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皇孫爭端(1 / 2)

[]

隻見那桌上如今已完全揭開了罩子,露出真麵目來,一麵是綠色的草,另一麵則是宮裡的琉璃瓦,底盤上的顏色也由綠到通透過渡,上麵依次擺有七個透色的玻璃圓球,裡麵似乎還有東西。

八福晉還是離得不夠近,最近的康熙太後已經看清楚裡頭的設置,從草原上的牛羊低頭吃草,麵前燃著火堆的氈帳,再到舞動的蒙式打扮少女,紅牆琉璃瓦的殿宇,慈愛的牽著孩子的婦人,這一幕幕拚湊起來,任誰都能想明白這是太後從草原嫁到宮中的經曆。

如此的用心,太後叫好便不奇怪了。

八福晉仍然在心裡掙紮,玻璃器的景而已,最多就是這個想法妙些,並不值什麼。

但杜荷大約真和她有些不合,八福晉心裡剛把自己勸好,杜荷就站了出來,“瑪嬤,此物亦是玩器,那玻璃球儘可取下,略作搖晃後再放下。”

“快快——照布爾和說的做!”太後催促道。

康熙心中亦是有幾分好奇,當下踱步過去,親自取了那牽孩子的婦人那個,晃了幾下才放下。

此時原本地步的白色碎屑因為倒置翻起,又往下飄落,星星點點落在簷上,再落一點到兩個人頭上肩上,看著仿佛冬日裡簷下避雪的一對母子,頓時意境便高了不少。

“皇帝,你拿近些,我瞧著也不必放那上頭。”太後又催到。

皇帝並不放手,又拿起了一個晃起來,一輪看完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裡頭有花也有雪。”

其實杜荷送的就是後世的那些會飄雪的水晶球,再簡單不過的東西,甚至由於技術問題,這些球都是吹製的,並不是很圓,底下也是粘好擺件,另外封口做平的。

這樣的東西在現代,隻要不是什麼特殊的,往多了說也就賣個幾十塊錢,隻不過在現在很是新鮮而已。

有色的玻璃或者說琉璃,在當下並不罕見,但是對於透明玻璃加以各種創造,那的確是頭一次,也就是這樣才打破了思維定式,叫人覺得原來玻璃器還能這麼玩。

康熙自然能看懂其中的關竅,當即把她招上前來,“你哪裡尋摸來的玻璃匠?”

杜荷坦然上前,“莊上搭窯自產的,都是些尋常匠人,勝在拿錢聽話,隻是這雪花費我好大心思,也不知道合不合瑪嬤的心意?”

“喜歡!怎麼不喜歡?拿近來我看看——”太後招手叫人取了去,她享了半輩子福了,什麼沒見過,就是這些新鮮玩意才能有意思,又是孩子的心意,哪能不喜歡?

康熙也湊熱鬨,“可見你偏心著,隻為你瑪嬤費心。”

“阿瑪這是哪裡話?您對瑪嬤最是孝順的,若是我送來,您又轉送給瑪嬤,這又哪裡顯出我來,我可是腆著臉來求瑪嬤誇的~”

太後聽了也高興,“都好!都好~都是好孩子!”

笑過了杜荷才正經解釋了一句,“這是近來才弄出來的,實在是趕不上阿瑪的生辰,阿瑪的禮也備上了,隻沒挑到好日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