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村裡的年味也越來越濃。
即便是如楊隊長、黃老五這樣新房還沒建好的人家,也在忙著準備年貨。
這年頭大街上可沒有年貨可買,頂多就是供銷社門市部特彆供應一點花生瓜子糖果。有單位的,單位上會發點年貨福利,沒單位的也不怕,街道辦會給每家每戶的副食本上,多增加一點配額。
聽說有的城裡是每戶半斤花生和半斤瓜子?
那點夠什麼吃的?!
嗯,也有可能是物資缺乏的時候,隻有這麼多配額。
反正今年南湖公社的標準是按人頭,成年人每人1斤花生、半斤瓜子,半斤糖果,另外油的份量也多了些……要不然不夠油炸年貨,真會有人跑到大街上跳著腳去罵,也就是俗稱罵街。
盧家灣,或者說生產大隊也有年貨配發指標,具體份量和布票、工業券等票證一樣,根據上繳和交賣的糧食產量來定。
給的糧食多,配額就多,給的糧食少,配額也就少。
還好今年南湖公社各個生產隊都大豐收,尤其是盧家灣,作為雜交水稻試點生產隊,盧家灣的稻田有一成種的是雜交水稻,兩季產量加起來便比其他生產隊多了近一成半。
所以今年公社給到的各種票證和年貨配額也更多。
不過除了買新布做新衣、湊工業券去買工業品之外,盧家灣社員買的最多的年貨,也隻是一點瓜子糖果,連花生都很少買。
因為可以自己種啊!
屋後的菜園裡,隨便開一壟地種花生,就能吃上小半年。
而且年貨也不是隻有瓜子花生,更多的還是自家製作的食品。
殺年豬、醃臘肉、打豆腐、蒸糯米、打糍粑、糊豆皮、熬糖、切麻糖……,除了10隊的豆腐店裡可以買豆腐和糖稀,其他東西都要自己做。
有些人家連熬糖稀和打豆腐都自己解決……以前是為了省點錢,畢竟自己做花錢更少,而今年則是享受自己做年貨的過程和習慣。
沒有自己動手製作的年貨,就跟少了點什麼似的,吃起來都不香。
新家門口,一隻直徑一尺的石磨擺在場坪上,狗子球球身上套著繩子,繩子綁在石磨木杠上,小跑著轉圈圈,多多蹲在一旁,隨時準備更換。
熊貓園裡多了一隻大石磨,滾滾興奮地推著木杠轉圈,不時還“嗷嗚”兩聲。
陳老爺躺在躺椅上,不時舀一勺子泡軟的黃豆,澆到小石磨洞裡,叮囑球球,“慢點跑,要勻速,一下子快一下子慢是磨不好豆漿滴。”
又扯著嗓子喊,“滾滾你不要亂叫,小心口水濺到米豆漿裡麵,你給我把一桶豆皮都吃進去。”
嚇得滾滾不敢吱聲,隻顧著埋頭乾活兒。
陳凡“哼”了一聲,“不服氣怎麼滴?一年到頭吃我多少竹子,讓你乾點活還敢有情緒?”
滾滾幽怨地瞟了他一眼,我哪有?
旁邊不遠處,小母馬用蹄子一下一下地踩著木杠,杠頭是一根豎著的木頭,落進石臼裡麵,將一堆糯米砸成一團。
楊菊拿著個木鍋鏟,不時將糯米團抄一下,滿臉好奇地看著小母馬踩木杠。
原來還能這麼打糍粑的嗎?
可惜自家沒有馬,要不然也可以試一試。
嗯,倒是回頭可以試著讓大黃拉磨看看?
廚房裡麵,幾個女生也忙得團團轉。
兩口大鍋,一口油炸、一口蒸。
黃鸝和劉丹互相配合,忙著炸紅薯片、藕夾、春卷、蔬菜丸子、麵粉肉丸子、……,等一大堆年貨炸完,才將一筲箕裹了麵粉的小魚苗下油鍋。
炸魚一般放在最後,因為炸過魚的油有魚腥味,不好再用。
等炸完魚之後,黃鶯將滾滾磨好的米豆漿拎回來。
這是做豆皮的原材料,用的是糯米和黃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磨成漿水,等大鍋收拾乾淨,再次燒火,劉丹舀了一水漂的漿水,順著鍋沿往下倒,同時給黃鸝傳授經驗,
“這種豆皮一般是湖北武漢到荊州一帶常吃的小吃,也是那裡過年的必備品,陳老師喜歡吃就做了,做的要點有兩個,一?是配方,另一個是火候,以前我也是試了十幾鍋才成功。”
黃鸝瞪大眼睛,“那失敗了的呢?”
劉丹眼裡閃過一絲驚悚,“都被我們吃了。”
儘管她們人多,可一桶豆皮也不是能輕易吃完的,而這種沒做好的也不敢拿出去送人,便連鮮帶乾的,她們吃了一個多月,確實有點吃傷了。
一瓢漿水被她均勻地灑到鍋裡,不漏分毫縫隙,待到漿水烤熟,便迅速用鍋鏟加手翻過來,片刻後再鏟起來往旁邊一甩,一張豆皮便成形。
劉丹同時解釋道,“這種新鮮的可以直接炒著吃,加臘肉蒜苗,特彆香。也可以待會兒摞起來切成絲,曬乾後可以保存很長時間,要吃的時候,既能直接下鍋煮湯,煮軟後跟麵條一樣,也可以先用涼水泡發,等泡軟了瀝乾水分,再炒著吃。”
黃鸝認真聽著,眼睛眨也不眨。
雖然過來這裡沒多久,可是跟著陳老師已經學了不少東西,就像眼前的豆皮,若是能找生產隊開一封證明信,便可以到街上去租一個攤位或一間門臉,開門做生意。
這可是能安身立命的本事!
不過她可不會這麼乾,不管是大姐還是父母都反複交代過,一定要沉下心來,在陳老師這裡好好學、好好乾,儘量學更多的東西,但凡能學到陳老師三分本事,便能有個好前程,這輩子啥也不愁。
為什麼她要學廚呢?就是因為小時候餓過肚子,那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說荒年餓不到廚子,為了以後永遠都不挨餓,之前被三伯送來學藝的時候,她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廚藝,這樣就不會再挨餓啦。
剛才她聽劉丹說吃豆皮吃到傷的時候,其實還蠻羨慕的,以後自己有機會吃那麼多東西麼?
這邊在做豆皮,那邊蒸籠上已經是熱氣騰騰,黃鶯和劉璐趕緊將一屜屜的蒸籠搬到桌子上,蒸籠裡是一個個圓碗,裡麵全都是為過年準備的蒸菜。
劉璐拿筷子夾了個珍珠丸子,小心咬了一口,頓時兩眼通紅。
負責調味的黃鸝立刻滿眼期望地看著她,“怎麼樣?”
這些蒸菜都是她一手準備好的,當然很期待。
劉璐小嘴蠕動了幾下,過了好幾秒,才連連往外呼氣,“好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