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開山怪(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6887 字 4個月前

這是他一個研究生能乾的事?

確定不是讓他去做研究生導師?!

頓了幾秒,他腦子裡靈光一閃,正色說道,“老師,我是這麼想的。無論是國寶、還是國學,都是非常大的課題,對於國學而言,我還隻是一個小學生,連入門都算不上,……”

徐祖瑞擺擺手打斷他的話,“你這個話就太過自謙,經過這小一年的學習,最起碼你有了作為國學學者最基礎的學問積累,怎麼能說是小學生呢?

上次我就說過,單論古文這一塊,你已經有了‘一甲之才’的底子,若是能厚積薄發,必成大儒。”

說完之後,他又拍了拍那薄薄的幾張紙,“而這個課題,就有望助你一臂之力、平步青雲,成就大儒之位。”

陳凡直愣愣地咽了咽口水,不至於吧?!

徐祖瑞拿起茶杯喝了口水,似乎剛才說話的不是他,放下茶杯後、看向陳凡,“你還想說什麼?”

陳凡眨眨眼,好不容易把思路續上,不過煽情的那段要刪掉,隻能直入正題,“我的意思是,這個課題既要懂國學、也要懂曆史、懂文物,我自己的話,確實還欠缺了不少。

而這個課題呢,宜早不宜遲,一方麵,我們在學術上的研究拖延太久,另一方麵,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彆人想到這個課題。

所以,您看是不是由您親自來牽頭,把咱們江大中文係、曆史係的大師們都召集起來,一起來做這個課題?

要不然給我一個人做,未免太過浪費。”

6◇9◇書◇吧

見徐祖瑞陷入思索,他又小聲說道,“我就掛在這個課題組裡麵,做一點點小小的研究,也跟著沾點光,您看怎麼樣?”

聽完他的話,徐祖瑞不禁陷入沉思。

他當然知道,這個課題做成之後,不僅能在國學界獨樹一幟,同時還能在曆史界樹立一定的影響力。能成為課題組長,幾乎等於是這一派的開山怪。

他自己倒是對這個課題組長沒什麼興趣,學術地位就擺在這裡,不差這點錦上添花。

而是希望陳凡能挑起這個頭來,哪怕他現在的資曆和能力都還不夠,但有自己在一旁扶持,早晚能將這個課題開起來、做下去。

可陳凡說的也有道理,如果隻是為了培養弟子,而將這個學術課題拖延、甚至有可能被彆人捷足先登,未免太過得不償失。

思考良久之後,徐祖瑞抬起頭看著陳凡,輕聲說道,“這樣,回頭我先跟學校商量一下,看看這件事要怎麼處理。

至於你自己,已經三個月了,連一篇作業都沒有交。前麵的就算了,我現在給你提出新的要求。就在你提出的這個課題範圍之內,在本學期結束之前,寫一篇正式的研究論文。”

頓了一下,徐祖瑞指著弟子說道,“記住了,你的本專業是漢語言文學,在你的論文裡麵,既要有國寶體現出來的曆史厚重,又要有本專業的知識沉澱。如果達不到要求,小心畢不了業!”

陳凡臉色微僵,要求這麼高的嗎?

原版的《如果國寶會說話》裡麵,隻有國寶展現出來的部分,沒有國學的內容啊!

什麼?課題是自己提的?

那就自作自受唄。

陳凡抿了抿嘴,毅然點頭,“好嘞。”

眾所周知,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幾種古文體裁的典範,都是曆史上相對比較強盛的時期發展起來的,這個就是文化興盛的體現。

再算上“經史子集”、曆代名家著作,所謂“文以載道”,便構成了國學研究的主體。

而文化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從曆史中來。於是曆史、也成了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寶反映的是某個曆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風貌,國學同樣可以。

以國寶印證國學、以國學反襯國寶,便能再現曆史。

許多國學宗師,總是同時精通曆史,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陳凡隻不過是將泛泛而論的曆史,具體到某一件國寶之上。

這個不能說是開宗立派,卻也是在國學研究的殿堂裡,另外開了一扇窗,給廣大學者指明了一條新的思路。

即便如此,也能在國學史上留墨。

回頭再拍成電視紀錄片,每位專家講解時,都要說一句這個研究方法是陳凡提出來的,說不定也能像陳寅恪、錢穆、南懷瑾那樣出圈,名傳天下。

也難怪徐祖瑞會如此重視。除了課題提出人這個身份,更希望他能拿出第一篇研究論文,這個“創始人”,才能名正言順。

陳凡自然也明白了老師的心思,不管難度有多高,便一口答應下來。

至於說難度?

陳凡表示,國學不是問題,曆史難度也不大。

重點是,自打從盧四爺那裡學到古董知識、開啟了鑒寶技能之後,他就沒怎麼升過級,如今還是可憐的LV1。

看來這一個短板,也需要補上了啊。

不用他開口,徐祖瑞便親筆寫了一封推薦信,遞給他說道,“你拿著這個,去省城博物館找他們的張館長,關於文物的知識,可以向他請教。”

陳凡雙手接過信,點了點頭,“好嘞。”

隨後便被老師趕走。

徐祖瑞則打了個電話,隨後收起陳凡寫的稿紙,急匆匆地離開。

……

陳凡走出教學樓,看了看時間,下午三點多,正是不上不下的時候。

吃晚飯還太早,吃午飯?

誰這個時候還沒吃午飯?

他晃了晃腦袋,將老師寫的信收好,開著車去了隔壁不遠處的管理係。

在江大校園裡,見過陳凡的人不少,何況哪怕不是認識人,也聽過他有一輛改裝過的嘎斯69汽車。

作為省作協的副處級主任,倒是從來沒人質疑過他的汽車來曆。

所以剛到這裡,就有校工笑臉相迎,“今天是哪陣風,把陳主任給吹到我們這裡來了。”

如果是在中文係,那肯定稱呼陳同學更合適,但是在管理係,就不好叫同學,稱呼職務才能更顯得尊重。

陳凡也很客氣,敬了一支煙,笑道,“我想找一下行政管理專業大專班的林麗雯,或者公共管理專業的夏玉萍。隨便哪個都可以。”

校工同誌很熱情,“沒問題,我去幫你叫。”

說完轉身就走進教學樓。

陳凡便在外麵等著。

現在的江大,並沒有高樓大廈,大部分的教學樓都隻有三四層的高度,一棟樓容納一個係的人,都很正常。

其實哪怕到了幾十年後,江大的樓房在全國名校裡麵,也是最少、最低的,更多的還是依托山勢建起來的建築,最高也不超過9層。

此時陳凡站在場坪邊上,往外望去,紅色的屋頂掩映在綠色的樹叢間,半點也不顯得突兀,反而很是心曠神怡。

沒過多久,身後便響起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他回頭看去,隻見林麗雯和夏玉萍急匆匆跑了過來。

等兩人跑近,陳凡便笑道,“我剛從雲湖回來,前些天還見了周姐,聽她問起你們的情況,我卻不知道,那多尷尬啊。

這不,剛一回來,就過來看看你們,待會兒放學了有沒有空?我請你們吃飯。”

兩人聽到這話,欣喜的心情瞬間消失大半,不禁相視一眼,都能看見對方眼裡的苦澀。

原來是周姐讓他來的啊?

不過下一秒,兩人還是調整好臉上的表情,齊齊點頭笑道,“好啊。”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