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畢業生數量的突破1000萬大關,人才市場的壓力與日俱增,麵臨崩潰的邊緣。儘管每年都有大量的應屆生崗位提供,但這些對於龐大的畢業生群體來說隻是杯水車薪,人才過剩和專業不對口的問題依然嚴峻。
企業在招聘時,往往更看重個人的實踐經驗。如果你在大廠有過實習經曆,那麼你已經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而對於那些沒有獲獎、沒有實習經驗、沒有家庭背景的普通大學生來說,他們在校招中處於極大的劣勢。簡曆往往在招聘會結束後被企業扔進垃圾桶。
這種情況部分原因在於高校專業的設置。一些不知名的學校設置了一些需要深造才能找到工作的專業,而這些學校本身並沒有碩士點。例如生化環材等專業,本科生隻能從事一些基礎工作。在學校時,由於實驗室設備有限,他們無法使用高端設備如dNA與蛋白質分離的離心機、微生物檢測儀等。在有限的條件下,他們隻能進行基本的實驗操作。畢業後,企業考慮到用人風險和損失風險,通常不會讓他們進入高端實驗室。這導致這些專業的學生在求職時麵臨極大的困境,高薪工作往往與他們無緣。
平衡學習和社會實踐是一個需要個人深思的問題。如果你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從大一開始就確定未來的就業方向,那麼請大膽地去尋找與你專業或興趣相關的實習機會,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隻有通過實際操作,你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同時,實習經曆也能讓你更好地了解行業和職業發展,為未來的就業做好準備。
總之,麵對人才市場的壓力和挑戰,我們需要從自身出發,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積極尋找實習機會,提升自己的實踐經驗和能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