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鬥小民古代生活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
秦黍提前讓陳嶽屯糧,還真不是杞人憂天。起初陳嶽接到信時還覺得秦黍思慮過多,不過因著手上剛出了一批藥曲,手上銀錢充足,再加上糧食在這個時節也算是個緊俏物,多備著也無礙。誰承想他前腳聯係了玕州幾個大商人將所要的糧食備好,後頭玕州的糧價就開始上漲。
“怎麼突然糧價就開始漲了?”陳嶽向一個糧商打聽。
“槐州下轄的郡、縣,今年春種都出現了問題,眼看夏收糧食減少,這糧價可不就上來了嘛。”這個糧商往來經常在槐州收糧,是以這方麵消息最為靈通,槐州安插的人今兒將消息一送來,這糧鋪的價牌立馬就換了。
陳嶽半真半假地打趣了一聲,“你這手可真是夠快啊,你這糧價說漲就漲,老百姓可就難活了。”
那糧商笑了笑,“這消息一來,我就漲,說來倒是給老百姓提了個醒兒——今年難挨,早做打算。真說起來我倒還算是做了一樁好事。你沒見有些人囤積居奇,就覃等著糧價漲到最高位的時候才舍得放糧出來。到那個時候,才算是將老百姓給往死裡逼了。”
這話兒糧商還真沒說錯,商人能掙錢,一來是手上有貨物二來便是靠這信息差來掙錢。這信息的時差性能大作文章的可能性有太多了。
這不,糧商一說完,又幽幽地歎了句,“聽說趙州那邊開始賣人了……”
陳嶽一默,而後道:“不是說薊王在那兒嗎?”
糧商笑了,“薊王管什麼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到底還是要銀子的,朝廷不撥賑濟款,薊王也沒法子。”
兩人隨後感歎了幾句,但趙州的情況遠比這道聽途說更為嚴重,賣兒鬻女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更甚者易子而食的情況也屢屢發生。新上任的趙州州牧救不了趙州這個爛攤子,又怕朝廷怪罪,隻好上書乞骸骨歸鄉,皇帝直接下令將人斥罵了一頓,說這趙州牧枉為棟梁實則屍位素餐,真到朝廷用人時便這般不堪大用……
那宣旨的太監是直接在州牧府衙宣讀上諭的,當著府衙眾多的下屬的麵,趙州州牧這般硬生生地被落了臉麵,接完旨後直接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