
夫夫倆安靜地觀賞兒子啃腳丫,過了一會兒,喬知舒也坐起身來,一邊伸懶腰一邊問:“你今兒出去麼?”
盛堯點頭,“去看看盛喬大院。”
“那我也去,上午去還是下午去?”
伸懶腰的時候,喬知舒雪白的裡衣往上飛,露出一節白皙的腰腹。
“看你。”盛堯伸手往夫郎衣裳裡麵鑽,夫夫倆表達愛意就喜歡貼在一起。
初春的早上,僅著裡衣,還不蓋被子,喬知舒身上的熱氣兒已經散的差不多了,隻剩下溫涼細膩的皮膚觸感。
喬知舒忍不住彎了嘴角,總覺得兩人好像成親很久很久了一樣,日子是商量著但平淡地過著。他能從盛堯對自己的態度中感受到——他的夫君深深地迷戀著他,一心一意地對他好,顧著整個盛家,顧著他們的孩子,全力為他們打造安穩又平靜的生活。
喬知舒和盛堯也陷入過柴米油鹽的窘迫之中,在孫家的時候,喬知舒依舊保持著能吃苦,不懼付出勞動力的習慣,盛堯不在身邊,喬知舒就養家。現在,南縣那家茶館讓小舅攢了銀子,又在南縣買了茶山,是盛家喬茶號最大的供應商,再加上茶館的盈利,已經是南縣首富了。
二人生活富裕之後,迎來了小瑭寶。小瑭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喬知舒享受著盛堯無微不至的體貼和照顧,有時候喬知舒情緒起伏很大,需要滿足的東西不是用銀子能買到的,盛堯想儘了辦法也要滿足他。
小瑭寶出生之後,盛鶯也時常說:再沒見過比堯兒還顧家的漢子了。
小瑭寶再乖,也會有不舒服鬨騰的時候。況且小瑭寶還十分粘他倆爹,隻要一雙大眼睛睜著,那他倆爹就甭想丟下他,反正啥事都不許乾,都得陪著他。
但是盛堯從不拿茶號事務當借口,將小瑭寶丟給喬知舒或者奶娘這樣的行為,一次都沒發生過。
“想什麼呢?”盛堯將小瑭寶送去外間,讓下人抱去找奶娘,再回屋就見喬知舒抱著被子還在發呆。
喬知舒這才把剛剛心裡對盛堯所有的滿意變成行動,他展開雙臂,“哥哥抱我。”
盛堯這一瞬有些恍惚,感覺回到了十四歲,他第一次帶知舒去孫家,那會兒的小知舒十分黏糊他,就和現在一樣,十一年過去了……
在這世上,隻要給喬知舒一個盛堯就行了。
盛堯過去站在床邊,摟住單薄的喬知舒,好丈夫就是要滿足夫郎所有的情緒需要,即使夫郎隻是想撒嬌而已。
“粘人精。”
喬知舒開心地將臉埋在盛堯胸口蹭了蹭,然後鑽出腦袋憨憨一笑,“嘿……”
*
夫夫倆捐的那一百萬兩銀子入了國庫之後,一個月左右,江南就流傳消息稱,朝廷準備剿滅北邊土匪。
兵部從南方調軍,軍隊路途花費,弓箭和槍類作戰兵器都從那一百萬兩銀子裡出。還在重金之下雇了一批熟悉地形的鏢手,再加上一些當地無家可歸的民眾踴躍參加,剿滅趁火打劫的土匪行動開始。
隻要穩住北邊,內使百姓安居不亂,能有勞動力,田地能有產出,前線士兵就能享受到北邊百姓的糧食供給,一致對外,匈奴就無法攻破北疆。
若不然,北邊一亂,民眾流竄,朝廷從南方調動糧草,根本來不及。備用糧草一空,戰役還沒結束,那就出大事了……
所以,慶隆帝以大局來看,盛喬二位義商的舉動可以說是非常關鍵了。北邊土匪剛冒頭,不需要朝廷花費長時間的籌款就能解決了,普通民眾和前線士兵一致對外,保住北疆隻用了半年時間。
威遠大將軍凱旋的好消息傳到江南之時,盛喬大院也正式完工。
大院三麵臨街,院牆高有三丈。內裡分四個大院,每個大院分三進小院,除了這些住人的房間,大院裡有休憩納涼的亭、橋、泉,有觀賞的石、林、館。
磚石鋪地,不見黃土,花園繡樓,應有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