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排隊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抓鬮。
那天分完紅之後,劉會計做木片,黃保管員負責搖散,所有木片都裝進一個紙箱子裡,各家想要建房的戶主蒙著眼睛伸手去摸。
楊隊長不愧是隊長,一把摸中了2號。
若不是親自做木片的劉會計摸了個30號,黃保管員摸了個28號,社員們肯定要以為他們搞暗箱操作。
現在當然不會。
然後所有人眼巴巴地看著1號黃老五家和2號楊隊長家建新房。
除了6隊之外,其他11個小隊也有建新房的需求,比如剛結婚的張文良,早就跟建築隊下了定,邀請汪有田和汪有海兩位大師傅過來把關。
但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他也不能將兩位領頭的大師傅都霸占著,經過大隊部楊書記幾人和建築隊商議之後,決定采用“高中低”的多級配置。
汪有海帶幾個人去6隊,汪有田則帶幾個人留守5隊,公社建築隊再派幾個大師傅,將所有人員都調動起來,儘量滿足其他幾個小隊。
實在照顧不到的,也沒有辦法,隻能排隊。
汪有海帶著人到了6隊之後,相應的6隊要將自己的裝修隊員派幾個出來,與建築隊的人一起去其他小隊乾活。
大師傅是第一級,負責整體把關和技術指導,裝修隊員和建築隊員是第二級,執行木工、瓦工等技術工作。
最後一級便是各個小隊的壯勞力們,當仁不讓地乾起了苦力活,拆牆、揭瓦、搬磚、和水泥都是他們的活兒。
如此一來,效率瞬間提升。
隻用了兩天時間,抽中了前兩個號碼的黃老五和楊隊長家的房子,就已經先後拆掉。
現在楊隊長家的房子已經清理得差不多,而黃老五家的也開始打地基。
按照現在的進度,春耕前他們肯定能住進新房。
聽到楊隊長的邀請,陳凡掃了一眼工地,頭也不回地說道,“沒空,忙。”
他又指了指正在忙活的汪有海,“有汪師傅在呢,你還怕什麼?”
楊傳福抽了口煙,看了看汪師傅,說道,“這不是怕有時候汪師傅看不懂圖紙嗎。”
他又轉頭看向陳凡,小聲嘀咕,“彆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你有什麼好忙的?”
陳凡咂咂嘴,又將煙嘴放在嘴裡啜了一口,結果沒煙了?
他隻能將煙鍋裡的煙灰磕乾淨,重新往裡麵填煙絲,同時說道,“也就是你選了個不一樣的造型,要是跟黃老五家選一樣的,還用得著來問我?”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我怎麼就不能忙了?彆忘了,我還是作協的人呢,上次去省城的時候,我可是從作協主席那裡領了任務的,2月份要交一份30萬字的小說稿件,時間緊急啊。”
一聽這話,楊傳福也不敢吱聲了,自家建房的事再大,也不敢跟陳老師寫文章相比,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陳凡還在說著,“今天我又開了一窯,要燒點東西。另外還有一些剛收不久的藥材要處理,另外還要準備年貨、寫對聯。要不是每天晚上還要去赴宴,我都不想出門。”
楊傳福乾咳兩聲,“那、那行。既然?忙,那就先忙你的。不過先說好啊,回頭汪師傅那邊有什麼不明白的,你可不能不管。”
陳凡將煙鍋點燃,點著頭說道,“那當然。”
說這話的時候,他還暗暗歎了口氣,小隊長就是要比大隊部的領導差一點。
看看人家楊書記、張隊長、肖隊長和葉隊長他們,從一開始就不說讓自己當技術指導的話。
又不是什麼大事,自己會閒得發慌跑過去幫忙嗎?
不可能嘛!
楊傳福還不知道某人在腹誹自己,他抽了口煙,站在村道上,分彆往兩頭張望,頗有些意氣風發,“今年每家每戶都分了一大筆錢,人人都想住磚瓦房、小洋樓。
尤其是有些家裡人多的,之前沒條件分家,現在趁著要建房子,也正好把家分了。現在盧家灣是48戶,等到明年這時候,恐怕68戶都打不住哦。”
陳凡抿抿嘴,想了想說道,“也不一定,我看起碼可以翻一倍。”
楊隊長有些不服,“我承認你本事大,但是這種事情,你肯定沒有我了解。就比如說,黃老五家裡肯定就不會分家,還有些家裡長輩在的,還沒到養老的時候,也不會同意兒子分家,這就要少十幾家。”
陳凡聳聳肩,“我是不太了解各家各戶的情況,但是我了解村裡的宅基地。”
聽到這話,楊隊長頓時啞然。
他再次前後望了望,眉頭緊緊皺起,心裡在琢磨,按照陳凡畫的6隊村莊規劃圖,就在這個小土坡上,把能利用的地方儘量利用起來,還要保證各家各戶前後左右的間距,不至於太過擁擠。
最後規劃出來的宅基地,一共有112個,也就是說,如果不開辟新的居住點,這裡最多能容納112戶。
這還是以前各家各戶之間的距離太過寬鬆,現在把原來的老屋全部推倒重建,重新規劃空間,才能容納這麼多房子。
否則的話,還是按照以前的習慣,前麵圈個場坪、後麵圍個菜園,彆說112戶,隻怕連60戶都夠嗆。
所以問題來了,宅基地數量有限,那麼各家各戶會不會想方設法去多占呢?
這還用想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啊!
想到這裡,楊隊長不禁咂咂嘴,連自家的房子都顧不上了,對著陳凡揮揮手,“你去忙你的,我有點事。”
話還沒說完,就已經跑到隔壁屋的場坪上,往屋裡跑去。
那是他爹老楊隊長的家,不用說,絕對是跟自家人去商量,怎麼搶占先機、多占幾塊宅基地唄。
陳凡咧嘴嗬嗬直笑,環視了一眼工地,便悠然自得地往回走。
反正6隊的楊劉黃三家,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近百年的相愛相殺,可能在某個階段、哪一家能占點小便宜,但是絕對占不了大便宜。
要不然另外兩家絕對不會答應。
現在宅基地就這麼多,無論再怎麼去爭,客觀條件就在那裡,就算楊隊長搶占先手,最多也不過能多占一兩塊地皮,而且等劉會計和黃保管員回過神來,看到楊家那麼多人要分家,絕對會明白他們的意圖,到時候又免不了一番“龍爭虎鬥”。
作為“世外高人”的陳老師,當然是穩坐釣魚台看戲?。
不過大戲還沒開始,先去看看自己燒的陶器。
回到陶窯前,感受了一下溫度,覺得差不多了,陳凡便將窯口砸開。
在裡麵扒拉了一下,找出來幾件陶器。
幾件陶笛、陶塤、陶簫……,都是樂器。
找出一隻圓圓的陶塤試了試音,陳凡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坐在窯口前的廢土風椅子上,將陶塤湊到嘴邊,一段悠揚的樂曲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