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書桌上的一疊書,頓時心中有了計較。
過兩日蘇錦荀又尋蘇軼昭議事,這次他已經不得不佩服蘇軼昭的謀略了。
“事情就是這麼趕巧了,正好三伯今年任期就要滿了,雖然還沒到年底,但提前調任也是常事啊!”
蘇錦荀深深看了蘇軼昭一眼,“我去吏部那邊打探到了風聲,說是戶部郎中的位子有很多人盯著,你當真有把握?”
“您不認為三伯是最合適的人選嗎?他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已經是第三任了吧?吏部不能總是扣著不放人不是?再說三伯這兩年在翰林院還是有建樹的。”
蘇軼昭撫了撫袖子,繼續道:“之前會典的舊史上記載有誤,三伯可是找到不少作證資料,才糾正過來呢!若非是三伯,這新的會典上還沒發現錯誤,豈不是誤導了後人?”
蘇錦荀有些無語,他不用想都知道這不是老三發現的。
“雖說你三伯因為此事受了皇上的誇讚,但吏部那邊?”
隻是個五品官,向來都是吏部任命。
這與蘇軼昭不同,蘇軼昭是皇上直接授命,可老三沒這麼大的麵子啊!
“吏部那邊無需擔心,咱們等著好消息是了。您覺得比起首輔和其他派係,那些皇子們更怕要職落在誰的手中?再者您說吏部是不是也在頭疼?他們也不想得罪人,便隻能找個這樣的辦法。”
蘇軼昭說起來胸有成竹,她不過是把首輔要為愛徒謀這個職位的事兒透露出去。
彆看首輔明麵上是純臣,可經過二皇子私通關外一事之後,有心人對首輔還是存疑的。
蘇錦荀恍然大悟,“比起那些人,當然是給咱們更為穩妥了。”
“光是這點,還不足以穩妥。我已經將三位皇子和首輔要謀此職位之事散播出去,吏部如今是騎虎難下。您不如去找吏部尚書劉大人訴訴苦,三伯好歹也是世家之後。”
蘇軼昭思忖了片刻,而後又有了主意。
“可是劉恕雲乃是三皇子外祖,他會將這個位子給了咱們?”
蘇錦荀有些顧慮,官場上誰不是厚臉皮?隻怕是丟了那張老臉,也要為自家打算的。
“您去找他哭訴嘛!他動了惻隱之心就會給的。”蘇軼昭摩挲著茶碗的碗壁,溫熱的觸感劃過她的指尖。
“不但要去,還要大張旗鼓地去。”蘇軼昭的聲音中從充滿了篤定,仿佛料定劉恕雲一定會給。
蘇錦荀先是納悶劉蘇軼昭為何如此肯定,但轉念一想,終於明白了蘇軼昭的意思。
“此計甚妙,我明日就去找劉恕雲訴苦。”
蘇錦荀隻覺得蘇家出了妖孽,那什麼孟令溪,給蘇軼昭提鞋都不配。
次日蘇錦荀一散職,就讓人備禮去了劉府。
鄂崇明在府上聽到下人稟報蘇錦荀去劉府拜訪之後,頓時氣笑了。
“蘇錦荀這兩年越發陰險了,尤其還不要臉。這人呐!一旦不要臉,那就天下無敵了。”
鄂崇明感歎了一聲,不過他隨後又冷笑道:“隻可惜,他打錯了算盤,劉恕雲不可能答應他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