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鬥小民古代生活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
楊家父子兩拌著嘴兒時,秦黍和宋大郎也沒閒著,兩人將那鋪子的事兒盤算了一遍。
“這沿街也算熱鬨,這鋪子價格還算便宜。”秦黍打從這條街進來,也見著了這來往不息的人流量了。
“這鋪子並不大,真要做吃食,也隻夠擺三張方桌而已,所以這價格倒也說得過去。”宋大郎又道,“他那後院自家廚房太小,又沒有水井,之於我們還是有些不便的。”
這些細說起來都是個問題,可也正是因著這些問題在,那鋪子租賃的價格才能這般低,是以秦黍哪怕知道卻也不好多做計較。
秦黍緊鎖著眉頭,這些事隻能一樣兒一樣兒的來,總會解決的。
宋大郎瞅了一眼還在那兒爭著嘴的楊家父子,湊近了秦黍低聲道:“彆的倒還好說,隻是那多出來的八兩銀子你要去哪裡湊?”
其實遠不止那多出來的八兩租賃鋪子的錢。一個食肆要想開起來,從廚房一直到大堂要置備的家夥什兒算起來那也得不老少錢了。
這一提錢,秦黍也得頭禿。一文錢難倒英雄漢還真不是一句笑談。
他們這廂剛話音兒一落,那頭楊家父子的爭嘴也告一段落。見狀秦黍趕忙上前,道:“楊叔,你們這兒吃水要怎麼辦啊?”
楊叔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瞧我這腦子,你們是要做食肆的,這林家鋪子後頭原是沒水井的。”
秦黍忙道:“那也不妨事,隻是這就近的外頭水井——”
楊二郎搶道:“我們這條街出去左拐,那棵榆樹底下便是。”
吃水倒是方便,就是有一條,那水得拿銀子買。
一談到錢的事兒,秦黍就更憂傷了。可該花費的還是要花費的,於是她便又跟楊家鋪子訂了幾張方桌、幾條桌椅。當然帳得等到東西都做好了才結。
她和宋大郎出了楊家鋪子,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秦黍停住了腳,“我們先去一趟藥鋪。”
藥鋪剛進了一批藥材,掌櫃正在藥櫃那兒撥拉著算盤盤著帳兒呢,抬眼一見著被夥計引進來的秦黍,便笑了一聲,眼往秦黍空著的兩手一轉,“你還真是稀客啊,這細算起來,我這地方你有一陣兒時間沒來了吧。”
秦黍就笑,“也不光您這兒,家裡正趕上夏收,這鎮上都好一段時間都沒來了。這不,這是夏收之後頭一回進鎮,就過來瞧您了。”
掌櫃掃了眼賬本將最後一個數字算完,記了一筆後,將賬本合上,便抬眼看向秦黍,“你這丫頭是慣會說話的,這不年不節的你慣不會無事就登我這藥鋪的,說說吧,看看是什麼事兒要我這藥鋪幫忙的。”
來意被看破,秦黍卻麵色未動,就好似掌櫃猜錯了一般。她不疾不徐地道:“我這哪是尋您幫忙啊,我這是給您送財氣來了。”
“哦~”掌櫃抬手撫了一下胡須,“我這藥鋪的財氣無非就是病人,你這是從哪兒給我找了個大戶過來了?”
秦黍眉眼彎彎地道:“您老可是越發愛說笑話了。我們家祖上三代可是正經的農戶,能上哪兒認識大戶去?再說了大戶也不需要通過我來找您啊,他有那般錢財,他自來請您便是。”
掌櫃就擺手,“我是說不過你,你還是直說吧找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