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聽打招呼(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5678 字 2個月前

薑恒示意他坐下,笑道,“還能去哪裡,去省城,跑羽絨服麵料的事啊。”

提起水壺泡了兩杯茶,端過來放到茶幾上,順勢一屁股坐下,這才呼出一口長氣,“啊呀,這回可是折騰死我了。”

他對著陳凡打了個手勢,“一個多月,為了這件事,我足足跑了一個多月,你們盧家灣要是不辦羽絨服廠,都對不起我這番奔波勞累。”

說話的時候,房門突然被敲響,薑恒仰著頭喊了一聲,“進來。”

房門被推開,沈雪怡走進來,將門關上,先跟陳凡打了個招呼,“小凡來啦,什麼時候回來的?”

陳凡嗬嗬乾笑了兩聲,“前兩天,先回了一趟盧家灣。”

算起來回雲湖半個月了,卻今天才來這裡,還是因為有事,也算是沒心沒肺了吧。

沈雪怡也隻是隨口一問,走到薑恒身邊坐下,看著他說道,“事情辦好啦?”

薑恒點點頭,眼裡還帶著幾分興奮,“上個月我去了省廳,廳裡的領導對這個項目也有興趣,可是對相關信息不了解,一時間誰也不敢輕易做決定。

為了了解當前相關方麵的真實情況,我和兩位主管領導一起,先後跑了上海、寧波、無錫、江西等好幾個地方,還去京城和廣州了解羽絨服的銷售問題。”

他說著轉頭看向陳凡,“根據我們了解的信息,和你之前說的情況差不多。目前國內隻有寥寥幾家有生產羽絨服麵料,國內生產羽絨服的工廠,更是不超過一隻巴掌。

但是,根據廣交會的交易記錄,羽絨服在國外的銷售勢頭非常不錯。”

他端起茶杯吹了幾口熱氣,小口喝了幾口水,放下後繼續說道,“根據我們找廣東進出口公司了解的情況,羽絨服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薄的款式,這種一般是銷往香港和東南亞等地區。

這種地方冬天溫度並不低,對衣服的保暖效果要求不高,所以羽絨服以輕薄為主。

而另一種自然是寒冷的地區,比如美國、加拿大,還有歐洲,這些地方對羽絨服的厚度、長度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

除此之外,羽絨服的麵料工藝也有很大的區彆,比如輕薄款的,一般使用兩層或三層麵料,但是一般不會用單層,因為單層容易跑絨。

而厚實款的,麵料最多能去到6、7層,比輕薄款多了一倍還多。因為厚實款需要更多量的鴨絨,如果麵料不足,跑絨不說,甚至連空氣中的寒氣都擋不住。”

他正色看著陳凡,“我可是在領導麵前打了包票,保證盧家灣能生產出合格的羽絨服。領導這才拍板同意,在雲湖棉紡廠增設一條羽絨服麵料生產線,並給上海相關單位去函,為我們提供相關纖維原料和生產設備。

如果不出意外,最快今年年底,生產線就能投產。

小凡,盧家灣那邊,你可要盯著點,彆給我掉鏈子。我可是立下了軍令狀的。”

陳凡連連點頭,“您放心,我今天才從盧家灣過來。現在盧家灣已經給縣商業局打了申請,要籌辦服裝廠,甚至為了保證生產用電,我們還與隔壁青山公社合作,辦了一個小水電站。”

他又看向沈雪怡,繼續說道,“暑假期間,我帶一個學生去了上海,麗麗她們也知道,那個學生在上海進修了一個多月的裁縫,並學會了使用工業縫紉機。

這次回來,生產隊就特意辦了一個服裝培訓學校,專門為即將成立的服裝廠培養生產工人。”

如果是一年前,這家服裝廠多半沒戲,因為服裝製造,已經超出了農村“副業”的範疇。

除非是“洗絨”還差不多。

但是今年,各方麵的政策都開始慢慢鬆動,尤其是傳說中的華西村,不僅公然辦起了工廠,甚至還將整個生產隊辦成了景區。

這個消息都登了報紙,不說人儘皆知,但該知道的、幾乎全都知道了。

這種情況下,盧家灣要辦個工廠,根本就不叫事兒。

反正不管怎麼說,盧家灣生產大隊,還是一個集體,集體辦的企業,終究還是人民群眾的企業,與私人企業有本質區彆,稍微鬆一點,完全沒問題。

而薑恒聽到陳凡的話,不禁麵露訝色,“你們還送人去上海進修、專門學了工業縫紉機?回來就辦了服裝培訓班?”

旁邊沈雪怡也感慨地說道,“那你們的準備工作很充足啊。”

薑恒接著說道,“最讓我驚訝的,是你們竟然準備用工業縫紉機,這個可是大手筆啊!”

陳凡看看兩人,眼裡有些不解,“好像棉紡廠下麵就有兩家服裝廠吧,難道用的不是工業縫紉機?”

這次薑恒沒有說話,倒是沈雪怡連連搖頭,苦笑著說道,“什麼呀,那兩家服裝廠,一家是為了解決部分困難職工家屬的生活問題而開辦起來的,用的就是隔壁機械廠生產的家用縫紉機。

這家廠生產的東西也很簡單,基本上都是被單、勞保服這樣的東西。

另一家倒是稍微正規一點,主要為供銷社和市百貨公司供貨,可用的也同樣是家用縫紉機。

那工業縫紉機是重要資源,給那些重點大型服裝廠供貨還不夠呢,怎麼會輪到我們?!”

陳凡眨眨眼,沈雪怡的話,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一家服裝廠用家用縫紉機?

那一天能生產幾件衣服啊?!

這時薑恒看著他問道,“你們打算用工業縫紉機,是有了確切的貨源嗎?那有沒有多餘的貨、能不能給我們廠也介紹一下?”

陳凡“呃”了一聲,略顯尷尬地說道,“貨源沒有,就是大隊書記通過公社,給商業局打了個申請,商業局表態會全力促成。”

說完之後,頓了一下,他又追加了一句,“嗯,就這樣。”

似乎這樣更能顯示信心似的。

可惜,薑恒對他的信心是嚴重不足,滿臉無語地說道,“我們通過省商業廳都買不到,你們孤峰縣商業局就這麼厲害,能買到一個廠要用的工業縫紉機?”

陳凡搓了把臉,咂咂嘴說道,“既然這樣,那就隻能出底牌了。”

薑恒眉頭一挑,“你竟然還有底牌?說來聽聽。”

陳凡指了指東邊,“機械廠不是能造電機麼,讓他們想想辦法,再不行,買兩台工業縫紉機回來,給他們拆了研究,再給我們生產出來。”

薑恒一聽,差點沒暈過去。

你當機械廠是你家的?說讓他們造什麼、他們就造什麼?人家辣麼大的機械廠,從來都隻聽……

想到這裡,薑恒眼珠微轉,看著陳凡的眼裡,也變得頗為複雜。

如果是彆人,肯定彆想指揮得了機械廠,哪怕是地委商業局也得跟人家商量著來。

可是這個小家夥,他要是肯說話,機械廠還真有可能聽打招呼!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