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內閣風雨(2 / 2)

養個權相做夫君 十七緯 5138 字 10個月前

不單單是招了這一出,連著從前陷害先帝那些子嗣的事情都一並招供。

一樁樁一件件,光是德太妃經手的殺人案起碼得十件,這足以讓滿朝震驚。

天啟帝光看著那供述都覺得頭皮發麻。

因為德太妃跟他母後要好,他打小也是看著德太妃長大的,對他那般和善的溫柔婦人,原來背後藏著這樣可憎的麵目。

天啟帝坐在禦書房裡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他扭頭問身邊的德安:“你說女人是不是都有兩張麵孔?她們人前是一副樣子,人後是一副樣子。”

德太妃是這樣,他的母後……也是。

天啟帝突然想起天啟三十七年慕青易的案情爆發後,先帝執意發落了慕青易,衛輕軒到蘇家去了一趟,之後他怒氣衝衝的從蘇家離開,進了宮門,求見太後。當時他在太後的宮中,太師並不知情,他躲在屏風後,聽著太師跟太後說了幾句話,然後有了太師掌摑自己親妹子、皇後衛氏的名場麵。

那一幕給天啟帝的衝擊太大,當時母後極力否認,他卻並不傻。

衛輕軒彆的都可以懷疑,唯獨那一身正氣,當為典範。

當時他心疼母親,又有些鬱悶無可奈何,如今得知事情真相,婉轉覺得,許是當初衛輕軒便知道了這些東西,所以他掌摑母後,又上疏先帝,可惜先帝仍舊一意孤行,發配了慕青易,這一樁樁的下來,才寒了衛輕軒的心,讓他看不見清明光亮。

多半是這樣……此後衛輕軒抱著他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兒子離家出走,十五年才歸,何曾不是一種灰心?

如今衛輕軒肯回歸,證明他的朝廷給了太師信心。

他登基十年,一直在努力的想跟所有人證明,如今總算得到了一點肯定,對天啟帝而言,這就是他的動力和源泉。

他想做一個明君,辦成先皇一輩子沒辦成的事情!

慕青易的案子有了轉機,拍板定罪,在會試開考前半個月,一切有了音訊。

褫奪德太妃封號,貶黜為庶人,賜毒酒,死後不入先帝皇陵;德太妃一共給先帝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夭折,另有兩個都已封王享爵位,因母之過,均降級為伯爵位,且後代子孫不享蒙陰,隻傳一代。天啟帝沒做太絕,先帝留給他的兄弟多得不可數,他那太子之位坐得穩,這些人平日裡沒那篡位的心,養著卻也頂費力,隻要一想到虧空的國庫,天啟帝覺得自己已經算仁慈。

至於黎文希,受他兒子牽連又受親姊妹連累,才辭了閣老之位,緊接著又趕緊辭了他的吏部尚書之位。

天啟十年,二月中,天啟帝批複了黎文希辭官的奏章。

至此,一代權臣黎文希轟然倒下。

縱橫朝廷四十年,當初無比風光的黎閣老,在這一係列的打擊中終於承受不住,某日早晨從床上摔了下來中了風,癱了。

他年事已高,緊接著還要麵臨來自對手的打壓,之後沒兩月就病故,此為後話。

朝廷滿朝風雨,黎文希倒了之後,吏部尚書的位置空了出來。這是大盛掌管官員調度任命的重要部門,吏部尚書可謂權可通天,是一等一的香餑餑。朝中誰都眼紅的盯著這個位置,任誰上來都是要引人注目的。

大家的眼睛都放在內閣,如今內閣裡還沒站到尚書之位的便不少,楊知棋年事已高,不日就要退出內閣,天啟帝自然不可能選他接任;談敬、高元潼都在六部有任職,也可撇開,左不過是在剩下的梅子期、湯達、班路、陳叢藝、屠揚、賀誌誠、李霄賢、甄樹之間選一個。幾人之中,陳叢藝和屠揚原本就是黎文希一脈,此次也多少受了些波及,有了瑕疵,天啟帝自然不可能選他們。

至於賀誌誠、李霄賢則是高元潼一脈,高元潼身為工部尚書,天啟帝也不可能再蠢到給他添個尚書壯大實力。同樣的,梅子期、湯達和班路作為談敬一脈的人,天啟帝都看不上。

如此想來想去,就隻剩下甄樹一人。

天啟十年,內閣換任,甄樹頂替黎文希,坐上了大盛第一寶座,成了吏部尚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