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蘇文卿來北元府不是為了鐵礦的事兒,那自己還得從長計議。
不過她還是對蘇文卿此行目的存疑,當真有這麼湊巧?
“父親今日可要一同回府?”蘇軼昭打算離開了,於是問道。
蘇文卿搖了搖頭,“府上都不知為父來了北元府,你也彆對二老太爺他們說。等遊玩幾日,為父就與你們在船上會合,一同回京吧!”
竟是連老宅都不願意回了,蘇軼昭有些無語,便提出告辭。
“那若是有事要找您,如何聯係?”
蘇文卿想了想,“城南二裡處有一個座院子,院內種了一棵金桂花樹,旁邊還有一棵小棗樹。你若是有事,就去那裡尋我。”
蘇軼昭起身,這就打算告辭。
“若是無事,也不用來尋,叫人看見了不好。”
蘇文卿見蘇軼昭要離開,於是又喊道。
蘇軼昭額角青筋跳了跳,原本應該是蘇文卿偷偷摸摸的,怎麼這話倒像是她見不得人似的,當真是荒謬。
出了茶樓,與族兄又逛了半個時辰,蘇軼昭也沒了興致,便打算打道回府。
剛入府中,前院的管事就對蘇軼昭說,有京城過來的書信。
蘇軼昭猜測是老太爺的,接過一看,果然如此。
這次回信,老太爺洋洋灑灑寫了四張紙。
前麵不過是聊家常,而後說起了此次鄉試。
言明京城那邊已經安排妥當,讓蘇軼昭不必擔心。又提及了四皇子和京安世子,說皇上對這次舞弊很是上心,並已經派了聖諭,要讓四皇子徹底調查此事。
信中言辭溫和,道若是最後沒能得解元,也不必放在心上。來日方長,日後再努力便是。
蘇軼昭還是第一次見老太爺對她這般循循善誘,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勸慰。
最後才說起了北元府礦藏一事,且最後兩張信紙都與此事有關。
通過蘇錦荀信中對北元府礦藏的敘述,蘇軼昭材才知曉原來此事在之前就有過傳言。
六年前北元府就傳出有礦藏,當時朝廷便派人去山中勘探。
隻是當時勘探的礦脈乃是銅礦,資源很少,不過三月餘就被開發完了。
朝廷不死心,又在那銅礦的附近勘探了一圈,最後一無所獲,便隻能離開了。
而這次浮煙山重新勘探到礦脈,眾人其實是相信的。
就連二老太爺他們,見五皇子總往山中跑,首先猜的就是礦藏。
蘇軼昭接著看下文,當看到蘇錦荀言語中對插手礦藏不太讚同之時,她不禁皺了皺眉。
原先她也是這麼覺得的,若是因為鐵礦與其他皇子扯上關係,那蘇氏在皇上心中便是狼子野心之徒了。
可如今這局麵,也由不得蘇氏了。倘若不插手,隻怕二老太爺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繼續看下去,蘇軼昭才發現蘇錦荀居然還提到了二老太爺他們。
不得不說,蘇錦荀對這個二弟還是了解的。
知曉二老太爺他們不肯放過這次的機會,肯定會鋌而走險,於是便提出讓蘇軼昭帶著族長信物,去和二老太爺他們攤牌。
嗯?和二老太爺他們攤牌?還帶著族長信物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